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12|回复: 10

[推荐]哥德巴赫猜想:还要“猜”多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哥德巴赫猜想:还要“猜”多久?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李斌 张景勇 邹声文)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曾唤起许多中国人的科学意识,也使这一“猜想”成为当代中国最出名的一道数学题。从顶尖数学家到普通的数学爱好者,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成为成千上万中国人的梦想。
    那么,近年来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有何进展?到什么时候才会有结果?记者就此采访了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许多数学家。
    “近二十年证明没有本质进展”
    “近20年来,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没有本质进展。”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将在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的陈木法说,“它的证明就差最后一步。如果研究取得本质进展,那猜想也就最终获得了解决。”
    据陈木法介绍,在2000年,国际上曾有机构列出了数学领域的7个千年难题,悬赏百万美元求解,但并未将哥德巴赫猜想包括在内。
    “在最近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哥德巴赫猜想还难以获得证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巩馥洲这样分析,现在猜想已成为一个孤立的问题,同其他数学学科的联系不太密切。同时,研究者也缺少有效的思想、方法来最终解决这一著名猜想。“陈景润先生生前已将现有的方法用到了极至。”
    剑桥大学教授、菲尔茨奖得主贝克尔也表示,陈景润在这项工作上取得的进展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求证结果,目前还没有更大的突破。
    “在解决这类数学难题时,可能一二百年内都难有进展,也可能短期内就有重大进展。”在巩馥洲看来,数学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也许可以让人们提前在猜想证明上获得进展。
    猜想求证呼唤全新思路
    为求解“核心数学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专门的国际研究团队。研究院负责人、研究员李福安介绍说:“我们期望在黎曼猜想等领域取得突破。这一研究团队并没有将哥德巴赫猜想作为努力的方向。”
    陈景润,这位距“皇冠上的明珠”最近的数学家在1996年离我们而去。他的成就曾一度唤起人们“冲击”哥德巴赫猜想的“激情”。2000年3月,英国和美国两家出版公司曾悬赏百万美元,征求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解决方案,再次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两年过去了,直到最后的截止日期,也没有人前来领取这笔奖金。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二三十人有能力从事猜想的求证。对于这一著名猜想的最终解决,潘承洞曾撰文指出:现在看不出沿着人们所设想的途径有可能去解决这一猜想。我们必须对有关方法作出重大改进,或提出新的方法,才可能对猜想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王元的判断与此基本相似:“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思路。”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王元和潘承洞都在猜想证明过程中做出过重大贡献。
    “数学研究不只是做难题,我不赞成片面炒作这些难题。在我看来,研究这些数学难题的人不到世界数学家的1%。”陈木法觉得,“数学研究不必非得去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们要多做些原创性的研究,注重整体研究力量的提高。”
    “民间数学家” 距离“明珠”有多远?
    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前夕,一些“民间数学家”纷纷来到北京,声称自己“已完全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引起社会的关注。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不断有人拿着猜想的“最终证明结果”轮流拜访多位数学家,也不时传出“农民成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拖拉机手摘得‘皇冠上的明珠’”等“爆炸性新闻”。
    “随着大会的临近,数学研究院收到的关于猜想研究成果的稿件也越来越多。”中科院研究员李福安说,“20多年有成千上万的业余爱好者,我就收到了200多封信。他们的选题主要集中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由于猜想表述非常简洁,大多数的人都能懂,所以很多人都想来破解这个难题。”
    “民间人士热爱科学的热情应该保护,但我们不提倡民间人士去攻世界数学难题。他们可以用这种热情去做更合适的事情。”李福安说,“从来稿中可以看出,不少作者既缺乏基本的数学素养,又不去阅读别人的数学论文,结果都是错的。”
    “国外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在柏林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就有人在会场张贴论文,宣称自己证明了(1+1)。”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吴文俊说:“一些业余爱好者会一点儿数学,有一点儿算术基础,就去求证(1+1),并把所谓的证明论文寄给我。其实像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难题,应该让‘专门家’去搞,不应该成为一场‘群众运动’。”
    为此,许多数学家对数学爱好者提出忠告:“如果真想在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上做出成绩,最好先系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以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发表于 2008-10-3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哥德巴赫猜想:还要“猜”多久?

jingl 网友,你很关心这类问题,为何不见你对这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哥德巴赫猜想:还要“猜”多久?

下面引用由刘合亮2008/10/30 05:44pm 发表的内容:
jingl 网友,你很关心这类问题,为何不见你对这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
刘合亮 网友:我本人也是"哥猜"迷。现在还不是对这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的时候(除了伪民科李金国,因为他是人人皆知的小丑)。
发表于 2008-10-3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哥德巴赫猜想:还要“猜”多久?

  jingl先生对这个问题很热心,但未找到正确的方向。   

发表于 2008-10-3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哥德巴赫猜想:还要“猜”多久?

  看来jxh先生胸有成竹,不妨全都端出来,一吐为快。
发表于 2018-8-21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8-8-2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德巴赫猜想:还要“猜”多久?》现在又被翻出来忽悠国人,实在是掩耳盗铃的抹杀中国“民科”(中国民间学者)已有成就的又一次重拳出击,它定能获得全球“主流”数学家们的喝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早在九年前的6月20日,中国民间学者周明祥,就因为攻克了“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被评选为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当天的人民日报,北京晚
报,光明日报均作了报导。只是他不是以两院院士的身份入选择,后来就烟消云散了。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从2014年起,周明祥本人发表在科学网——数学科学论坛,
数学中国论坛,歌德巴赫猜想吧的网文全都被屏蔽了,从2018起,他用尽了力所能及的方法,再也不能登陆他最心爱的新华网和人民网的相关论坛。
    如此,我也跟着大声呼喊哥德巴赫猜想:还要“猜”多久?
发表于 2018-8-2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见:

汉斯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理论数学》中的《倍数含量筛法与恒等式的妙用》,免费下载。并且同时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
发表于 2018-8-2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18-8-21 13:23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见:

汉斯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理论数学》中的《倍数含量筛法与恒等式的妙用》,免费 ...


求助:

算式:100490/2*3/7*5/18*4/2*6/4*8/6*10/8*12/10*14/12*15/13*16/14*18/16*
20/18*21/19*22/20*24/22*25/23*26/24*27/25*28/26*30/28*32/30*33/31.......*312/310=?
发表于 2018-8-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3 06:36 , Processed in 0.0956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