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21|回复: 51

我是如何解决哥德巴赫问题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PB先生 于 2016-1-24 18:21 编辑

我是如何解决哥德巴赫问题的

(微信普及版)

    2015年1月,我在《数学学习与研究》上发表了“用平均个数法解决Goldbach”一文,简称《用》文,在网上可以搜到;在《用》文发表的一周年之际,我再简单的说明一下我是如何解决哥德巴赫问题的。
    哥德巴赫问题的核心是:每一个大于 6 的偶数都是二个奇素数之和?
    例如:6=3+3;8=5+3=3+5;10=7+3=5+5=3=7;……
    显然哥德巴赫问题的核心是关于偶数的。
    因为  偶数=奇数+奇数;而全体“奇数+奇数”可以构成1+1奇数三角如图 1所示:
1+1
3+1   1+3
5+1   3+3   1+5
7+1   5+3   3+5   1+7
…    …    …    …    …
图 1    1+1奇数三角
    所以哥德巴赫问题的核心是关于1+1奇数三角的。
        为了方便,我定义了1+1奇数三角;还定义了(1+1) =(奇素数 + 奇素数);
        例如  3+3=(1+1),5+3=(1+1),7+5=(1+1);1+1≠(1+1),1+7≠(1+1),9+3≠(1+1)。
      观察图 1,我们可以直接看到:行数越大,其中的“奇数+奇数”就越多;也可以看到:行数越大,也即偶数越大,其表为 (1+1) 的个数也越多;
        例如
0 066=0 061+5=0 059+7=0 053+13=……;共有012个(1+1)
0 666=0 661+5=0 659+7=0 653+13=……;共有062个(1+1)
6 666=6 661+5=6 659+7=6 653+13=……;共有330个(1+1)

             在《用》文中,我引用了著名的素数定理π(x) ~ x/ln x;我给出的定理和证明如下:
        定理   每一个大于 6 的偶数都肯定是二个奇素数之和。
        证明   我的证明使用了偶数2n表为 (1+1) 的平均个数公式:
A (2n) = [π(2n)×π(2n)÷(2n) ]                                                                  ⑴
   
         ⑴中π(2n)是小于2n的素数的个数;
        ⑴中π(2n)×π(2n)÷2是1+1奇数三角的第1至第n行中 (1+1) 的总个数;例如2个素数3与7,可以组成2×2个 (1+1),它们是:3+3,7+3,3+7,7+7;而其方阵的一半即三角则约有2个(1+1);当n值很大时,可以忽略偶素数2和偶数2,4,且误差极小。
        ⑴中n是1+1奇数三角的行数,且n→∞。
        因为当n=3, 4, 5时,A (6)=1,A (8)=2,A (10)=1,……;
        因为当n→∞时,将素数定理π(x) ~ x/ln x代入 (1) 式,其极限为无穷大,
lim A (2n) =lim [π(2n)×π(2n)÷(2n) ]=∞.

            所以定理成立。
       证毕
           这个证明与《用》文大同小异。这个证明也说明:对于全体偶数而言,偶数越大,其表为 (1+1) 的个数也越多,这就是哥德巴赫问题的大道理,大趋势。在连续或非连续的偶数中是有反例,即偶数变大,而它们表为 (1+1) 的个数却变少了;但是这只是局部变化,只是因为奇素数总是出现在3的倍数之间的结果;这不影响大道理的成立。
      我的《用》文只用了一页纸,一千多字,以及1+1奇数三角和素数定理,就轻松的解决了哥德巴赫问题。
据我所知:从1+1奇数三角可以推出1×1奇数三角,1⊥1奇线三角,抛物线方程,抛物旋转面方程,圆方程,圆锥面方程,aob群;因此可以推出一系列与哥德巴赫问题等价的命题;它们都不同于前人提出的弱命题1+c,  a+b。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断断续续的努力中,我制作过长达百米的APB计算尺(用卷尺制作),制作过1×1数字模型,获得过“哥德巴赫扑克”外观设计专利,用LATEX绘制过1⊥1奇线三角,1×1折线图,1+2折线图,APB个数折线图;提出过APB恒等式:发现了大多数偶数都满足的APB不等式:提出过哥德巴赫问题的强命题:
     每一个大于   2n×3  的偶数都是  2n 个奇素数之和?
     每一个大于 (2n+1)×3的奇数都是2n+1个奇素数之和?
     从著名的孪生素数问题推出过:
     孪生(素数+素数)问题、三生(素数+素数)问题、四生(素数+素数)问题、六生(素数+素数)问题、……、四生(素数×素数)问题、六生(素数×素数)问题。
     希望我的上述劳动能够有益于人类社会。

作者手机号+微信号13240068041;QQ号1809888366。




发表于 2016-1-25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大于   2n×3  的偶数都是  2n 个奇素数之和?
   
2×5×3,2×5=10。下列有几对
7+23,13+17,19+11;11+19,17+13,23+7
共有几个奇素数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cwl 发表于 2016-1-25 02:06
每一个大于   2n×3  的偶数都是  2n 个奇素数之和?
   
2×5×3,2×5=10。下列有几对


每一个大于 10×3  的偶数都是 10 个奇素数之和?

l例如: 32>30,32=3+3+3+3+3+3+3+3+3+5.


发表于 2016-1-2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大于   2n×3  的偶数都是  2n 个奇素数之和?这样就没实质的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cwl 发表于 2016-1-25 20:06
每一个大于   2n×3  的偶数都是  2n 个奇素数之和?这样就没实质的意义


有意义。涉及高维数学系统,高阶无限群。

请你给出没实质的意义的道理。
发表于 2016-1-25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认为对某一方面的证明最好专攻一点,如果用现象的概括论述就不是好的证明。a+b的问题人家已经证明不少了,你还把他称为强命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cwl 发表于 2016-1-25 23:46
就我认为对某一方面的证明最好专攻一点,如果用现象的概括论述就不是好的证明。a+b的问题人家已经证明不少 ...


我之所以称自己的那两个命题为强命题,是因为它们比哥德巴赫问题更复杂,更高难!根本与弱命题 a+b 无关。

弱命题 a+b 是说:充分大偶数都是(a个奇素数之积)+(b个奇素数之积)。充分大偶数是指大于3^3^15的偶数。

举一个非充分大的偶数都是(3个奇素数之积)+(4个奇素数之积)的例子,即 3+4 的例子:

1386=231+1155=3*7*11+3*5*7*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30多年前,我就提出1×1整数三角,其第n行第r个元素为(2n-r)r,改写了哥德巴赫问题,给出了等价命题1×1;致信陈景润,没有回音。

我的《用平均个数法解决Goldbach》原名是《一句话解决哥德巴赫问题》,约20年前,我就是这样解决哥德巴赫问题的;曾在《河北经贸大学论坛》《数学中国论坛》……等发表过。

我《用平均个数法解决Goldbach》可概括为一句话:一乘一除求极限;相对于1+1奇数四角,则叙述会更简洁。


发表于 2016-1-3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是大道理”,仍是猜想型结论!与凡大于等于6的偶数,是两个素数和(1+1的原命题),以及我的“凡大于等于14的偶数,其素数对大于等于2”是一回事!唯有0+0=1才是证明哥猜的结论!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生888 发表于 2016-1-30 15:44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是大道理”,仍是猜想型结论!与凡大于等于6的偶数,是两个素数和(1+1的原命题),以及 ...


算术常识是:0+0=0;你却说:“唯有0+0=1才是证明哥猜的结论!”我不懂你这是啥意思。难道0+0+0+0=2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1 13:36 , Processed in 0.0800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