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70|回复: 6

数学“老顽童”吴文俊逝世:爱侦探小说 无专车待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yuanhong 于 2017-5-9 22:40 编辑

数学“老顽童”吴文俊逝世:爱侦探小说 无专车待遇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数学大师吴文俊院士5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的讣告称,吴文俊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到中研院数学所工作。1947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在他的一生中,他的老师、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对他影响很深。陈省身带他进入了拓扑学研究领域,这是他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回国后,吴文俊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19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



吴文俊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首届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邵逸夫数学奖(2006)、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

数学大师中的“老顽童”走了

记者从吴文俊先生治丧办公室获悉,吴先生此次住院是因在家不慎摔倒,脑出血入院治疗。4月初入院后,身体一度恢复良好,但进入5月又恶化。4月11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去医院看望他时,病情已经趋于平稳。他的主治医生笑称:“爷爷很可爱,也很配合治疗。”

吴文俊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首届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邵逸夫数学奖(2006)、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


学生时代的吴文俊


在法国学习时的吴文俊


1978年,吴文俊全家福 (左起:吴月明、吴文俊、吴云奇、吴天骄、吴星稀、陈丕和)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在给中科大少年班的同学上课(资料图片)


江泽民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左)、袁隆平(右)颁奖。


吴文俊为母校110周年校庆题词


吴文俊为母校110周年校庆题词


吴文俊与夫人陈丕和


吴文俊在泰国

晚年的吴文俊一向有“老顽童”之称。5年前,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对于“具体的知识”,已经知之甚少。如今“主要是在看小说”,“各式各样的小说、好看的小说”。


2014年吴文俊先生95岁生日

他评价“日本的侦探小说有意思”。在他看来,日本侦探小说反映深刻的社会背景,不像英国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那样,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来吸引人。

这位数学大师当时还说,在数学上自己“还可以有所作为”——“我想我还可以做一点事情。能够做到多少就不敢说了。”

好友忆吴文俊,对后人影响很深

中国数学会原理事长马志明院士今天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吴文俊先生是一位数学大师,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颁给他,可见他的地位。

“他是我们非常敬爱的一位数学家。他对我们这一代数学家的影响是很深的。”

今天上午,马志明接到记者电话时非常惊讶。他前一段时间听说过吴先生病重的消息,还未听到噩耗。


五十年代从事拓扑学研究 (《人民画报》1957年第4期) 摄影 钱浩

据马志明介绍,吴文俊直到晚年一直在做数学。他在数学上的贡献,除了众所周知的数学机械化领域,还包括他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他为把中国建设成为数学强国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中国数学界的组织建设和学科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希望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研究方向”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吴文俊担任大会主席,当时担任组委会主席的是时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马志明说,吴先生一直希望中国能够成为数学强国。“他说,我们很多工作做得很好,但是都是跟着外国人做的。他希望我们有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方向,开拓出自己的研究方向来。”



这也是吴文俊留给马志明的最深印象。“他经常说我们做研究工作,应该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方向,不要老是跟着别人做。”他说,吴先生开创的数学机械化证明就是中国人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思想。

吴文俊90岁大寿时,马志明曾代表中国数学会写了一封贺信。他在贺信中引用了吴文俊在不同场合讲过的观点:“我们做的很出色,可是领域是人家开创的,问题也是人家提出来的,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工作,有些把人家未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而且在人家的领域做出了使人家佩服的工作。可是我觉得还不够,我们应该开创我们自己的领域,我们要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来。从长远看我们要创新,我们要有自己的路,我们要有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思想,不能完全跟着别人。”

平易近人,没有“专车”待遇

马志明说,吴先生对晚辈数学家特别关照。他特别平易近人,对任何人都很和蔼,他是一个“老顽童”,对任何事情都心胸开阔。

最近几年,吴文俊很少出门。有一次,马志明见到他在小区门口打车。耄耋之年的吴文俊当时一个人坐出租车,要到附近的一家书店去。他很喜欢去那里看书。

虽然地位崇高,吴文俊并没有“专车”待遇。数学家袁亚湘院士曾有一次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谈及院士待遇时提到,吴文俊院士没有专车。

在他的一生中,他的老师、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对他影响很深。陈省身带他进入了拓扑学研究领域,这是他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2004年,陈省身在南开大学逝世。当时,前去吊唁的吴文俊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陈省身是我的领路人,决定了我一生的工作和科学道路。如果当时没遇见他,我很可能在数学上一事无成。”

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设立时,陈省身获得首届邵逸夫数学奖,吴文俊当时担任该奖项数学科学奖评委会主席。后来,吴文俊自己也获得了这项殊荣。



吴文俊简历

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到中研院数学所工作。1947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19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文俊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首届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邵逸夫数学奖(2006)、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5-1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界又少了一员大将,至于他获不获奖并不能证明其成就。有些科学成就过了很久才得到认可。
发表于 2017-5-10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说吧:梵高的画画的那麼投入却混不饱饭,现在天价。

瓦特被讥讽为疯子,资本主义初期工厂都靠蒸汽机。

特斯拉那麼多发明专利,财产却被政府没收。

爱因斯坦青年中年时期靠拉小提琴混饭吃。大学毕业却混不到教职。

多了.........................

发表于 2017-5-1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敬佩不屑领诺贝尔奖的人,真正牛!

金钱与世人的赞美说白了都很虚伪,科学家在饿肚子讨饭的时候?

  谁怜悯的看过一眼?
发表于 2017-5-1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国家法治在强调的话,鄙人甚至不敢公开去投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因为官僚很黑很可怕!

官僚将成果窃为己用的可能性大于70%,因为没有学术背景的人,管科可以欺负的你没话说。


好在国家在强调法治!

发表于 2017-5-1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uxuestar 于 2017-5-10 21:40 编辑

各位不信我说的话的话,看看到现在为止,费劲心机用完也未正式的提及作者一个字

未交一分报酬的媒体盗贼难道不是无耻的官科强盗大写真吗?
发表于 2017-5-1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uxuestar 于 2017-5-10 22:18 编辑

    数百年来,中国这头狮子还没有真正苏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0 20:56 , Processed in 0.0849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