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
3)庄一龙先生也是一位有理性的业余科学家。他的“斥力子论”虽然也想掀起世界风暴,但他的基础、平台,更类似哲学、自然辩证法。庄一龙先生读《21世纪新儒学》后,给笔者来信,他说,儒学的精神是整合,他很赞同;他希望能对斥力子论进行整合。其实,我们读维尔切克的《存在之轻》一书,就想到这个问题,庄一龙先生可以站在维尔切克的那个平台工作。维尔切克那个平台的基础,是反屏蔽和渐进自由;他利用的实验和应用,除量子色动力学,是众所周知的超导现象。维尔切克在《存在之轻》一书“附录B”,提出一个说新又不新的观点:超导现象中电流的“超级”流动的可能性,源自迈斯纳效应。迈斯纳效应即应更为根本,它是超导的真正标志。如果这个观点能成立,也许能把庄一龙的斥力子假说论,罗正大的量子外力斥力论,蒋秀夫的反冲力辐射论,冯天岳的宇宙斥力解释类星体高红移论等,整合进常规科学。
迈斯纳效应是1933年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发现的,磁场不能渗透到超导体内部,而只限于其很薄表层。超导体可以不遵守有关磁场的物理定律,打破了超导体可以让电流毫无阻力地流过的第一特性的地位。因为按迈斯纳效应,如果把一个具有超导性质的物体放在外磁场中,物体必然会由于某种特性将磁场排开,因此物体内没有净磁场,物体只能通过自身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场来确保这种抵消。但磁场产生于电流。因此为了产生使体内磁场抵消为零的磁场,超导体必须能够支持电流无限期地存在下去。超导体存在的这种反屏蔽现象,比庄一龙的斥力子假说论,罗正大的量子外力斥力论,蒋秀夫的反冲力辐射论,冯天岳的宇宙斥力解释类星体高红移论等提出的泛论据,更实在,它可以立马做实验和重复;它不需要辩证法哲学,而且可以对称破缺,即斥力可以和引力不并存。其次,它对常规科学有更大更实的发展前途,例如,维尔切克和李政道等对夸克禁闭的渐进自由和色动反屏蔽解释,都受到迈斯纳效应的启发。
特别是维尔切克说,迈斯纳效应不仅能应用于真实的磁场,而且还可以应用到那些出现量子涨落的地方。超导体抵消涨落磁场方面的虚光子,使得实际光子在超导体内很难生存。要形成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场涨落,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光子表现为非零质量,即光子是重的。把这种简单、基础、平台、应用,推进到以太或比真空空间更小的距离上,就是维尔切克的网格观点,类似电场力和磁场力的电荷源和虚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粒子A影响着它周围的场涨落,后者又影响到另一个粒子B,这就是关于A和B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费曼图的最基本的图像,和能联系前面提到的十大宇宙基本方程的原因。
3、科学类似走象棋。象棋的棋盘设计,棋子在棋盘的开局摆布设计,棋子在棋盘走法规则设计,都只能类似公设,它只是与实际生活中的全息有联系,而不是公理设计。这构成了一个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游戏模型,它有可走千变万化的棋局。由此可见,简单、基础、平台堆垒设计的重要。电视机的遥控板,是一种堆垒模式;电脑的键盘,是一种堆垒模式。遥控板、键盘要尽可能简单,但不要过于简单。为什么把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的矛头,指向教育学家们和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而不指向政治家们,是因为不管什么政治家,或各种时代、国度的领导人,都会要求在自己稳定的情况下,求得好声誉的最大化,他们并不在意考虑培育全民“种子”的好坏问题。这与教育学家们和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是不同的,后者专业是负责培育全民“种子”的工作。如果一个国家培育不出适应时代科学基础进步的好“种子”,就好像是在制造“沙漠”,出书或发表论文,扔十个、八个原子弹在沙漠里,也不会起多大的反应。同理,我们的科学家或业余科学爱好者发表再好再多的论文和著作,我们的教育学家们和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不能根据我们的国情,堆垒设计进到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大中专数理化生教材,也是白搭。因为科学不是科学家或业余科学爱好者个人的事业,这需要整个国家的大多数国民的配合,才有推进的可能。
如果说老一代的科学家或业余科学爱好者,他们学的大中专数理化生教材,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那种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堆垒铸模,还较低的话,那么当代的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堆垒铸模,就应该与时俱进。由于推进某方面的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进步,只是某个科学家或业余科学爱好者;反之,当代不是推进某方面的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科学进步的,是大多数,这些科学家或业余科学爱好者的言论,并不能代表某方面的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科学进步的国际实际情况,使所有教育学家和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陷入一种风口浪尖要能树立得起类似航海路灯的职业,这也是大多数国家不容易做好的。
1)麻辣社区“盐亭论坛”网站本来是个面向各层次大众唯一的专栏,版主说有个愿望:即使科学普及,也希望发到它应该去的地方比较合适一点。他讲,不是说不能发表在这个论坛,但如果打开论坛,满版都有不是大中专数理化生教材已涉及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内容,感觉上也有点不舒服。这不仅是盐亭论坛,就是国家的“科学网”公开论坛也一样。
当然,版主都是人,有自己偏爱的权力。这种偏爱本来自国家的铸造----教育学家们和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推出的大中专数理化生教材,堆垒的那种简单、基础、平台和应用铸模。所以,即使是普及国际公认的与时俱进的当代某方面的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科学进步,如果大多数人不用这种“棋盘,发出来给大家看,如果绝大多数都读不懂,就失去意义了。
也有网友说,此论不妥。经实验确认可以用来编教材的那些当代某方面的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科学进步,而我国未能编进教材,但作为科普内容发表至少可以让我们多认识一些观点,开阔思路。为什么有比我国科学更先进的国家?为什么对外经济上我们要开放,就因一个民族科学进步最核心竞争力的简单、基础、平台、应用,重要的是心灵开放。
版主对此反驳说,我们的教育学家们和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编大中专数理化生教材,任务是编良心、道德和正义。能说新生的学子能不当“阿斗”?所以这里的一切前提是,说一句免责、免骂的话:受众要具有独立的、理性的思考能力;宣扬者要有基本的良心、道德和正义,或至少是“非别有用心的”—— 版主谨指社会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并非是说某个具体在论坛发贴者是“别有用心”的。历史上有很多普及国际公认的与时俱进的当代某方面的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科学进步,如某些科学更先进的国家编进了大中专数理化生教材的那种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铸模,但从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也未必真正是科学的、进步的东西,也许它们的教育学家们和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经过狂热的宣传煸动,最终误导了他们的公众、误导了他们的国家、误导了他们民族。在我国比如“文化大革命”,又比如“神功治百病”、“张悟本的绿豆养生汤” ……版主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观点或者看起显得“异端”的观点可以宣传,但是要注意别过份的宣传,受众在接受宣传时要有自己的选择和鉴别能力。所以100年一换,或50年不变,只是把老“基础”作洗牌和补充些实际应用的大中专数理化生教材,还是好;还能减轻教科书成本,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
微弱的网友回应是:在一个论坛上面,既然应该有下里巴人,那也就更不应该排斥阳春白雪的存在。正是有了我们这等凡人看起来像天书的科学类读物,才让论坛内外的所有人看到了盐亭论坛的多样性,说不定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论坛的档次。至少可以说明,我们盐亭人并不都只是灌水级水平!
2)教育学家们和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是要良心、道德和正义的人,受众大多数如是“阿斗”,需要呵护,当然是应该的。但杨承宗院士说,他有一个“歪理论”:最优材料固然很好,次优材料同样具有使用价值。人才就像花生一样,花生油大家都欢迎,但花生油下面的花生酱也很有价值。即杨承宗院士似乎更为重视“不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他自谦地认为,与约里奥•居里夫人、钱学森等相比,他应该归为“不拔尖人才”一类。在简单、基础、平台、应用的讨论上,着眼的正是“不拔尖人才”。这类简单、基础、平台的公设,是大多数不拔尖人才都能听懂的、可形象捉摸的东西或内容。从学校开始,人人都掌握了,即使后来发生了分歧和不懂的地方,大家还可以退回去,从开始的棋盘的简单、基础、平台公设,重新来推证下棋。但如果先就没这种与时俱进的简单、基础、平台公设堆垒,那么不拔尖人才和拔尖人才用学校也难以培养。笔者有很多亲身体会,网络论坛“不拔尖人才”和“拔尖人才”对仗,区别表现在应用,但根子在教科书的简单、基础、平台公设堆垒上。笔者是不拔尖人才,是靠课外自学增补的简单、基础、平台公设堆垒。笔者看到有些拔尖人才,他们不用课外自学增补,但也能比笔者会领悟。他们很多是一些天才,但这容易间断,容易停止前进,包括华老。而很多“不拔尖人才”一类人,很多时候没有自学条件、环境。如果学校教育,能一开始就增补有这些新的简单、基础、平台的公设堆垒,这类似增补了课外自学的捷径。所以,我们赞成杨承宗院士的观点。在国内国际培育全民“种子”的好坏问题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好“种子”和坏“种子”。“别有用心”的“种子”,当然要反对。但我们讨论的是科学,是科学的生产力。这里局限在实验的检验上,由此确实存在“简单但不要过于简单”的问题。
3)以中科院光电所老科学家周天龙高工为例,他是1965年从四川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物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1965年至1972年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与过我国第一台铯原子钟研究工作。时代的局限,使他和我们在大学读书时,从数理化教科书搭建的简单、基础、平台的公设堆垒,和参加工作应用中遇到的知识,也是如在大学讲的理论力学、统计及热力学、电动力学到量子力学初步等四大力学为止。但周天龙退休后,要搞当代前沿的量子色动力学。周天龙高工是一个很有良心、道德和正义的人,而且要把学习教的100年一换,或50年不变,只是把老“基础”作洗牌和补充些实际应用的大中专数理化生教材,联系运用到底,他提出质子、中子是由919个正电子和918个负电子组成,由此夸克、胶子组成物质的当代前沿的量子色动力学,都成了他攻击的对象,这不是“简单但过于简单”了吗?周天龙高工也提出了若干实验的例子,但都不是他亲自做的。这也没有关系。问题是做出了这些实验的当事人科学家,或他们实验的继承者,也没有一个人公开在中央媒体承认打倒夸克要证明周天龙电子模型的。这也不要紧。
问题是周天龙要做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培养出的“毛光辉现象”类似的人物,而毛光辉同志虽不承认有实验判别标准,只承认有“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理,但发泄后也收敛。周天龙高工不断讨问:夸克到底找到沒有、如果沒有找到,现在流传的6种夸克质量是如何得出來的?如果找到了,漸近自由理论能成立吗?周天龙依据的是我国100年一换,或50年不变,只是把老“基础”作洗牌和补充些实际应用的大中专数理化生的教材。有同志说,2010年我国出版的维尔切克的《存在之轻》一书,就有说明,这类书国家合法出版社已正式数十种。但周天龙说,他抬起头来看人,都是“崇洋媚外”!不同意他观点的同志,都是“在吹捧洋人如何聪明能干,成就非凡.长洋人志气,灭国人威风”!周天龙说:“那些科学家确实聪明,但是很唯心,很多理论都是想入非非,无法验证。有的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如夸克模型,盖尔曼只成功预言了一个新粒子,而且完全与夸克模型无关,不要扯在一起混淆视听”!周天龙说大言敢说.“漸近自由理论,量子色动力学都是错误的;只要同夸克模型相依存的理论肯定是错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无论吹得天花乱醉,得不到实践检验人们是不会相信的。”
四川大学在四川和我国都是很知名的大学,如果培养的一些拔尖人才,都像中科院光电所老科学家周天龙高工这样堆垒,人们还怎再能说什么?
4、不能用好,简单、基础、平台的“棋盘”的现代科学公设堆垒,“下棋”的一个例子,是王金甲先生关于的“岁差”的科学交流或辩论。王金甲口口声声地说:回答关于“岁差”、“地球翻转”问题,谁敢辩论到底?另一方面王金甲先生又设定是:“牛顿的岁差理论,已成历史!王金甲的岁差理论蓬勃而出。牛顿解释岁差的错误,愚弄我们300多年!耽误地震预报数字化研究,我们该觉醒啦!!岁差问题,拳打国内权威,脚踢世界专家”。王金甲大侃“知识匮乏,不懂惯性的笨蛋,才支持地球翻转!地球翻转有证据吗?什么力使地球翻转?什么力使翻转停止??一派胡言!!看起来就没读几天书!!小儿科水平!!什么重要成果?连最基础的知识惯性都不懂!臭味相投!纯属骗人的垃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