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回复: 0

2026 国际数学家大会华人报告人,王虹、邓煜和庄梓铨等在列,北大校友霸榜(海外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3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6 国际数学家大会华人报告人,王虹、邓煜和庄梓铨等在列,北大校友霸榜(海外篇)

原创 科技大满贯  科技大满贯  2025 年 07 月 09 日 08:27  四川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国内机构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26)报告人名单,详见:《2026 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揭晓,莫毅明将做 1 小时报告,袁新意等人做 45 分钟报告(国内篇)》,应该说还是有亮点的。本篇文章,我们再来看一下,目前在国外任职,且具有国内教育背景的受邀报告人的情况,各位报告人均简单介绍一下。

Plenary Lectures:姚鸿泽

本次除了香港大学的莫毅明要做 1 小时大会报告外,另外还有一位华人数学界的大佬也将做 1 小时报告,那就是哈佛大学的姚鸿泽。他生于 1957 年,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他曾任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目前为哈佛大学数学系 Merton 讲席教授。姚鸿泽应该算是目前华人数学家里面最顶尖那一批的存在,他主要研究为随机矩阵、统计力学及量子力学等;他在数学物理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获庞加莱奖、麦克阿瑟奖、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的晨兴数学金奖和西蒙学者奖等。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士等。



Section Lectures 部分:

① 芝加哥大学邓煜:偏微分方程(PDE)分会场报告人。邓煜在今年因与合作者宣布解决了狭义的希尔伯特第六问题而备受关注。1989 年出生的他,2006 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赛获得了 IMO 金牌,并顺利被保送进北京大学。但他仅在北大数院待了两年,便在 2009 年时转学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5 年,他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后又前往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 年他加入了美国南加州大学,2024 年他又加入了芝加哥大学至今。邓煜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色散方程及其他类型的)偏微分方程(PDEs)。近年来,他致力于探索偏微分方程与概率论及数学物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统计物理、动力学理论和量子场论方面的关联。



② 宾夕法尼亚大学黄骄阳:概率论(Probability)分会场报告人。黄骄阳与邓煜有点像,他 2009 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赛获得了 IMO 金牌,并顺利被保送进著名的清华大学“姚班”,同样的后来转学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4 年他本科毕业于 MIT ,2019 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师从本次 1 小时报告人姚鸿泽)。此后他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纽约大学进行研究工作,2022 年他加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至今。黄骄阳主要研究领域为随机矩阵理论、随机图、交互粒子系统、深度神经网络优化、后验采样和大规模逆问题的不确定性量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黄骄阳和其同在成都七中的双胞胎弟弟黄政宇同时进入了国家集训队,这在国内也是尚属首次。



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林霖: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Num. Analysis & Sci. Comp)分会场报告人。林霖 2007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师从鄂维南和 Roberto Car),他目前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林霖算是从事电子结构理论研究的应用数学家,他曾获斯隆研究奖、首届 SIAG/CSE Early Career Prize ,并作为主力成员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ACM Gordon Bell Prize)和西蒙斯学者奖(第 2 位获奖应用数学家)等荣誉,详见:《西蒙斯学者奖已停发?回顾一下最近 5 届获得过该奖的华(国)人(数学领域)》。



④ 杜克大学鲁剑锋:数值分析、随机与微分建模分会场报告人。鲁剑锋 2005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9 年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师从鄂维南),他曾任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讲师,目前为杜克大学 James B. Duke 杰出教授。鲁剑锋研究领域包括计算物理、理论化学、材料科学、高维偏微分方程及机器学习等领域中数学分析与算法开发等;他曾获斯隆研究奖和冯康科学计算奖等荣誉。



⑤ 耶鲁大学沈俊亮:代数与复几何(Alg. & Complex Geometry)分会场报告人。今年刚实现数学四大顶刊大满贯的沈俊亮我们介绍多次了。他 2013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8 年博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他曾任麻省理工学院 C.L.E. Moore 讲师,目前为耶鲁大学的副教授。沈俊亮的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今年以来他与合作者已发表了 2 篇数学四大文章了,详见《太牛!沈俊亮实现数学四大顶刊大满贯;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学者在数学顶刊发表重要成果》。



⑥ 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 &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IHES)王虹:她应该是今年在国际上受关注度最高的一位华人数学家了,先是与合作者解决了三维挂谷猜想,而后又被聘为 IHES 的终身教授《重磅官宣,王虹将正式出任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IHES)常任教授》。1991 年出生的王虹,2011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4 年获得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工程师学位和巴黎第十一大学硕士学位,2019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师从 Larry Guth)博士学位,她此前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研究工作,2023 年加入了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今年 9 月,她将出任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和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IHES)的双聘教授。此次 ICM2026 报告人名单一出来,很多人便对明年王虹的菲尔兹奖前景发表了看法,在此我们便不多评价了,但后面可以分析一下哪些热门人选入围了本次名单。



⑦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徐峰:数学物理(Mathematical Physics)分会场报告人。徐峰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均是在北京大学(84 级)取得的,博士则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菲尔兹奖得主 Vaughan Jones),他目前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数学系教授,专攻数学物理领域;他是国际上算子代数,数学物理领域杰出数学家之一,在 Von Neumann 代数以及顶点算子代数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⑧ 哥伦比亚大学袁明:统计学与机器学习(Statistics, ML)分会场报告人。袁明,1978 年生,年仅 15 岁便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2000 年在中科大取得了概率与统计学硕士学位,博士则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他曾任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目前为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高维统计与模型选择,还广泛涉及优化、机器学习、电气工程、计算生物学及金融工程等多个定量与计算等领域。



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张瑞祥:分析学(Analysis)分会场报告人。张瑞祥,他 2006-2008 年曾连续三次入选数学国家集训队,是 2008 年的 IMO 金牌选手,并保送北大数院。在北大期间,他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和大学生“丘赛”团体金奖,个人代数银奖、几何银奖、分析银奖和个人全能金奖等。张瑞祥 2017 年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沃尔夫奖得主 Peter Sarnak ,2026 年的 Special Plenary Lectures)。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他目前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副教授。张瑞祥主要研究领域为调和分析、解析数论、傅里叶分析和加性组合等领域,并做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他曾获斯隆研究奖和 2023 年度 SASTRA 拉马努金奖(三名中国学者合作在数学顶刊发文)。



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庄梓铨:代数与复几何(Alg. & Complex Geometry)分会场报告人。庄梓铨,1992年生,高中时曾获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金牌并两次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北大数院。2014年从本科毕业后,他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师从 János Kollár 教授。此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任 C.L.E. Moore 讲师,2022 年正式入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学系至今,目前为该校教授。庄梓铨主要研究领域为代数几何,尤其是双有理几何,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目前已在数学四大刊上发表了 5 篇文章了(2 篇为独作),他和黄骄阳应该也是本次最年轻的两位华人受邀报告人了;就在 7 月 8 日,他刚在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数学专场上做了主旨报告,详见:K《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许晨阳回归主持数学领域活动,丁剑和庄梓铨将做主旨报告》。



Joint Section Lectures 部分

(11) 新加坡国立大学孙嵘枫:他将与 Francesco Caravenna 和 Nikos Zygouras 在概率论(Probability)联合分会场进行共同报告。孙嵘枫本科好像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他 2004 年博士则毕业于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此后他在欧洲随机研究所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 2008 年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至今,目前为该校数学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概率、相互作用粒子系统、统计物理模型及其标度极限等。



(1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唐云清:她将与 Frank Calegari 和 Vesselin Dimitrov 在数论(Number Theory)联合分会场进行共同报告。唐云清是少有的女奥赛强人,她高中时曾获中国女子奥赛满分金牌、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金牌,还曾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在北大时,她曾获首届大学生“丘赛”的丘成桐奖(个人全能奖金奖)、陈省身奖(几何与拓扑金奖)和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银奖)。2011 年从北大毕业后,她到哈佛大学读博,师从 Mark Kisin ;2016 年博士毕业后,她先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普林斯顿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南大学进行研究工作。2021 年 7 月她回到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2022 年 7 月又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为该校副教授(目前为 on leave),2024 年 7 月她同时担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唐云清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术几何和数论等,由于在相关领域的一系列突出贡献,她曾获斯隆研究奖和美国数学会-微软研究院奖和 SASTRA 拉马努金奖等,详见:《首位拉马努金奖华人女得主唐云清再在数学顶刊发文,近来接连做出重要成果》。



以上就是 2026 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26)在海外机构任职的具有国内教育背景的受邀报告人,共有 1 位 1 小时报告人,即哈佛大学的姚鸿泽,另外还有 10 位分会场报告人和 2 位联合会场报告人。其中按目前任职单位来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最多的;另外从报告人的本科毕业院校上看,北京大学的校友(包括中途转校的)多达 9 位,其中 1984 级 1 位,2001 级 1 位,2003 级 1 位,2007 级 3 位,2008~2010 级各 1 位,差点霸榜;其他的报告人则是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友。

科技大满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4 02:54 , Processed in 0.0800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