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2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再请luyuanhong和elimqiu两位老师对我的证明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门外汉在 2010/10/21 06:53pm 第 3 次编辑]
陆教授所介绍的两种静止的定义,第一个用数学表达式为:
S1=t1--t2,t2>t1,在此时间内,有V2=V1,为静止.
S2=t1--t2,t2=t1,在此时间内,有V2=V1,仍然为静止
(上面,V1是指物体在t1所在的位置,V2是指物体在t2所在的位置)
第二个静止的定义,用数学表达式为:
S3=t1——t2,t2=t1,在此时间内,有V2=V1,不是静止。(这个定义也就是我在证明中所运用到的第二个非静止的定义)
第一个静止定义中的S1没有任何争议,所以有争议的便是第一个静止定义中的S2和第二个定义中的S3。
我在我的证明中,第二个定义S3既没有定义为静止,也没有定义为运动,而是定义为“非静止”。至于为何要定义为“非静止”而不是定义为“运动”,是有原因的。因为根据我所做出来的解释,第一,物体在S3时间里不能处于静止的状态,第二,若说物体在一个长度为0的时间里运动了0段距离,没有意义。
如果将时间割裂开来看,我的定义S3是不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将时间割裂开,将时间看做是连续流畅的,则S2这个定义又是不正确的了。(对于这一点,我在我的证明中有解释,但由于没有过于深入的解释,可能有些人不理解)
而技术员就是始终没有理解S2和S3之间的细微差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