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影响了三代人的数学思维启蒙书
好玩的数学 2022-08-23 08:07 发表于江西
《趣味数学 300 题》是一本影响了三代人的数学思维启蒙书,书中的 300 道数学趣味题是很多趣味题的母题,也是很多智力测试的母题。
作者裘先生几十年奥林匹克竞赛和教学经验凝结于 300 道题中,《趣味数学 300 题》在解题思路上的分析比较多,对题目答案的分析比较详细,重视解题的过程。
趣味数学是“思想体操”,做题不是目的,一是希望孩子在慢慢的思考中去享受解题的过程,趣味自在其中。也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好玩”。
二是让孩子知道趣味数学的一些特点,了解它和课堂上的数学练习有哪些差别。这样孩子们就能体会到这本书对辅助正课学习的积极作用了。
《趣味数学 300 题》 共有 12 章内容,从最简单的小学算术趣题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涉及多种趣题类型。答案的篇幅比题面多,提供详细的发散的解题思路,拓宽孩子的思维宽度。
下面的趣题节选自书中,按照主题划分,帮助小伙伴们了解书中的趣题。
9 个数字
以下趣题节选自书中的第二章,主题为“9 个数字”:
1、2、3、4、5、6、7、8、9 ,几乎天天见面。+、-、×、÷ ,更是人人熟悉。本章的题目,就是利用这 9 个数字和四则运算“做文章”。做完这些题以后,对这 9 个数字的特点,会有更深的了解。
第 ① 题:只许添加号
下面是一个没有写完的等式:
1 2 3 4 5 6 7 8 9 = 99
在等式左边的数字之间,只允许插入一些加号,使等式成立。请找出所有不同的解答。
注意:在两个相连数之间,如果没有插入加号,就应该看作两位数。
第 ② 题:插入符号
这又是一个没有写完的等式:
1 2 3 4 5 6 7 8 9 = 100
在等式左边需要插入一些符号,等式才能成立。要求按照下面 3 个规定,得出 3 个等式来:
(1) 插入 7 个加号和 1 个乘号。
(2) 插入 2 个减号和 1 个加号。
(3) 插入 2 个减号和 2 个加号。
画来画去 移来移去
以下趣题节选自书中的第三章,主题为“画来画去 移来移去”:
这一章的题目,有不少包括顺序和位置两个因素。顺序和位置,是数学中很多分支研究的对象。
因此,这些看来是游戏的题目,却能给我们带来对某些数学分支的感性认识,起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作用。
第 ③ 题:别致的画廊
第 ④ 题:猴子跳树桩
代数的威力
以下趣题节选自书中的第六章,主题为“代数的威力”:
当你学算术的时候,会感到有些应用题很难做,不容易列出算式。上中学以后,用代数解这些算术“难题”就容易得多了。代数总结了算术中的一般规律,因此方法上比算术具有普遍性,这就显出了它的威力。
第 ⑤ 题:一句话里 3 个问题
“当王强达到张洪现在的年龄时,张洪的年龄是李勇年龄的 2 倍。”
根据上面这一句话,请你回答 3 个问题:
(1) 谁的年龄最大?
(2) 谁的年龄最小?
(3) 王强和李勇现在的岁数是几比几?
不要忘记算术
以下趣题节选自书中的第七章,主题为“不要忘记算术”:
解应用题时,代数的方法比算术方法更快更好,这好比骑自行车总比走路快。但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多走路更能锻炼腿功,两条腿有劲了,骑车也更快一些嘛!
解应用题也有类似的情况,多用算术方法解题,更能培养人的思考能力,何况有的题目根本列不出代数方程来,那只好求助于算术了。
第 ⑥ 题:两筐苹果
有两筐苹果,如果从第一筐拿出 9 个放到第二筐里,两筐的苹果数就一样多。如果从第二筐里拿出 12 个放到第一筐里,第一筐的苹果就是第二筐的 2 倍。
问每筐各有几个苹果?
有趣的几何题
以下趣题节选自书中的第九章,主题为“有趣的几何题”:
有趣的几何题,对增强几何图形的直观感觉和判断能力,丰富图形想象力是有好处的。
第 ⑦ 题:从桶外到桶内
分析和推理
以下趣题节选自书中的第十一章,主题为“分析和推理”:
在数学上,常常要求通过分析和推理来回答“是”与“否”。本章的题目也是着重逻辑推理,往往需要先否定一些错误的可能性,然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 ⑧ 题:猜年龄
张大妈问 3 位青年工人的年龄。
小刘说:“我 22 岁;比小陈小 2 岁;比小李大 1 岁。”
小陈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小李和我差 3 岁;小李是 25 岁。”
小李说:“我比小刘年纪小;小刘 23 岁;小陈比小刘大 3 岁。”
这 3 位青年工人爱开玩笑,在他们回答的 3 句话中,每人故意说错一句。根据这一线索,你能帮张大妈分析出他们 3 人的年龄吗?
(以上趣题答案详见文末)
图书简介
附答案如下
第 ① 题:只许添加号
1+2+3+4+5+6+7+8+9=45 ,与所要求的 99 相差 54 。如果去掉一个加号,例如 2 与 3 之间加号去掉,2+3=5 就变成 23 ,可以增加 18(即 2×9 )。4 与 5 之间加号去掉,可以增加 45-(4+5)=36(即 4×9 )。
一般来说,数字 a 与 a+1 之间加号去掉,将增加 10a+(a+1)-[a+(a+1)]=9a 。
因此数字 6 或那些和为 6 的非相邻的数字后面的加号去掉就可增加 54 。
共有三个解答:
6 与 7 之间不添加号,得解答 1+2+3+4+5+67+8+9=99 ;
2+4=6 ,2 与 3 、4 与 5 之间不添加号,得解答 1+23+45+6+7+8+9=99 ;
1+5=6 ,1 与 2 、5 与 6 之间不添加号,得解答 12+3+4+56+7+8+9=99 。
第 ② 题:插入符号
(1) 7 个数相加,最多只有 42 ,还有两数的乘积不能小于 100-42=58 ,只有 8×9=72 符合,这个算式是:
1+2+3+4+5+6+7+8×9=100
(2) 插入“2 减 1 加”三个符号,就把 9 个数字分成四段,成为 4 个数,其中一定有一个三位数,由于最后结果是 100 ,三位数只能是 123 ,其他 3 个数一定都是两位数。
而且,两个减数之和 - 加数 = 123-100=23 ,只要注意个位数是 3 ,只有 5+7-9=3 ,就能列出算式:
123-45-67+89=100
(3) 在 (2) 的基础上只要把 45 前面变为“+”号,就增加 90 ,而 8 与 9 之间添“-”号,89 就变成 -1 ,恰好整个算式得 100 。算式是:
123+45-67+8-9=100
第 ③ 题:别致的画廊
按照下列顺序走:
A→B→C→A→L→C→F→J→H→I→J→K→F→L→K→I→G→H→F→D→G→E→D→C→E→B。
第 ④ 题:猴子跳树桩
7 棵树桩,只有一棵空着,猴子只能利用空树桩来腾地方。到底哪只猴子往空树桩跳好呢?
很明显,号码小的猴子应尽量越过一只号码大的猴子往左面空树桩上跳,号码大的猴子应尽量越过一只号码小的猴子往右边空树桩上跳。不能按照上面的办法进行时,才由一只猴子跳到相邻的一棵树桩上,腾出空树桩为继续跳越作准备。
用这样的思路跳,跳的次数一定最少。
具体的跳法是:
5,3,1,2,4,6,5,3,1,2,4,6,5,3,1,2,4,6,5,3,1
第 ⑤ 题:一句话里 3 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最容易回答,张洪年龄最大。谁的年龄最小不好回答,只有先知道王强和李勇现在的岁数是几比几,才能回答。
这道题,既有现在的年龄,又有未来某一年的年龄。3 个人的 2 种年龄,共 6 个数,都不知道具体数字,很容易把人弄糊涂了。
做数学题,最重要的是整理思路。为了便于思考,先把 3 个人现在的年龄用字母来表示:
张洪为 a ,王强为 b ,李勇为 c 。
再假设 x 年以后,王强达到张洪现在年龄。那么,x 年以后,3 个人的年龄是:
张洪 a+x ,王强 b+x ,李勇 c+x 。
现在,分析题意就方便多了。先看王强与张洪的年龄关系是:
b+x=a
再看张洪与李勇的年龄关系是:
a+x=2(x+c)
化简:
a=x+2c
比较两个式子得到:
b+x=x+2c
b=2c
因此,王强现在的年龄是李勇现在年龄的 2 倍,即 2∶1 。同时也回答了李勇年龄最小。
第 ⑥ 题:两筐苹果
从第一筐拿 9 个到第二筐,两筐的苹果一样多,说明原先第一筐比第二筐多 18 个。
从第二筐拿 12 个到第一筐,那么,第一筐又比第二筐多了 24 个,加上原先多 18 个,共比第二筐多了 18+24=42(个)。
多 42 个后,第一筐的苹果是第二筐的 2 倍,也就是说,第二筐还剩 42 个,原先是 42+12=54(个)。
因此第一筐有苹果 54+18=72(个),第二筐有苹果 54 个。
第 ⑦ 题:从桶外到桶内
第 ⑧ 题:猜年龄
按照上题的办法,先假设小刘说的“我 22 岁”是真实的,再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如果小刘说的“我 22 岁”是真实的话,小李说“小刘是 23 岁”就不真实了。因此,小李另外两句应该是真话,从“小陈比小刘大 3 岁”就推出小陈是 25 岁;从“我比小刘年纪小”就推出小李小于 22 岁。可是这样一来,小陈说的三句话中“小李和我差 3 岁”和“小李是 25 岁”这两句话都不能成立,这与题目的前提(三句话中有两句是真实的)矛盾。因此,小刘说“我 22 岁”是不真实的。
现在就能断定小刘的后两句话是真实的。由此,小李说“小陈比小刘大 3 岁”是不真实的,小李的前两句话却是真实的,另外也知道,小陈说“小李是 25 岁”是不真实的,小陈的前两句话是真实的。因此得出,小刘是 23 岁,小陈是 25 岁,小李是 22 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