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61|回复: 0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悬赏十万挑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0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旬老人悬赏十万现金找错,鬼谷子算法试证“哥德巴赫猜想”
从1999年关于薛润森老师的事迹在本地一些报刊上陆续被报道,人们被他多年来求索不止的钻研精神所感动。却苦于都是门外之人,也跟薛老师的心情一样苦于学术界的沉默。用中国传统鬼谷算法论证“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重大的科研课题,也是他一生的追求,他不怕失败和争鸣,学术成果来不得半点虚假,难免会引起争鸣,也需要争鸣,只有通过争鸣,才能达到共同探讨求真知的目的,哪怕把他的论证全盘否定,他也无悔此生。
现在老人想通过网络这媒介,用十万元现金作为补偿,请专家、学者、天下有识之士给他这篇小稿指出错误,了却他用鬼谷子算法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求证。
以下摘自辽宁省《营口日报》:
盖州市退休教师薛润森,出版《物不知其数》一书,意欲
挑战“哥德巴赫猜想”
特约记者 王世明 本报记者 王爱民
今年1月,原盖州市职业高中退休教师薛润森在大连出版社出版了凝聚自己二十多年心血的《物不知其数——鬼谷算法新探》一书。书中运用筛选法求出了任一自然数N的等余数,进而运用“孙子定理”证明了对任意自然数N的等余数存在。为求教于专家和数学界权威,他在书的封底委婉地留下这样一行字:若“等余数”存在,则“哥德巴赫猜想”不证自解。这实则是一部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论文。
今年64岁的薛润森老师是盖州市太阳升镇人。1955年从部队复员后考入东北师大物理系,1959年因家境窘迫退学,后辗转多处任职任教,1995年从盖州市职高退休。
还在东北师大就读时,薛润森老师就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先后写下了十多万字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演算笔记,后因中途退学奔于生活,研究工作也被迫告停。1978年春天一篇关于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报道,再次点燃了心中那团不熄的科研圣火。经过夜以继日的苦心经营,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寄到辽大数学系和北京数学研究所等国内十几家数研机构,但都没有得到答复。尽管如此,薛润森老师并没有灰心,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的求证中。他常常一个人秉烛至天明。为取得权威人士的认可和帮助,他不顾家境清贫,先后二十余次拿着手稿自费到外地拜访专家、学者,得到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未曾研究,爱莫能助。
为了不使自己辛辛苦苦求证二十多年的成果付之东流,1991年1月,在亲友们的大力支持资助下,薛润森老师耗资上万元,自费出版了这本《物不知其数——鬼谷算法新探》
这本耗尽了他一生积蓄,还欠下几千元饥荒的学术论文出版后,薛老师先后把书寄往全国许多家数研机构,但时至今日,数学权威界却无人发表意见。据薛老师介绍说,这可能与国内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专家寥寥无几有关。
采访结束时,薛老师极其严肃地告诉记者:“我苦苦求证二十几年,并出版了这本书,目的不单是为了得到数学界认可,我还想求教于数学界,渴望得到权威人士的帮助,哪怕是争鸣,论证‘哥德巴赫猜想’将是我一生无悔的追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5 07:04 , Processed in 0.0763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