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04|回复: 3

杨乐院士:青年人要有志做大做好学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乐院士:青年人要有志做大做好学问

作者:陆琦 郭爽

来源:中国科学报


科研要从成果和方法的创新性来评价,不要拘泥于发表论文,不要游走于研究表层。科研的

灵魂在于质,不在于量。”近日,中科院院士杨乐在京作了题为《科学 研究和学术道德》

的报告。他希望青年一代端正思想,以做大、做好学问为目标,抓住一切机会勤于动手,争

取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杨乐以自身为例,讲述了当年将两个重要领域的基本概念联系起来时所作的工作。他还借用

当年的例子告诉青年学子,科研工作不能只着眼于结果,还应从方法上进 行创新与突破。

同时,在研究基点和原始思想上进行创新,不断探索。“不能只是临摹描红,不能把形式作

为衡量科研的标准;要在原始思想上进行科研创新,要不 断思考,反复钻研,才能做出让

人满意的结果。”


在杨乐看来,当前整个世界的学术事业较几十年前有了极大发展,如果希望有所建树,必然

需要大量积累。“现在要想有所创新,需要厚实的基础,在基本功扎实的情况下去创新,才

能取得不错的科研成果。”


杨乐告诉在场学生,本科阶段不太可能接触到所学领域的前沿科学,如果有志于做科研,一

定要到研究生阶段深造。


“博士毕业并不是科研生涯的结束,而恰恰是科研的开始。”杨乐表示,拿到博士学位后的

七八年是科研生涯最重要的阶段,千万不能作出一点成绩就心满意足,应当不断钻研,戒骄

戒躁。同时,不能只为了毕业和学位,而是要有更高的追求。


杨乐强调,做科研不能心存侥幸,不能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要对所学专业有浓厚的兴趣,

对科研有执著的追求。此外,从事科学研究要有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贵在坚持的

精神。“做科研不会一无所获,只要认真对待研究工作,就一定能作出成果。”


不过,当前“一切向钱看”的风气也在影响着学术界,导致学术风气浮躁。这不单单是年轻

人的问题,老一辈科学家也应重视此类问题。杨乐坦言:“我们应该对此负责。”


他认为,读重要的文献和最新的文献,是做好科研的途径,也是撰写论文的步骤。要杜绝抄

袭、作弊等不正之风,避免科研教育受到侵蚀,要坚信创新才是科研的核心。


很多人渴望通过努力读书提高生活质量,杨乐认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有志青年

应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有做大、做好学问的志气,不单单要在国内做到一流,还要能

和国际领先学者比肩”。
发表于 2014-11-1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oguicheng 于 2015-5-22 20:46 编辑

我在1980年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后,我投稿中国所有数学杂志,(省部级的)但是没有一个杂志出版,那时我28岁,刚从大学毕业,是一个年轻人。那时的文章现在又来投稿数学杂志,但还是不能出版,投稿的费马大定理的论文退稿后,只好发表在数学中国的网站上。我可以自豪的说,正确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第一人就是我,不管怀尔斯的论文正不正确,我的论文当他先两年出版。如果现在想出版,用钱还是可以在一般的数学杂志上发表的。
发表于 2015-4-26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4 04:12 , Processed in 0.0966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