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45|回复: 1

宇宙真相(八十九):连续统假设(CH)是个伪命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宇宙真相(八十九):连续统假设(CH)是个伪命题   


作者:宇宙邪灵

摘要:1874年格奥尔格·康托尔猜测在可列集基数(No)和实数基数(N1)之间没有别的基数,这就是著名的连续统假设(记为CH)。我定义了数与非数,证明了所有无限元素不是(无限元素为非数)。从而证明了两个无穷数列没数学逻辑关系,也就是任意两个无穷数列势不相等、势也不大于对方、势也不小于对方。也证明了No≠N1;No≮N1;No≯N1,也就是任意两个无穷数列的势无数学可比性。所以CH是个伪命题,是康托尔用了个虚假的概念组成了一个假设。

关键词:数与非数;无穷数列;势

1  引言:   
伽罗瓦和阿贝尔 以一种全新的技巧(群论),
用逻辑证明了一元五次以上(含五次)没有“有限步代数万能公式”解。
结束了人类数百年和数千年(如:任意角三等分)的无用功去解。

二千年来人类一直认为所有无限数列相等(∞=∞),
康托又“证明”了无限有大小。
其实他们都错了,
因为所有无限元素不是数、它们为非数,它们没数学意义。
也就是所有无限元素不能进入=、<、>之中。
也就是无限元素与任何一个元素不能在=之中、不能在<之中、不能在>之中。

CH,它又被称为希尔伯特第一问题,
在1900年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
大卫·希尔伯特把康托尔的连续统假设列入20世纪有待解决的23个重要数学问题之首。
1938年哥德尔证明了连续统假设和世界公认的ZFC公理系统不矛盾。
1963年美国数学家保罗·寇恩证明连续假设和ZFC公理系统是彼此独立的。
因此,连续统假设不能在ZFC公理系统内证明其正确性与否。
上面摘自百度介绍。
错误来自ZFC公理系统中的(ZF1)外延公理,
(ZF1)外延公理:一个集合完全由它的元素所决定。如果两个集合含有同样的元素,则它们是相等的。
上面(ZF1)外延公理包含了歧义和错误(见后面证明)。

2  逻辑证明:
2.1  数定理:所有“有限(有穷)元素”。
就是有限(有穷)元素才是数,无限(无穷)元素不是数。
证明:
元素的定义:想到的、能表达的 用符号 表示,符号就叫元素。
有限元素的定义:从第一个元素,有(能到达)一个叫最后(愿意停止)元素。符号:a...p,
无限元素的定义:从第一个元素,依次排列元素,没有一个叫最后(叫终止)元素。符号:a...
请正确理解有限最后一个元素p:是我只讨论到p,关于p后面有元素,我不讨论p后面的元素,我只讨论a到p,我把p确定为我讨论的最后一个元素。
请正确理解无限没有最后一个元素:没不是无限之后没元素,而是没有一个叫最后的封底的元素,所以才无穷无限多的元素。
人类先有“有穷(有限)”概念,所以人类有优先原理定义“有穷(有限)”,再以 “有穷(有限)”为条件定义出“无穷(无限)”。
所以:“有穷(有限)”和 “无穷(无限)”定义合逻辑。


假如宇宙没有数学,也就是“有限元素、无限元素”都不是数。==== 显然与事实不符。
得,宇宙有数学。我就可以在数学中任意取一个元素k

对于 无限元素 a...
得,此式不成立:(f) a...=k,因为与无限定义矛盾,有最后一个元素“=”和“k”。
得,此式不成立:(f) a...>k,因为与无限定义矛盾,有最后一个元素“>”和“k”。
得,此式不成立:(f) a...<k,因为与无限定义矛盾,有最后一个元素“<”和“k”。
上面三步证明了 无限元素不能与 所有数学元素 有 “=、<、>”关系。因为k为数学中任意元素。
也就证明了 无限元素不能进入数学王国。
也就证明了 无限元素没数学意义。
证明了数定义:所有“有限元素”。
也就是,只要是有限元素就是数。
证明了数定义合逻辑。

2.2  基数定理:所有“无限(无穷)基数”无数学意义。
证明:
自然数列 1,2,3,4,5,....
是无穷数列,它的基数(又叫势,记为No)。
由数定理得 No是一个非数、没数学意义的。
所以 No≠No;No≮No;No≮No。
取数轴x直线上标识的点列的基数(势)为N1,
同理:N1≠N1;N1≮N1;N1≯N1 。
同理也得:No≠N1;No≮N1;No≯N1 。
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一个无穷元素Ni
都不会有:No<Ni<N1
既  连续统假设(CH)不是对与错讨论,连续统假设(CH)概念根本不存在。
    连续统假设(CH)是个伪概念命题
证毕!

2.3  定理:无穷外延公理 无数学意义。
解释:外延公理的歧义和错误。
(ZF1)外延公理:一个集合完全由它的元素所决定。如果两个集合含有同样的元素,则它们是相等的。
因为数列分:有限数列和无限(无穷)数列两类,所以两者是有差异的。
必须把 有限数列和无限(无穷)数列 分别讨论和证明。
一个集合完全由它的元素所决定。=== 正确。
集合的定义?
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上面用了 “整体”和“全体”新概念去定义集合。
“整体”和“全体”属等价概念,都有最外(最后)的边界。
都属于有界(有完整的界)元素:前后界a....p,
集合就是有限元素。
无限(无穷)元素是没后界(没最后一个元素)是不能组成一个体,
无穷也装不进{},
因为无穷的定义,自然数列1,2,3,4,...不能写为1,2,3,4,...}。

定理:无穷外延公理 无数学意义。
证明:
一一映射:既是单射又是满射的映射称为双射。符号:A←→A
其中的满射又属于有限元素,
满:从第一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才算满,符号:a....p。
无穷元素没最后一个元素,就不能满。
得:(a...p=a...p)∈(A←→A)
前面的两个定理证明了无限数列的基数(势)没数学意义,
也就证明了没等势: No≠No ; Ni≠Ni。
只有满射才有可能完成一一映射,
【注意:一一映射 暗含、夹带了等势“=”这个条件。】
否定了满射就没有一一映射,
就不许人类偷换概念把“一一映射”带进无限数列来反驳真理No≠No。
证明了 任意两个可数无穷数列不能满射,也就不能一一映射。
证毕!

3  结论:
ZFC公理系统 用在无穷数列上是错误的,
因为(ZF1)外延公理 仅仅只限于有限数列。
也就是说 ZFC公理系统 在无穷数列上不自洽,与数定义矛盾。
罗素也被 ZFC公理系统 蒙骗了。
人类数千年的数学,
连最基础的概念“数”都没合逻辑定义,
才有数学悖论、矛盾、没统一。
发表于 2019-12-1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推翻连续统假设我同意。 你说无穷数列 没有最后元素 我也同意; 但对无穷数列0,1,2,……,n,……需要研究其趋向;对无穷数列 0.3,0.33,0.333,……也需要研究其趋向。对圆周率 需要提出的它的 十进小数近似表达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3 13:54 , Processed in 0.0961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