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ermark]评庄一龙周天龙斥子电子文本量子细胞
梁龙
摘要:庄一龙的斥力子理论与周天龙的电子模型理论,其中基本粒子不管用什么概念,或者就用斥力子、电子、量子细胞等名称也好,没有认真说清楚解决费米子和玻色子互换的那种高难度的数学方法时,又声称是开创粒子物理、宇宙物理、天体物理、基因工程等许多学科高速发展的新纪元,那么庄先生和周先生的意思,斥力子或电子的大量组合也只能类似射影丛和细胞量子化的比喻。
关键词:斥力子 电子模型 量子细胞
一、用庄一龙、周天龙文本说话
1、庄一龙的斥力子理论
庄一龙先生说,他的斥力子理论是把经典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统一的理论。宇宙中万有引力交换的相当数量的斥力子,就类似一个个宇宙细胞,它们最后构成了整个宇宙体系。庄一龙,1945年4月出生,江苏省武进人。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哲学副教授。1963年进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习,1968年毕业。1968年底,因涉嫌有传播攻击陈伯达、张春桥言论曾被列为重点审查对象,被分配到青海省地质队接受“再教育”。当过伙夫、牦牛工、坑道工、钻探工,还做过赤脚医生,物探技术员等。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庄一龙先生在发表《科技中国》杂志2010年4月13日采访他的文本等中说:斥力子假说的许多观点,是他在青海高原勘探队搞野外工作时就产生的。那时常常一个人骑马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放牧牦牛时,“看着被阳光激活的大草原蒸腾向上,整个祁连山好像都在跳动,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想象,我仿佛看到无数个精灵在欢歌跳舞,飞向蓝天”。就是在那激动的时刻,使他产生了“万有斥力”的想法。他开始思考“如果苹果掉下来是万有引力,那么,是什么力量把苹果搬到树上去的”?“能量”是否就是一种对抗引力的东西?马路上行驶的汽车能不能变成人造卫星?他感到:最小的一份能量也许就是一个排斥粒子。这就庄先生斥力子理论最初的萌芽。而完整的表达是:
斥力子理论是对物质作用过程作出的根本改造,如把普朗克量子从一种表示能量的计量常数,变成一种具有对抗引力特性的实物粒子。打碎了物理学的引力论框架,把排斥因素引进了物理学。认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吸收或者释放斥力子造成的。这里,以往在物体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完全被实实在在的实物粒子的转移所取代;脱离实物载体的抽象的能量概念被取消。
庄一龙先生认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吸收或释放斥力子造成的。由此推出运动物体存在着四种物理质量:引力质量、惯性质量、能量质量、总物质量,它们分别对应着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二定律、质能关系、质速关系。与相对论的结论不同,从斥力子理论推出物体的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增加而增大时,物体的引力却会减少。所以,高速运动的粒子都应该是微重力物质,它们和光子、斥力子共同构成了宇空内的暗物质。还推出电子的电荷值和波动频率随电子运动速度而变化的荷速关系、频速关系等结论。其次,遥远星系的光谱红移也不是多普勒效应造成的,而是光子与弥散在宇宙空间的斥力子气(以太)作用造成的能量衰减,哈勃常数其实就是光子传播过程的空间阻尼常数。庄先生说斥力子理论还能解答李政道先生提出的对称而实际不对称的问题、基本粒子有一半不能独立存在且看不见问题、暗物质问题、类星体能量问题等四大科学难题
2、周天龙的电子模型理论
周天龙先生说,他的电子模型将开创粒子物理、宇宙物理、天体物理、基因工程等许多学科高速发展的新纪元。周天龙,1939年生,四川青神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员,1965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物理专业。1965 年至1972年,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与我国第一台铯原子钟研究工作。1973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长期从事仪器维修工作。1999 年写成论文《电子模型》,随后几年陆续写成《电子模型挑战夸克模型》、《电子模型理论--可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始科学创新》等文章。其中《电子模型》已在2001年《科学中国人》优秀论文这选(2)上发表。
周天龙先生在潜科学网等上发表的文本中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正负电子。如电子产生电能;如果没有电,工厂就会瘫痪,照明灯就会熄灭,电台、电视台就会停播;计算机就会罢工;电话机、手机也不干活了。世界将会凝固,我们将寸步难行…… 所以电子模型理论看到一切都起源於电子。当然精确地讲,还有中微子---它是作为介质存在于中子、质子内部空间的,因它的质量与电子相比实在太小了,故通常不考虑。
数理分析:基本粒子是粒子模型的根基,基本粒子不可靠,粒子模型肯定不可靠,基本粒子正负电子e+、e-和正反中微子都是已知的真实粒子,假设中子是产生万有引力场的最小物质单元,即引力场元粒子。下面从物质基本单元----中子结构入手证明电子就是这种媒介:设Y1、Y2、Y3、Y 均为X的函数,Y1 =f1(X)、Y2=f2(X)、Y3=f3(X)、Y4=f4(X),则Y1、Y2、Y3、Y4互为相关函数。
同理,如能找到一种媒介,它与所有基本力都有联系。那么,所有的基本力都可通过这种媒介统一起来。下面证明的是:假定中子含有 919个e+和 919 个e-电子并呈现球壳状分布,内层分布 919 个e+电子,外层分布919个e-电子。两层电子按空间点阵式内外错位排列,如果内层正电子处于正方形格子上,则外层负电子处于正方形中心对应的外层空间。这样对中子整体而言 e+、e-电子数相等,整体呈中性。但就局部而言,内呈正电性、外呈负电性,与观察结果一致。从理论上说每个电子只有一根电力线对引力场有贡献,这根电力线就是通过中子中心和e+、e-电子中心向外辐射的那根电力线。因为只有这根电力线四周受力相同而不产生弯曲。其他方向的电力线在中子内部双双闭合,于是每个中子产生正、负相间数量相等的正负电力线,在两个中子间彼此正负电力线一一对应,只产生引力不产生斥力。中微子作为介质充满中子内部空间。实质上电子模型是“日心说”的延伸和发展。日心说讲的是,在万有引力支配下形成的大宇宙结构。
物理分析:假定质子由919个正电子和918个负电子组成,它跑出的一个负电子成为核外电子绕原子核旋转。这里正负电子均处于束缚状态,所以不能成对湮灭成光子。再假定质量m与电荷q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由相等数量的正、负电子组成的,而每一个电子同时具有电荷和质量。力场和物质是统一的,有物质必有力场。综合以上可得出结论:a 、任何物质都与电子电荷、电场、库仑力相关;b、任何作用力都是在物质之间产生的,都与电子电荷、库仑力相关。宇宙演化分析,物质进化过程是:正、负电子e + 、e - → 质子、中子 → 原子核 → 原子、分子。即由基本粒子到一级组合粒子(n、p),再到二级组合粒子(原子核),再到三级组合粒子(原子)……。这样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的改变着。随着这种物质进化,力场和作用力也随之同步进化。力场由库仑场→ 引力场(复合库仑场)→ 核力场(强、弱力场)。作用力由库仑力 → 引力(复合库仑力) → 核力。很明显库仑场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力场,引力场和核力场是它的一级组合和二级组合。如果采用高能物理用人工方法打破中子、质子结构,其内正负电子就会成对湮灭成光子,放出巨大的光热能量,可用作质能转换发电!
3、为什么我们把斥力子和电子模型要合在一起评论?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庄先生和周先生的科学文章,也十分敬佩他们那种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没解决,那就是众所周知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费米子和玻色子的组合是绝对不同的。玻色子可以无限多地堆积在一起,但费米子如电子,在同一轨道上运行不能多于两个全同的粒子。周天龙设计的中子是919个正电子和919个负电子在一起,质子是919个正电子和918个负电子在一起,这不是一个球面壳层和立方体分布能简单解决的问题。而庄一龙的斥力子是玻色子,虽然可以无限多地组合在一起,但庄一龙的斥力子是要统一费米子的,这不是用嘴说说就能行的问题。
我们把“斥力子”简称为“斥子”,并看到庄一龙的斥力子是虚设的,周天龙的电子是实有的,henryharry2的量子细胞是与生物类比的,都属于潜科学;它们如此不同,但有相似之处。在“科学创新举国体制”的召唤下,如能整合会继续作出贡献。因为庄先生和周先生要想实现的目标,国际基础科学主流弦膜圈说从庞加莱以来,已经探索了一百多年。例如弦论搞的“超对称”,就是解决费米子和玻色子互换的一种高难度数学方法。后来我们在“三思科学网”上看到“henryharry2”先生发表的《量子细胞场论是统一场论的关键》的文本,“henryharry2”先生说,他的量子细胞论有两大特点,一是射影丛,二是细胞量子化。而且量子细胞场论是唯一与现有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和广义相对论两者都最大兼容的模型。我们想,庄一龙的斥力子理论与周天龙的电子模型理论,其中基本粒子不管用什么概念,或者就用斥力子、电子、量子细胞等名称也好,没有认真说清楚解决费米子和玻色子互换的那种高难度的数学方法时,又声称是开创粒子物理、宇宙物理、天体物理、基因工程等许多学科高速发展的新纪元,那么庄先生和周先生的意思,斥力子或电子的大量组合也只能类似射影丛和细胞量子化的比喻。所以我们的文章也才拟就了《评庄一龙周天龙斥子电子文本量子细胞》的标题。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