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7|回复: 0

致习主席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敬爱的习主席:您好!
见信您一定会觉得唐突吧!
您日理万机,给您添此麻烦,我真觉得不好意思,但我确实找不出更好的办法。请您谅解!
此信不为别事,想给您谈谈我——一个老党员的中国梦!
    我叫赵志刚,男,汉族,高中文化,60周岁,中共党员,病退军人,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抚乡人。
我虽然不是一个正式教师,但自从1980年元月开始至今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且1998年至2004年连年被乡政府命名为优秀教师。我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先后自学了中师数学教材,大学的《初等数论》、《近史代数》,及华罗庚著的《堆垒素数论》等。我虽然不是一个专业数论研究人员,但我2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不断地进行数论研究工作。
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哥德巴赫猜想“1+1”及陈氏定理“1+2”问题的内容,从此开始了这长达20年的研究。
我先发现偶数表示“1+2”问题的命题:“(10除外)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陈氏定理:“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质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只是此命题的一部分。
接着,我发现了哥猜的一些推论。哥氏的第二个猜想:“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质数之和”只是“1+1”问题的第一个推论“任何不小于6的自然数都是三个质数之和”中的一部分。
我还发现奇数表示“1+2”问题的命题:“任何不小于7的奇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从而得知:自然数表示“1+2”问题的命题:“(10除外)任何不小于6的自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
我认为:“1+1”与“1+2”是两个不同的数论问题。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只有先解决质数与合数的问题;要解决质数与合数的问题,只有先解决偶数与奇数的问题;要解决偶数与奇数的问题,还需先解决自然数的问题。
我先写了《断环开链问题中的数学》、《用算术法解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等论文。
接着写了《自然数之谜》的论文,发现了自然数无限多分类方法,自然数公理,证明了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定理及推论,破解了自然数之谜。
《偶数之谜》的论文,发现了偶数无限多的分类方法,偶数公理;证明了连续偶数的性质定理及推论,破解了偶数之谜。
《奇数之谜》的论文,发现了奇数无限多的分类方法,奇数公理;证明了连续奇数的性质定理及推论,破解了奇数之谜。
《质数之谜》的论文,发现了质数无限多的分类方法,质数公理,质数的倍数公理,证明了孪生质数的性质定理,破解了质数之谜。
1+1之谜》的论文,应用,自然数、偶数、质数等知识从理论上证明:“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及一些推论,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之谜。
《合数之谜》的论文,发现合数不同的分类方法,破解了可以分解成两个质数乘积的偶合数A,奇合数A之谜。
1+2之谜》的论文,应用质数、合数等知识,从理论上证明:“(10除外)任何不小于6的自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破解了“1+2”之谜。
《勾股数之谜》的论文,发现并证明:“(4除外)任何不小于3的自然数,都可以为勾,至少可以组成一组勾股数”,破解了勾股数之谜。
《角谷猜想(3x+1)之谜》的论文,从理论上证明:“任何大于0的自然数,按照偶数除以2;奇数先乘3,再加1的规则,算下去结果一定是1,继续算下去就会进入“421”的循环中”,破解了3x+1之谜。……
我的研究实践证明:只有破解了自然数之谜,才能破解偶数与奇数之谜;只有破解了偶数与奇数之谜,才能破解质数与合数之谜;只有破解了质数与合数之谜,才能破解“1+1”与“1+2”之谜。只有破解自然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之谜,才能破解勾股数之谜,3x+1之谜。……
这就是我研究数论的成功之路。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本来无望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二十年的数论研究是我不断学习,实践,认识;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得到了一些灵感,产生了一些奇思妙想,完成了以上论文的写作。这再次证明了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的道理。
2008年,我也曾向《数学学报》编辑部投稿,得到的回复是: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而被退稿。这更增加了我不断学习,探索的动力。
我也知道,当今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已经停止了对哥猜等问题的研究。关键是这些问题的题设与结论都是无限的、动态的问题。
我还知道:我国民间有很多哥猜的业余研究者,也都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我发现自然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里确实有很多前人还未知的规律性的问题(之谜),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知识链!使我完成了“1+1”,“1+2”,“勾股数”,“3x+1”等问题的论证。
我虽然不能保证以上论文里的每一个字、词、句都恰到好处,但我敢保证,论文里的那些公理、定理、推论等都是正确无误的。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曾猜想:“21世纪的数学是中国人的数学
我愿为实现这一猜想去努力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鼓舞下,我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以上论文合编为《新数论》一书,20多万字。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可以邀请我国著名的数论专家,召开一次全国性的数论研讨会,对我以上的论文进行鉴定,由我回答专家们的提问,共同努力使《新数论》一书更加完善,争取早日出版发行,以推动数论研究的进展。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班门弄斧吧!我想:如果没有班门弄斧的徒弟,怎么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起之秀呢?!
我要以《新数论》一书郑重申请2016年我国自然科学奖。并以此申请2018年度菲尔兹数学奖!
我个人的成败、荣辱事小,数论研究的进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事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期待您带来的这阵东风!
敬请您给予多多关注!
这就是我——一个老党员的中国梦!
以上是我二十年研究的真实写照,决没有半点不实之处,本人愿以党性担保,并愿负法律责任。
因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思念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一齐涌上心头的千言万语化为这美好的祝愿:
祝您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愿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在您英明的领导下,国强、民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致!
敬礼!
                                    赵 志 刚
                                    2016年7月15日
联系方式:电子信箱:zhaojunjie86377@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8 18:41 , Processed in 0.0846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