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引爆点发生在 1925 年末。一份来自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的博士论文传到了他的手中。德布罗意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假说:电子不仅是粒子,也具有波的属性。薛定谔读后,激动地称之为“真正的天才之作”。在一次关于德布罗意理论的研讨会上,一位听众不经意地问:“如果电子是波,那它的波动方程是什么?”
1944 年,他出版了薄薄一册、却影响深远的《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 ?)。在这本书里,他以物理学家的视角,大胆推测遗传密码必然储存在一种“非周期性晶体”的复杂分子中。这本书,如同思想的闪电,直接启发了两位年轻人——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他们后来承认,正是薛定谔的著作,将他们引向了寻找DNA双螺旋结构的道路。他无意中,为现代生物学的革命播下了一颗关键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