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阿贝尔利用置换群证明了当多项式方程的次数大于四时,一般的求根公式并不存在。之后,伽罗瓦发明了群论给出了一个多项式方程是否可根式求解的判定准则。索菲斯·李研究了对称性,并引入了对称变换的连续群,后世称为李群。基林继续李群和李代数的研究。伽罗瓦理论在数论有深远的影响。阿廷和泰特研究了伽罗华模的一般理论, 比如用伽罗华上同调建立类域论。岩泽健吉研究了伽罗瓦群为 p 进李群时伽罗瓦模的结构, 并定义了算术的 p 进 L-函数。他提出了这个算术的 p 进 L-函数与久保田富雄和利奥波德利用在伯努利数上插值所定义的 p 进 L-函数是否本质相同这个问题。里贝特、科茨、马祖尔和怀尔斯等人对岩泽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30. 二十世纪初,嘉当和魏尔对紧李群丶李代数及其表示论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魏尔把紧群的表示用于量子力学。德利涅、卢斯提格等人为李类型的有限群表示论奠下基石。数学物理学家如维格纳、巴格曼、麦基等开始把某类特殊的非紧群的表示论应用于量子力学。继基里洛夫和盖尔范德学派关于幂零群和半单群表示论的重要工作后,哈里斯钱德拉为非紧李群的表示论打下基础。他的工作影响了朗兰兹有关爱森斯坦级数的工作。皮亚捷斯基夏皮罗、盖尔范德、朗兰兹、雅克、亚瑟、博雷尔等人发展了自守表示理论,其中的基于 p 进位群的表示和赫克运算的 adelic 方法十分有用。布雷尔–博特–韦伊型定理给出李群的表示论几何方面深刻的看法。
31. 布劳威尔、霍普夫、莱夫谢茨等开始研究拓扑中的不动点理论。稍后阿蒂雅和博特将之推广至一般的椭圆微分复形。西格尔与阿蒂雅研究了等变 K 理论。1982 年,杜斯特马特与赫克曼发现辛局部化公式,随后柏林和韦尔涅、阿蒂雅和博特分别独立地在等变上同调下得出了局部化公式。阿蒂雅和博特为环面作用的不动点引入了有效的等变上同调局部化方法。它们已成为代数几何中有力的计算工具。
34. 魏尔有关微分算子谱的基础工作影响了量子力学、微分几何和图论的发展。魏尔定律给出特征值的渐近性质。椭圆算子的谱和谱函数的特性成为调和分析最重要的分支。闵那克史孙达朗和普莱耶尔研究了特征值的 zeta 函数的基本性质。雷和辛格定义了拉普拉斯算子的行列式,并且引进了雷–辛格不变量。对狄拉克算子而言,阿蒂雅–辛格–帕度提研究了 eta 函数,对奇数维的流形得到其 eta 不变量。
55. 艾伦伯格和麦克莱恩最先利用公理化的方法来建构同调论,同时也引进了艾伦伯格–麦克莱恩空间来研究群的上同调。其后上同调理论由霍奇希尔德等人引进到代数及李氏理论中。作为上同调理论的推广,格罗腾迪克、阿蒂雅、希策布鲁赫等人引进了 K 理论。在标准上同调理论中自然存在的运算如上下积和平方运算,在 K 理论中皆有对应。
59. 希策布鲁赫利用他自己的可乘序列理论和塞尔对代数曲面的一个观察,找到了高维的黎曼–洛赫公式。他的公式对代数流形成立。阿蒂雅和辛格把它拓展到更一般的椭圆微分算子上,并且证明指标定理。希策布鲁赫–黎曼–洛赫公式从而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小平邦彦利用这个一般定理,把意大利学派有关代数曲面的分类推广到一般的复曲面上去。线性微分算子开始进入到微分拓扑中,其中最重要的如狄拉克算子和算子。希策布鲁赫、格罗腾迪克、阿蒂雅和希策布鲁赫、博特等人发展了 K 理论,并利用它解决了不少代数和拓扑上的重要问题。代数 K 理论是由米尔诺、巴斯、舒奈尔、斯坦伯格、斯旺、格斯腾、奎伦等人发展出来的,从此深刻的代数方法,成为理解拓扑中问题的强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