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50|回复: 30

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4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波斯猫猫 于 2021-9-4 00:12 编辑

哥德巴赫猜想包含以下两个命题,其规范的表述如下:

哥德巴赫猜想A(偶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表为两个奇素数的和,即2n=P+q,其中自然数n≥3,
p、q是奇素数。
哥德巴赫猜想B(奇数):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表为三个奇素数的和,即2n+1=P+q+r,其中自然数
n≥4,p、q、r是奇素数。

注:1,两个命题都是全称命题(全称量词有:全体、所有、每一个、任意等,全称命题的结构是“对任意
的...都有...”)。
2,每个命题都用了两种语言叙述,前者用的是“通常用语”即自然语言(便于理解),后者用的是“符号
语言”。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为了便于推理或计算等。
3,众所周知,由命题A成立,极易推出命题B成立,反之则不然。所示哥德巴赫猜想通常指的是偶数的情形。
4,哥德巴赫猜想A(偶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等于两个奇素数的和,即2n=P+q,其中自然数n≥3,p、
q是奇素数。常常看见类似的表述,这样表述是不规范的。“可以表为”什么,即可以写成什么的意思,
“等于”与“可以表为”的含意有些许的差别,“等于”较“可以表为”稍宽泛。如:14=3+11=7+7=5+9
=1+13,即14除了可以写成3+11、7+7外(满足命题的要求),还可以写成5+9等。
5,在“即2n=P+q,其中自然数n≥3,p、q是奇素数。”中,“即”的含意是“就是”,“=”的含意是
“可以表为”。
发表于 2021-9-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言简意赅。对于本末倒置的可不与理睬。观点是别人的,语出自他人之口,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宣传正确的思维方式,观点等。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孰是孰非,自有公断。

点评

是的。初涉研究难题者,应该保持学术底线。不求逻辑十分严谨,理论绝对正确,但至少要语言规范,论述论证要符合逻辑。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  发表于 2021-9-4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句不通,则语意不明。当然更谈不上有何逻辑。甚至帖子标题都乱拟定,没有主题思想,论述论证必然混乱不堪。更有人连小学、初高中数学知识都很欠缺,主要表现在对数学概念似懂非懂,常常张冠李戴,东拼西凑。自言自语,无力与之交流。

点评

严禁,专业  发表于 2021-9-4 11:22
老师起的好早啊!老师说的对,证明命题要力求逻辑性、采用的论据正确、推理正确,才能成功!盲目的猜想看似成立,却无正确的推理过程,是不行的。故,数学研究者务必做到这些。  发表于 2021-9-4 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兼听明偏听暗 于 2021-9-4 11:25 编辑

满足哥猜的全部偶数可用2n表示,满足哥猜的全部素数对可用n-m,n+m表示。
其中一个素数靠假设,一个素数靠推理,相信没有人能给出同是素数的证明,因威尔森定理说不可能。
哥猜就是一个数学归纳法的题目,太多的数据,只能坚定哥猜是正确的,所以用6-20的数据资料就可以了,难点在于怎样找到n到n+1的规律。
如果你固定一个偶数,观察此偶数内的所有素数,用心考察满足哥猜的程度,注意是程度,不是素数对,如果你知识储备够的话,你就会发现一些规律。

点评

一个素数确定,另一素数靠推理!(理解就是费劲:在2n=p+q中,不妨假定p是奇素数,若能证明q也是奇素数,则....)不同的偶数是由不同的素数构成,不是全部参与,只有30整倍数的偶数是全部参与!(读不懂)  发表于 2021-9-4 16:49
一个素数确定,另一素数靠推理!不同的偶数是由不同的素数构成,不是全部参与,只有30整倍数的偶数是全部参与!  发表于 2021-9-4 16:28
问什么?一个素数靠假设,一个素数靠推理。难道不知道研究素数和的分布情况,所参与运算的都是素数(不是素数的不参与运算),这就摆脱证明它是不是素数问题。剩下大部分精力研究其分布即可。何必在是否为素数上费劲  发表于 2021-9-4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4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波斯猫猫 于 2021-9-4 16:37 编辑

又来了,谁说的“哥猜就是一个数学归纳法的题目”?
因哥猜的题意中小学生都能正确理解(加之徐迟当年的报告文学的影响,导致全国“人民”战天斗地,影响深远,至今仍是那批顽强者战斗在哥猜的主战场),所以,从题面上说,哥猜属于“初等数论”的范畴。但解决它的难度相当大,远远超过“初等数论”所能承担的重任。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方法。哥猜与自然数有关,所以可以考虑用数学归纳法来思考或证明。至于是否可行,能不能证明哥猜,除了证明者的水平外,还得看数学归纳法能否与哥猜建立本质的联系。故,不能说“哥猜就是一个数学归纳法的题目”。比如:证明“√2是无理数”这个命题,要用到反证法,但你绝对不能说“√2是无理数”就是一个反证法的题目。在实数范围内,显然“√2是无理数”是对实数√2做出的一个肯定判断----无理数,这样就可以说“√2是无理数”属于实数基本理论方面的题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谁说的“哥猜就是一个数学归纳法的题目”,我都说几年了。你若能总结出“连表的程度”,你自然就会把哥猜看成“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是否能证明哥猜,“除了证明者的”知识积累,更需要的是证明者能否摆脱一般人习惯性的认识。
2、“问什么?一个素数靠假设,一个素数靠推理”,就因为:满足哥猜的全部偶数可用2n表示,满足哥猜的全部素数对可用n-m,n+m表示。“这就摆脱证明它是不是素数问题”,等于说你的“剩下大部分精力研究”的不是哥猜。
3、你证明p和q同时是素数,威尔森定理说: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费尔马1 于 2021-9-4 20:22 编辑

若大偶数2n没有构成她的“素数对”,则(2n-3)一定是素数,其中,n≥3。这就是哥猜成立的根源。这一结论称为“程氏极限假设”,请老师们细细的斟酌。

点评

举一反三,威尔森定理说p和q同时是素数,不可能,同样地,说p和q-2同时是素数也不可能。  发表于 2021-9-4 2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4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近期论坛上出现的某观点,提出一个命题。若该命题成立,估计还不能证明它;若该命题不成立,是否能举出反例?
命题:每个不小于10的偶数都可表为两个不小于5的奇素数的和,即2n=P+q,其中自然数n≥5,
p、q是奇素数,且p≥5、q≥5。

点评

这与哥猜有多大区别?  发表于 2021-9-5 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5年前,在猫眼看人里,就有个很牛的人说:哥猜不适合用数学归纳法,之所以这样认为,我给出的意思是:
1、数学归纳法要求:自变量连续,没有要求函数值连续,你要分清,
2、自变量讲的是自然数还是素数或其他的概念,你要分清,
3、连续的确切含义,你搞懂吗?函数值是其他概念,你更需要搞懂它。
灵感是什么?符合实际的想法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框架),只要是正整数命题且符合她的框架,即可。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哥猜:
①当偶数k=6时,6=3+3,
②当k=8时,8=3+5
③假设k=n时(n为大偶数) ,命题成立,有n=p1+p2
④再证明k=n+2时,n+2=p3+p4
这样,哥猜成立。
素数对,一个靠假设,一个靠推理。

点评

形式不太对,但模样是有了。  发表于 2021-9-5 23:14
太随意了  发表于 2021-9-5 1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4 11:29 , Processed in 0.0819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