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25|回复: 3

数学家孙嘉林《零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K•哥德尔说:
      “看来这里还包含更深刻原因,而这些问题的完全解决,只是通过对在它们中出现的词项(如‘集合’、‘一一对应’,等等)和支配这些词项的使用的公理的意义进行(比数学通常所作的)更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到。”
       《零分析》对公理集合论中的“集合”、“等价”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否定了它们,因而否证了大卫•希尔伯特的第一、二数学问题,消除了数理逻辑中的“蕴涵怪论”,解脱了“微分疑难”。使数学和逻辑有了可靠的基础“五岐定规”。这样,公理集合论导致理性进退两难:
                       进则无望,退则无理
      的困境在《零分析》中烟消云散了。
               零是大小对比和正反对应的分界点,数学至今对于这一点仍然是含混不清的。全部数学的基础--集就是这种含混不清的概念。因此,基于集论的自然数论,实数论,极限论对于这一点都是含混不清的。现在,用集的公理系统取代集,称之为公理集合论,由此又导致大卫•希尔伯特的第一、二数学问题至今不能解决。因为数学第一、二问题的提出和现有的解决都是基于对比和对应含混不清的基本概念--等价之上的,所以,这两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只能是立足于对比和对应的分界点--零。数学第一、二问题不是般的问题,而是数学的基础问题。若置基础于不顾,则数学就象盲目建基的楼阁。但是,随着这两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全部数学的基本概念就要重新定义,必须建立新的数学分析--零分析
发表于 2008-4-1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家孙嘉林《零分析》

现在、学习了呀  呵呵
发表于 2008-9-19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家孙嘉林《零分析》

数学中国论坛坛主删除了党总书论胡锦涛的威望
发表于 2008-10-2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家孙嘉林《零分析》

下面引用由数学家孙嘉林2008/04/12 03:31pm 发表的内容:
K•哥德尔说:
      “看来这里还包含更深刻原因,而这些问题的完全解决,只是通过对在它们中出现的词项(如‘集合’、‘一一对应’,等等)和支配这些词项的使用的公理的意义进行(比数学通常所作的)更 ...
   是数学家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5 00:24 , Processed in 0.0864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