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候的事情。我的朋友 I 有一个在高等女子中学(相当于现在的初中)读书的姐姐。她的成绩非常优秀,是我崇敬的对象。或许我也曾向她请教过复杂汉字的读法等学习方面的内容吧,不过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但她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在 55 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心中。有一次她问我哲学是什么,我自然回答“不晓得”,而后她给我看了字典,说:“哲学是一门研究宇宙的原理与法则的学问。”我不认为当时只有小学一二年级的自己可以读懂这些字,更不要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但这些都没有妨碍它成为我一生都无法忘却的一句话。进入(旧制)中学之后,虽然我知道了这句话中每个字的写法,但第一次写下这句话,却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然而,当时数学的主流是抽象的纯粹数学,即研究数学概念的逻辑结构。像 18 世纪、19 世纪那样,去研究宇宙的原理与法则的数学,则是数学界的支流。虽然我对纯粹数学也有兴趣,但是总觉得纯粹数学无法带给我牛顿力学曾给予我的那种感动。当时的热力学、统计力学,像理论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一样,还没有从数学上得到系统性整理。这是因为与这些领域密切相关的数学手段——概率论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我大学毕业时,概率论终于具备了大致的数学形态,我也对这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隐约感觉,这个领域能够实现 I 的姐姐所说的“哲学”。就这样,随机过程论成了我的研究方向。幸运的是,这一理论后来引起了数学家的普遍关注,在 40 年间获得飞跃性发展,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着研究的乐趣。我大学毕业不久后,就走上了随机微分方程的研究道路,我想这也是 I 的姐姐那句话的指引吧。
仔细想来,“研究宇宙的原理与法则”这种客观的态度,并不属于哲学家,而属于数理解析学研究者。哲学的考察包括主观、客观,是一种内面性的东西。我高中时期遇到的那些哲学青年,他们的哲学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哲学。I 的姐姐告诉我的那种“哲学”,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是“数理解析学”。我从“哲学”“纯粹数学”之间跋涉而来,终于找到了“数理解析学”之路。现在,我在京都大学的数理解析研究所工作,想必这也是 I 的姐姐那句话在我心底生根的结果吧。
与 I 的姐姐的那次对话后,我们就没有再见过面。根据我的年龄来计算,她应该已近古稀之年。最近,我参加了一次中学的同学会,偶然得知她是同学会会长 W 的妻子。时隔 55 年,我们在电话中再次对话,彼此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怀念之情。那个时候,她给我看的辞典是《言海》。我找来当年那一版《言海》,翻看“哲学”词条的释义,结果发现辞典中并没有“研究宇宙的原理与法则的学问”的描述。如此想来,那应该是她用自己的话给出的解释,而我就是跟随那句话的指引,一直在研究的道路上前行,真是令人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