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61|回复: 0

菲尔茨奖花落四家,俄数学天才佩雷尔曼拒领大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菲尔茨奖花落四家,俄数学天才佩雷尔曼拒领大奖
(转自《光明日报》)

2006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6年8月22日开幕当天宣布,本届菲尔茨奖由4人分享,他们分别是俄罗斯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安德烈·奥昆科夫和法国的文德林·维尔纳与澳大利亚的陶哲轩。

现年40岁的佩雷尔曼是4名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刚好符合菲尔茨奖得主年龄不得超过40岁的限制。他在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过程中作出奠基性的贡献。然而,颇有隐者风范的佩雷尔曼自从在因特网上发表了3篇庞加莱猜想的关键论文之后不久便销声匿迹,并在获得本届菲尔茨奖后表示拒绝领奖。

现年37岁的奥昆科夫目前工作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因为在“概率论、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杰出成果,因而一同分享了本届菲尔茨奖。

出生于德国的法国数学家维尔纳现年36岁,工作于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他通过对数学的研究,对物理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可以帮助解释物质的相变。相变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比如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或者蒸发成气体。

197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曾是一位数学神童,他21岁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4岁成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鉴于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同时荣膺本届菲尔茨奖得主。

按照规定,每届菲尔茨奖最多同时授予4人。从1936年首度颁奖以来,包括本届4位得主在内仅有49人获菲尔茨奖。

拒领大奖行为怪异 俄数学天才佩雷尔曼

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22日被国际数学家大会授予菲尔茨奖。这位数学奇才因为解答了20世纪七大数学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而获此殊荣。据俄媒体报道,正如此前人们所猜测的那样,佩雷尔曼没有出席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菲尔茨奖颁奖仪式,也拒绝接受此奖。他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不解。

庞加莱猜想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兼哲学家庞加莱在1904年提出的数学问题,由于极难理解和解答,被数学界称为“世纪难题”。其简单含义是任何一个封闭式的三维空间,如果内部的所有封闭曲线收缩成为一个点,此空间一定是一个三维的圆球体。

佩雷尔曼在俄罗斯数学界可谓大名鼎鼎。他1966年出生于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父母都是国家公务人员。佩雷尔曼曾就读于著名的239中学,1982年曾随苏联中学生奥林匹克代表团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办的“奥数”比赛,几乎没有悬念地获得了金奖,表现出了超人的数学天赋。佩雷尔曼考入大学后,由于天赋出众,享受着当时最高的列宁奖学金。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圣彼得堡大学司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著名数学家、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扎西吉夫,并在毕业后留在研究所工作。

圣彼得堡239中学校长、功勋教师塔马拉·叶菲莫娃这样评价说,“格里沙(佩雷尔曼)是个天才!”她说,“当时我教他的数学课,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他当时对这个学科的理解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我。但是他心态平和地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地推进。他很谦逊,并留恋自己的祖国”。“佩雷尔曼很多有才华的同学,大都到国外去工作了,以佩雷尔曼的才能,他完全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研究所里找到工作。但是他还是留下了,留在了自己的圣彼得堡。”

据俄罗斯媒体称,佩雷尔曼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已经破解了庞加莱猜想,但是这位数学天才仅仅以一个很怪异的形式,将破解的过程草草地发布在网上,而不是像很多同行一样,将论证过程刊登在相关权威杂志上。

佩雷尔曼获奖后,人们在网上讨论最多的是,为什么这位数学天才不仅藐视荣誉,还要拒绝金钱。了解佩雷尔曼的朋友说,实际上这很符合天才数学家的性格本质。他低调、回避媒体,对他来说平静的生活和数学的成就才是生活的乐趣。

(转自《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3 21:46 , Processed in 0.0721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