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0

林怡雯:从苏州中学到钟家庆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8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怡雯:从苏州中学到钟家庆奖

人物:林怡雯



“学习数学是一条艰辛的路,但我是幸运的,能够一直追逐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出自一位年仅三十出头便已斩获中国数学界重要奖项的女性数学家。她,就是林怡雯,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第十八届钟家庆数学奖得主,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者。

作者/柏舟

编者/柏舟

冉冉升起的数学新星

林怡雯,一位年轻的数学工作者,近年来因其在应用数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备受关注。她在 2024 年荣获中国数学界极具声望的钟家庆数学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数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工作的青年数学工作者。2025 年,她又入选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展现了强大的科研潜力。她的研究聚焦于随机正反散射问题和多尺度动理学问题,其创新成果成功突破了工程试验中的技术瓶颈,体现了基础数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



热爱与坚持的数学之路

林怡雯的数学之路,始于兴趣,成于坚持。林怡雯毕业于苏州中学,是该校 2012 届高三毕业生。在苏州中学的三年学习生活,被她视为“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高中时期,她就展露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这为她日后选择数学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埋下了种子。林怡雯于 2021 年 6 月获得浙江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包刚教授。在浙大求学期间,她不仅钻研学术,还积极承担助教工作,曾获得学校的“郭竹瑞优秀助教”奖学金。这段经历锻炼了她的综合能力,也让她的沟通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提升。博士毕业后,林怡雯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在院长金石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吴文俊博士后研究。期间,她一直活跃在数学研究的前沿。2024 年 10 月,她正式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长聘教轨副教授。

连接理论与工程的数学之桥

在随机正反散射问题和多尺度动理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随机正反散射问题:提出重构随机结构关键统计参数的反演算法,建立随机表面散射问题首个波数显式的先验界理论。她建立了随机表面散射问题首个波数显式的先验界理论,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多尺度动理学问题:将粒径纳入传统两相流,构建多尺度随机多相流数学模型,实现数值和理论验证,突破工程试验区分液滴粒径的技术瓶颈。这项工作突破了工程试验中难以区分液滴粒径的技术瓶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青年学者的榜样力量

林怡雯作为青年数学工作者,其成就和经历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钟家庆数学奖是中国数学界极具声望的奖项,不仅是对获奖者学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科研潜力的期待。林怡雯的获奖,意味着其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数学同行的广泛认可。林怡雯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体现了她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表现和发展潜力。她的经历本身,对于鼓励更多女性投身数学等基础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林怡雯的研究工作展现了基础数学与工程应用的紧密联系,她的模型和算法直接针对并解决了实际工程试验中的技术难题。这为数学研究,特别是应用数学研究如何面向实际需求、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无限可能的未来

林怡雯副教授的学术生涯才刚刚进入一个新阶段。她在青年时期已经展现出了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活力,获得了钟家庆数学奖和“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的认可。她的研究工作体现了基础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成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直接服务于工程技术突破。她的经历也说明,对数学的真正热爱、扎实的基础训练、良好的学术指导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是青年学者成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她正式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并继续其科研旅程,业界期待她在数学研究上能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并为推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出更大贡献。



原创  柏然  老周日常  2025 年 09 月 22 日 21:17  贵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10-14 04:16 , Processed in 0.0833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