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文俊的数学引路人——数学教育家武崇林先生传略
原创 亲切的桃子 亲切的桃子 2025 年 06 月 28 日 11:51 浙江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在 20 世纪中国数学教育的星空中,有一批又一批的学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育人成就,为近代数学的发展播撒火种。
今天我们讲一下其中的一名学者,他是吴文俊院士口中 「开启现代数学大门的引路人」——武崇林先生。
武崇林先生(1900 - 1953)照片
武崇林的一生经历
武崇林先生,字孟群,安徽凤阳人。
1900 年 7 月 3 日武崇林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就读于安徽省立第四中学时就已崭露头角。1924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被授予理学士学位。
武崇林先生大学毕业后即留在北大任助教(1924 年 8 月~1926 年 7 月)、讲师(1926 年 8 月~1927 年 12 月)。因业务精湛,1928 年 1 月被破格推荐到沈阳东北大学数学系任教授。
1931 年 9 月「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崇林先生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2 年 1 月~12 月)。适逢上海的交通大学刚新成立科学学院,将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三个系合并,院长由物理系主任裘维裕(1891 - 1950)担任。1933 年 1 月崇林先生应聘南下,到交大数学系任教授。
1935 年交通大学科学学院全体教职摄影
直至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翌年交大重庆总校成立,崇林先生因子女众多,家累较重,不能内迁,留在上海,执教于上海大同大学。
上海大同大学-进取楼(1930 年代),大同大学英文名 Utopia University ,虽是私立性质,期间也培养了不少人才,如于光远、周毓麟、丁石孙等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交大复员上海,崇林先生回到交大继续任教授。
交大周刊(1948 年 20-21 期) 副教授:武崇林
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交大原数学系主任汤彦颐先生去美国,崇林先生受聘兼任交大数学系主任。50 年代初,我国参照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对高等学校进行拆分,实施院系改革。在 1952 年 7 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交大数学系撤销,崇林先生被派往新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任教。
1951 年交通大学数学系部分师生合影,第 2 排左边第 3 位起依次为黄正中、莫叶、朱公瑾、武崇林(戴眼镜)、雷垣、龚晨、赵孟养
1953 年 2 月 22 日因脑溢血逝世,终年 53 岁。
武崇林的教育工作
武崇林先生在交大对待数学教育工作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他的讲课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在上海任教期间,深受师生爱戴,培养出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享誉国内外。
大学时期的吴文俊,当年还是很帅的
成就最大的首推中国科学院吴文俊(1919-2017)院士。
吴文俊当年对数学产生兴趣,乃始于 1939 年他在交大作为数学系三年级学生时恭听崇林先生的授课。
吴文俊先生坦言:「我对数学产生兴趣是在读大三时,当时武崇林教授给我们讲授《高等代数》、《实变函数论》、《高等几何》等数学课程。武老师讲得形象生动、十分有趣,他不仅追求本质,而且重于解答疑难,精彩极了。」
「从此以后,我就喜欢上了数学。武老师见我对数学有兴趣,就经常从家里带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给我看,还不时地给我‘开小灶’。在武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数学确实有了很大的长进,这些为我今后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1932 年夏,莫叶(1914-1997)考取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在交大学习四年受到老师武崇林教授的熏陶,初窥近代数学的奥秘,终成函数论方向一家。
莫叶 编 - 复变函数(三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35 年 7 月 25-27 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会决定成立,推选胡敦复先生(1886-1978)为董事会主席,会议决定创办学术性和普及性两种期刊。其中武崇林先生是参加筹备工作和成立大会的 33 人之一。
1936 年 8 月 1 日,中国数学会主办的普及性刊物《数学杂志》创刊,总编辑顾澄,其中武崇林先生被选为编委会委员。
1936 年由中国数学会创办的普及性刊物《数学杂志》创刊号
崇林先生治学严谨,精通英、德两门外语,对数学更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听说他每晚要到零点以后就寝,数十年如一日。此外别无嗜好。
他曾将两部德文经典名著译述出版:
[1]〔希〕Constantin Carathéodory. Vorlessungenüber reelle Funktionen(译本:C.卡拉西奥多里《实变数函数论》,由科学出版社于 1957 年出版)
实变函数论, 武崇林 译
[2]〔德〕Erich Kamke. Das Lebesguesche Integral (1925)(译文:E.卡姆克《勒贝格积分》,在 1936~1937 交通大学学报上连载)
武崇林 译 - Lebesgue 积分论,连载于交大季刊
这两本书均从点集观点出发,对实变函数的基础问题立论精辟,在 30 年代名噪一时,对我国学者研究这该方向起了积极的作用。
《科学通讯》部分编委会成员,左至右:徐名材(1889-1951)、胡敦复、武崇林、周铭(1888—1968)
从 1935 年 4 月起,他还在交大理学院出版的《科学通讯》(1935~1937 年)上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如下)。
[1]《论方程 x^2^n − 1=0 之原根》(总第 1、2 期)
武崇林 - 论方程 x^2^n -1=0 之原根
[2]《不等式》(总第 3、4、6、7、8 期)。
武崇林 - 不等式
以武先生的学识和才华,在数学领域应有更多的贡献,可惜当年大学图书馆经费支绌,未能使数学系师生充分发挥才智,对武先生亦为莫大遗憾。
尽管经济上不宽裕,但武先生仍千方百计挤出钱来购买书籍。他逝世后仅所遗留原版外文书籍就达 1200 余本,他的家属将这批书籍和大批手稿悉数捐赠给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图书馆珍藏。
特别的是,他在很多书籍的页眉或者空挡处常以中文或者外文用清晰的文笔写下有关的推导或者注释,使读者从中得益。
1956 年,武崇林的学生郑英元在武先生的侄女、亦是华东师大化学系武佛衡老师的帮助下,在余书中找到几本教学需要的书籍,其中包括朱言钧编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柯氏微积分》。
朱言钧编译版 - 柯氏微积分
参考资料
上文关于武崇林先生的文字内容主要参考以下资料,这里表示感谢。本文中有关先生的照片是武崇林先生四子武玮璘先生提供。
华师大数学系教授郑英元与武玮璘先生合影(2009 年),父子俩真的好像......
[1]吴文俊与交大的一世情缘
[2]国家数字图书馆-民国期刊-科学通迅
[3]郑英元:交大名师-武崇林:著名数学教授
[4]郑英元:纪念武崇林先生诞辰 110 周年
[5] 任南衡, 张友余 - 中国数学会大纪事,见杨乐, 李忠主编的《中国数学会 60 年》,1996 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发行
亲切的桃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