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48|回复: 16

摘自科学网:王晓明破坏了张益唐论文的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坛管理员声明:本帖不是事实,读者请明辨; 贴主再这样说将可能被禁言!



从张益唐论文不能发表评数学批判家王晓明的批判艺术


开场白:

张益唐的论文因为王晓明的搅局,至今没有发表,这是因为王晓明在2014年3月20日写信给美国【数学年刊】编辑部,阻止了原计划在5月出版的179-3期杂志,不能按照正常时间出版。如今已经8月中旬,以后是否能够发表暂且不说,仅仅一个无名之辈就让大名鼎鼎的【数学年刊】改变计划,足以证明王晓明出手不凡。王晓明是怎么样的批评,能够让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杂志接受批评呢?
也有人说张益唐是遭到嫉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张益唐文章没有致命错误,什么妖风可以摧毁呢?
如果王晓明是一个平庸之人,他的意见都是无稽之谈,没有思想的利器,他给【数学年刊】的信件只会成为笑柄。这是因为在所有学科中,数学的证明最严格,可以做到没有任何歧义,可以做到让全世界数学家都可以接受的严密程度。
是什么原因让王晓明去挑战全世界最权威的数学家已经认可的理论?王晓明难道就是一个数学无赖存心与科学界捣蛋吗?这样做王晓明可以得到什么呢?
一定是这个命题的魅力,永不凋谢的青春产生神秘的诱惑,在她的入口处,正向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张益唐没有通过凯旋门,而是走到了地狱。

                               第一刀:
  王晓明杀入张益唐的第一刀是什么?
数学批判一般有三个批判点,第一是论(命)题批判,第二的论据批判,第三是论证方法批判。

对张益唐结论的杀伤力无疑最强烈,这是因为,否定了结论就彻底否定了整个工作。
张益唐公式:



一开始就让人感觉丑陋,不等式左边表明一种性质,下确界是针对一组数据,极限针对函数和序列,而右边70000000是说左边的素数对,好了,破绽就在这里。小于70000000的素数对是一个“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反映的是集合体,集合体有什么不对吗?
   概念的种类:
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a,单独概念反映独一无二的概念,例如,上海,孙中山,,,。它们反映的概念都是独一无二的。
b,普遍概念,普遍概念反映的是一个对象以上的概念,反映的是一个“类”,例如:工人,无论“石油工人”,“钢铁工人”,还是“中国工人”,“德国工人”,它们必然地具有“工人”的基本属性。
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a,集合概念反映的是集合体,例如“中国工人阶级”,集合体的每一个个体不是必然具备集合体的基本属性,例如某一个“中国工人”,不是必然具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基本属性。
b,非集合概念(省略)。

大家明白了吗?张益唐如果要说不超过70000000的素数对具有无穷性质,必须对所有小于70000000的素数对逐一证明,就是要使用完全归纳法:
1)相差2的素数对(这是一个类)无穷。
2)相差4的素数对(类)无穷。
3)相差6的素数对(类)无穷。
.......
35000000)相差7000000的素数对(类)无穷。
张益唐没有确定相差不超过70000000的素数对都是无穷的。张益唐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第二刀
什么是判断?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形式。
判断的基本性质:
1,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
2,判断有真假。
张益唐没有确定任何一个类是无穷或者有限,张益唐什么也没有说。就是说,张益唐的证明违背了一个判断的基本要求,暂且不说对与错。就连一个明确的判断都没有。
数学证明就是要求对数学对象给予一个明确的判断。
                                  第三刀
     就算张益唐想说:“相差不超过70000000的素数对至少有一对是无穷的”。这个也没有做到一个定理的要求啊?张益唐是说“有些A是B”,这是一种“特称判断”这样的说法不能作为数学定理,因为数学定理要求明确的“全称判断”,就是“一切都A是B”。特称判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没有问题,甚至在其它学科也没有问题,例如物理学。唯独在数学证明中特称判断无效。
                                   第四刀
   一个定理陈述一个给定类的所有数学元素不变的关系,适用于无限大的类,在任何时候都无区别成立。张益唐公式左边的变量部分输入一个值,得出结果是需要区别的,就不是定理了,这些结果,人们无法知道,张益唐自己也无法知道:“无穷还是有限”。或者说右边70000000以内的任何一个值对应左边是什么?是无法知道的。
                                  第五刀
特称判断为什么不能作为定理?因为特称判断暗含“假定存在”的非逻辑前提,数学证明是严禁使用非逻辑前提,在逻辑学也不允许引入非逻辑前提。这是我们数学中常常发现一个显然的事实却不能成为定理的困难。如果可以引入非逻辑前提,那么数学难题就不会有这么多了。
                             小节
浪漫情怀不能代替严肃的证明,迷信和伪科学让人们不动脑筋就可以欢欣鼓舞,迷信迎合人们懒得思考的需求。而科学是在逐一消除错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张益唐的错误工作被否定,私人感情当然受到伤害,但是这种否证公认为科学的核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晓明损害了陈景润的声誉:

从否定陈景润工作看王晓明批判艺术和超越常人的胆识勇气


哲人王晓明,是一位站在数论时代前列的,站在数论历史高度的伟人。是数论科学的战略家和思想家,他的工作,是整个数论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的数论思想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思想的深邃性,就在于他的天才思想能够洞察较深刻的数论本质和较长的认识道路,伟大的思想家在一些细节的判断上,也会犯错误,但是,对本质问题的认识,却能够突破常人一般不易突破的界限,阅读王晓明的数论文章,回顾王晓明对各种数论问题的解答,尽管一些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是,他对数论的一些原则看法和数论问题解决的未来道路,仍然会给我们以极大启示和真理的力量。
王晓明先生通过否定陈景润工作作为突破口,实际推翻了哥德巴赫猜想历史上全部错误工作,包括1919年挪威数学家Brun用他的筛法证明9+9;1937年苏联数学家I.M.Vinogradov用圆法证明三素数定理,1938年Bchstab证明的5+5,1956年王元证明的3+4,.....,。
 一, 否定陈景润结论是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与邵品宗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第11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写道:陈景润定理的“1+2”结果,通俗地讲是指:对于任何一个大偶数N,那么总可以找到奇素数P',P",或者P1,P2,P3,使得下列两式至少一式成立:“
N=P'+P"(A)
N=P1+P2*P3(B)
  当然并不排除(A)(B)同时成立的情形,例如62=43+19,62=7+5X11。
”众所周知,哥德巴赫猜想是指对于大于4的偶数(A)式成立,1+2是指对于大于10的偶数(B)式成立,两者是不同的两个命题,陈景润把两个毫不相关的命题混为一谈,并在申报奖项时偷换了概念(命题),陈景润也没有证明1+2,因为1+2比1+1难得多。
  注意:在逻辑上,一个理证如果是正确的,就不允许有反面的困难,凡是差异的事物,都是可以区别的,可以分离的,也就是说,证明一个观点,是不允许“渗透”的,两个物体组合成为一个物体,只能理解一个物体被消灭了,一个被保存了。“1+2”就是1+2,不能说1+2包含了1+1.
(王晓明直接从陈景润自己的错误陈述中刺人,陈景润就完全解除了武装,狡辩都没有办法,根据论证规则,论题必须清晰,必须保持同一,陈景润把1+1融入他自己设定的1+2中,实际上陈景润的1+2是一个模糊概念了,明显偷换论题)

二, 陈景润推理形式错误

  陈采用的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肯定式”:
或者A,或者B,A,所以或者A或B,或A与B同时成立。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形式,模棱两可,牵强附会,言之无物,什么也没有肯定,正如算命先生那样“:李大嫂分娩,或者生男孩,或者生女孩,或者同时生男又生女(多胎)”。无论如何都是对的,这种判断在认识论上称为不可证伪,而可证伪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正确形式。否定肯定式:或者A,或者B,非A,所以B。相容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1,否认一部分选言肢,就必须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2,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却不能否定另一部份选言肢。可见陈景润思维混乱,明显缺乏基本的逻辑训练。
(相容选言推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什么没有判断,不要说是定理,就连一个判断都不是了,陈景润整个思想就像外星人,不再使用地球人的模式)


三,使用错误概念

  陈在论文中大量使用“充分大”和“殆素数”这两个含糊不清的概念。而科学概念的特征就是:精确性,专一性,稳定性,系统性,可检验性。而“充分大”,陈指10的50万次方,这是不可检验的数。殆素数是说很像素数,小孩子的游戏。
(一些模糊概念在其他学科使用无妨,但是在思想证明中不能使用陈景润使用错误概念被王晓明抓个正着,使得整个工作一钱不值,数学可以使用无穷,但是,定理中的无穷必须是清晰的,充分大比无穷还小,确实要得到检验。数学也在不断抛弃错误概念,与时俱进)

  四, 结论不能算定理
  陈的结论采用的是特称(某些,一些),即某些N是(A),某些N是(B),就不能算定理,因为所有严格的科学的定理,定律都是以全称(所有,一切,全部,每个)命题形式表现出来,一个全称命题陈述一个给定类的所有元素之间的一种不变关系,适用于一种无穷大的类,它在任何时候都无区别的成立。而陈景润的结论,连概念都算不上。
(数学定理要求使用全称判断,使用特称判断表明陈景润数学水平只有小学的程度)


五,工作违背认识规律
  在没有找到素数普遍公式之前,哥氏猜想是无法解决的,正如化圆为方取决于圆周率的超越性是否搞清,事物质的规定性决定量的规定性。(一个没有哲学思维的数学家,只能被狭窄的专业牵着鼻子走,陈景润只是一个数学工匠,一个只能做简单操作的数学机器人)。
六,质疑”说明了什么?
  当我们看到这里时,不难产生以下看法:
  1、“找到”是什么含义?找到与证明是一回事吗?找到相当于看到,难道说:在几何证明中,我们找到或看到两个角相等,能够说明我们证明了两个角相等吗?
  2、这里所说的“至少一式成立”和“不排除(A)(B)同时成立”。如果,(A)(B)同时成立,因为,他们是用筛法取得的,再筛出(B),不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吗?(A)(B)至少一式成立,说明了存在其中一式不成立或不存在的现象,表明有一式不成立。那么,是哪一式不成立呢?如果,(B)式不成立,就表明1+2不成立;如果(A)式不成立,就表明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事实上,不管哪一个不成立,陈景润的结论都是不能够成立,因为:
  科学定理是不允许有反例的
  质疑是科学的灵魂。
上面六条,可以说字字杀机,刀刀见血,这样的批判,在全世界数学界也找不到。马克思说过,过去的数学家只是说明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在以后的论述中介绍王晓明是怎么样改变数论的。
发表于 2014-8-2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确实 发表于 2014-8-25 19:34
王晓明损害了陈景润的声誉:

从否定陈景润工作看王晓明批判艺术和超越常人的胆识勇气

伪民科王晓明(马甲:wxmspt,呆呆笨笨,确实确实,数学院士的导师,希尔伯特大师,科学理想高于天,有意义愿意愿意,等等)整天在各类论坛上造谣攻击张益唐陈景润等人,并虚称破解哥猜孪猜等难题。这是他设计的阴谋(先捞点名气,后骗取金钱)。不过,其阴谋已破败,其本人臭名昭著。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益唐在2014年数学家大会45分钟报告心不在焉惊慌失措

本帖最后由 确实确实 于 2014-8-28 07:59 编辑

其他数学家都是事先把文章打印好,通过电脑上传到大屏幕上


张益唐是随意写着的大屏幕上,并且字迹潦草,随意涂改,显然没有准备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益唐一年变化太大--以此断定张益唐论文出现严重错误

本帖最后由 确实确实 于 2014-8-28 08:02 编辑

2013年8月张益唐满面春风,脸侠饱满。

2014年8月张益唐愁眉苦脸,脸侠塌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益唐目前处境好比建筑商。

一个建筑商在一个大城市盖了一幢大楼,房子盖好了,第三方验收机构正准备发放验收证明,房主为这幢雄伟建筑充满自豪,这个城市在为没有验收的大楼发放了奖励,国家和国际建筑组织也为这个建筑颁发了建筑奖,大楼成为地标建筑。许许多多的租户已经预定了这个大楼的房间。
正在这个时候,一位建筑材料的商人说大楼的地基全部都是劣质品,水泥,钢筋,,都是劣质的,就连混凝土的沙子也是海沙,一些需要钢筋的地方居然没有钢筋。如果发生5级以上地震,还会倒塌。
第三方验收机构还会发放合格证明吗?美国【数学年刊】就是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
材料供应商在网站发布了建筑材料的全部信息。
预定的用户纷纷要求退钱。因为租用这个大楼,不会有人来。
验收机构认为自己被欺骗了,房主认为自己被建筑商欺骗了。
但是,颁发奖励的机构不认为有什么错误,奖励有效。因为这个大楼太漂亮了,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地标建筑。
废品收购商人准备拆墙了。
发表于 2014-9-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孪生素数的终极唯一的不可能有人超越的结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4-9-2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伪民科王晓明(马甲:wxmspt,确实确实,数学院士的导师,科学理想高于天,呆呆苯苯洒洒,等等)整天在网上造谣攻击张益唐陈景润等人,这是他设计的阴谋。不过,其阴谋已破败,其本人臭名昭著。数学家赵克文最近再次把伪民科王晓明揭穿,见<数学快讯>今年8月号。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学报】前主编李丙仁说:
科学知识是一种集体产品,它不是个体研究者的贡献集聚,为了要被杂志编辑和审稿人接受,首先必须达到最基本的可信性标准,还要通过持怀疑态度的研究共同体施加各种检验。
为了防止欺诈,审核人代表科学共同体试图挑出逻辑中的漏洞,并且被尖锐地质疑。
数学的真正力量在于它的生成语法的严密性,重大的想象常常来着地位低下的人,一般的科学知识是经过训练的常识,常识与重大的科学突破的征兆相去甚远。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益唐论文与孪生素数猜想没有任何关系,并且论文错误百出,在至今没有发表的情况下,获得四个国际国内大奖,最根本是因为张益唐反共,所以得到美国,台湾,瑞典,等机构的奖赏。得到英国自然杂志的吹捧。
如果张益唐亲共,那是不可能得到奖赏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6 21:13 , Processed in 0.1096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