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回复: 0

杨振宁先生:爱因斯坦做这些事情,没有要创业的想法,他只是要解决一个很具体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振宁先生:爱因斯坦做这些事情,没有要创业的想法,他只是要解决一个很具体的问题

专访  杨振宁先生  丁一  2025 年 08 月 14 日  18:07  山东

记者:现在(2017 年,杨先生 95 岁)最关心什么问题?

杨振宁:我想最关心的就是国际大势会演变成什么样子。现在世界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这有好多个因素,有长远的因素,有比较立刻的因素。长远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中国在快速地变得更强大,而美国问题多得不得了,欧洲问题多得不得了,这是一个总的长期的趋势。那短的趋势呢,我想有好些个重要的,也许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美国的新总统,现在没有人敢讲,包括他自己,到底他要把整个世界带到什么地方去。

记者:你对特朗普是一个怎样的态度?(注:该专访时间为 2017 年 6 月,当年 1 月特朗普就任美国第 45 任总统。)

杨振宁:我觉得这人,不喜欢他的人很多,喜欢他的人也很多。我想也许因为他要做的这件事跟美国以前的各届总统都不一样,他从头起就有这么一个——你说是雄心也好,你说是他的野心也好,他就要这样,所以他做出来许多让大家大吃一惊的事情,而且他这些让人大吃一惊的事情不一定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想习主席跟他见面以后,一定觉得这个人不太容易对付(笑),因为虚虚实实,你不知道他到底最后要做什么事情。你要我说呢,这也是一种做大事的策略吧。我疑心他之所以很会赚钱,与他这种性格可能有关系。他现在把这个性格搬到世界的政治上来(笑),这要产生什么后果,我想是大家都非常担心的。不过我觉得不是不可能,他最后多多少少会接受习主席好多年来提出来的总体的思想,就是说中国跟美国不对抗,不冲突,互相尊重,合作双赢。这个政策奥巴马始终不接受,看这样子呢,特朗普可能接受。不敢讲(一定),我只是说可能(笑)。假如他要接受了这个的话,这对于世界的前途当然有非常好的稳定的作用。

记者:网络上一些热点新闻平时会关心吗?

杨振宁:网络是这样,是影响整个人类的一个重大的发展,不过从个人的立场讲起来,你得学会怎么用这个网了,这个我想也是一个全世界的大问题。因为我想一个小学生就可能对网络非常发生兴趣,那么怎么能够引导他善于利用网络,而不掉到陷阱里头,这是一个大问题。我对这个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就不敢发表意见,可是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记者:在物理上,你现在还关心什么样的问题?

杨振宁:今天物理学跟我年轻的时候、我中年时候的物理学最大的分别,就是今天可以看得出来以后三五十年大有发展的恐怕都是一些应用的,对于极为基础的物理学的研究,现在看三五十年之内不大容易有发展。而这个分别,多半的物理学家,尤其是现在念物理系研究生的同学都不了解,所以我经常呼吁大家要对这点多做些注意。

记者:打一个比方,在爱因斯坦的时候,其实是物理学的一个创业的时代,爱因斯坦、牛顿、麦克斯韦建了几根柱子,现在它已经进入一个更完善的状态,空间会更小了,对吧?

杨振宁:爱因斯坦(1879-1955)的时代也就是 20 世纪头 30 年,头三五十年,我认为那是黄金时代。那个时候正是物理学大革命的时代。爱因斯坦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不是受了导师的引导,他自己就看出来了。他的第一个革命性的工作是 1905 年做出来的,叫作狭义相对论,你们大概听说过。可是你如果仔细去研究他的历史呢,他还在做学生的时候,他跟他的女朋友通信,我记得好像是 1899 年,就讲他那时候热心在搞些什么,就是后来狭义相对论这个方向。所以你可以说他是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个领域是他要去追求答案的一个领域,这是他厉害的地方。他在 1905 年还另外写了两篇重要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关于光是什么,在那以前大家公认光是一种波,他大胆地——那时候他 26 岁——提出来,说是光可能是一种粒子,一颗一颗的,这个是离经叛道,大家都不相信,可是后来证明他这个见解是对的。你可以说那个时候是遍地黄金,所以他成功了;你也可以说他有深入的见解,所以他成功了。我想这两个条件都要有,所以他才成功了。

你刚才用了“创业”这个名词,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在用这个名词。“创业”这个名词用到爱因斯坦身上,或者是不同的重要的科学发展上,不太妥当。我跟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不太妥当。爱因斯坦的重要的工作,刚才讲的狭义相对论、光子,还有一些别的,是不是创建了一个新的事业呢?事后讲起来回答是“是的”。可是我为什么不觉得用创业来描述他的精神或者影响(妥当)呢?因为爱因斯坦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任何要创业的想法。我想像马云搞出来网购,他在开始的时候就是要创一个事业,爱因斯坦没有想要创一个事业。(再)比如说 20 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学的论文是克里克跟沃森所写的双螺旋,是 1953 年的文章,现在整个生物工程都是这个引导出来的,所以事后讲起来是非常创业的,可是这不是他们两个所想做的事情。他们没有一个“业”的观念,爱因斯坦没有“业”的观念,沃森和克里克也没有“业”的观念,他们只是要解决一个很具体的,可是很专业的问题。可是这个解决了以后,就引导出来了,好像打开了一个大门。所以我觉得我不太喜欢把“创业”这两个字用到科学的重要的发展上。

我觉得事实上现在传媒上头,不管是书籍、杂志或者是报纸上面,还是网上,讲出来的话都有这个问题,你们要能够把这一点提出来,我觉得是个贡献。

丁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31 07:27 , Processed in 0.0934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