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303|回复: 80

哥猜,全新的思路,独特的视角,初级证明方式,谁能找出漏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usybee 于 2016-12-29 15:53 编辑

哥德巴赫猜想

2016年12月28日于浙江温州


第一节 猜想由来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第二节 研究历史

华罗庚是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验证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
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例如王元、潘承洞和陈景润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1956年,王元证明了“3+4”;同年,原苏联数学家阿•维诺格拉朵夫证明了“3+3”;1957年,王元又证明了“2+3”;潘承洞于1962年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巴尔巴恩与王元又都证明了“1+4”;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

第三节 等差数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和4的下面都是2的倍数,3和6的下面都是3的倍数,去掉2和3的倍数,剩余的数为6n-1和6n+1。将5这一列设为负数,那么以1为中心形成等差数列的坐标,两边趋于无穷。
……-47、-41、-35、-29、-23、-17、-11、-5、1、7、13、19、25、31、37、43、49……

第四节 合数的波动性

以(-5)为例,向两边每移动5步,便落在5的合数上。同理(7)向两边每移动7步便落在7的合数上,任何数都满足。
证明:
(6a-1)+6*n*(6a-1)=(6a-1)*(6n+1)
(6a-1)-6*n*(6a-1)=-(6a-1)*(6n-1)
下图:中心轴为1,间距为6,中心轴向左分别为(-5)、(-11)、(-17)……向右分别为(7)、(13)、(19)……每一个素数进行波形筛选,被经过的合数的因数都包含这个素数。


第五节 偶数的分类

(6n-1)+5,(6n-1)+7,(6n+1)+7构成大于等于10的连续偶数。
当n=1时,分别为10、12、14。
当n=2时,分别为16、18、20。
……
偶数(6n-1)+5为坐标左边两数相加,偶数(6n-1)+7为坐标左右各一个数相加,偶数(6n+1)+7为坐标右边两数相加。

第六节 数字乘积规则

坐标上的任意数字相乘满足正正得正、负负得正、正负得负原则。比如(-5)*7=(-35)。
证明:
(6a+1)*(6b+1)=6(6ab+a+b)+1
(6a-1)*(6b-1)=6(6ab-a-b)+1
(6a+1)*(6b-1)=6(6ab-a+b)-1

第七节 偶数素数对说明

设偶数为52,52属于(6n-1)+5。坐标上的数构成偶数52的组合有(-47)+(-5)、(-41)+(-11)、(-35)+(-17)、(-29)+(-23)。如果没有素数对,那么每一对组合至少含有一个合数。比如(-35)+(-17),(-35)是合数,(-35)=(-5)*(7)。坐标左边的数构成合数,满足第六节,必须是奇数个坐标左边的数乘以坐标右边的数,或三个以上奇数个6n-1相乘。
以偶数(6n-1)+5为例,偶数的构成是坐标左边的5到6n-1的区段中间对折,比如偶数88:
47  53  59  65  71  77  83
41  35  29  23  17  11   5
上下两数相加都等于偶数88,5的波形为下面一行向左再到上面一行向右,每5步都是5的合数。
以下先分析(6n-1)+5的偶数。

第八节 5到6n-1区间内素数个数表达公式

设L为至少可分解成3个因数的合数,并且其因数至少包含2个不同素数的数量,其合数小于目标偶数。
例:(5*7*7)、(5*7*13)、(5*7*19)……(11*7*13)……(11*7*7*7*13)……
设M为除L之外的合数的数量,那么M为坐标左边和右边各一个素数的乘积或坐标左边一个素数的奇数次方的合数的数量,其合数小于目标偶数。
例:(5*7)、(5*13)、(5*19)……(11*7)、(11*13)、(11*19)……(5*5*5)……(11*11*11*11*11)……
设X为5到6n-1区间内素数的数量,那么:
X=n-L-M

第九节 5到6n-1区间内素数对数表达公式

两个数相加等于偶数(6n-1)+5,其组合分三种类型:
设A为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数量。
设B为两个数,其中一个为合数,另一个为素数的数量。
设Y为两个数都是素数的数量,如果n为偶数,那么:
Y=n/2-A-B
如果n为奇数,那么:
Y=(n+1)/2-A-B

第十节 论证的方向

试图寻找A与L的关联性,产生A≥L的结果,那么区间内总共有n个数,其中合数数量为L+M,合数中至少有L对两个数都为合数,也就是2L个合数组成L对,那么剩余合数数量为(L+M)-2L=M-L。就让剩余合数都表示为B的形式,那么最多组合有L+(M-L)=M对,如果n/2>M,那么必然存在素数对。
那么需要证明的有两点:1:A≥L;2:n/2>M
例:n=10
偶数为(6n-1)+5=59+5=64
L=0,M=(5*7)=1
素数个数X=n-L-M=10-0-1=9
A=0,B=(5*7+29)=1
素数对数Y=n/2-A-B=5-0-1=4
例:n=100
偶数为(6n-1)+5=599+5=604
L=(5*7*7、5*7*13、11*7*7、5*5*11、5*5*17、5*5*23)
=6
M=(5*7、5*13、5*19、5*31、5*37、5*43、5*61、5*67、5*73、5*79
   5*97、5*103、5*109、11*7、11*13、11*19、11*31、11*37、11*43、17*7
   17*13、17*19、17*31、23*7、23*13、23*19、29*7、29*13、29*19、41*7
   41*13、47*7、53*7、59*7、71*7、83*7、5*5*5)
  =37
素数个数X=n-L-M=100-6-37=57
A=(5*13+11*7*7)(11*7+17*31)(17*7+5*97)(11*19+5*79)(5*5*11+47*7)(23*13+5*61)
=6
B=(5*7*7+359)(5*7*13+149)(5*5*17+179)(5*5*23+29)(5*7+569)(5*19+509)(5*31+449)
  ……
=31
素数对数Y=n/2-A-B=50-6-31=13
以上实例满足A≥L;n/2>M。
n=200,偶数为1199+5=1204,L=27,M=73, X=100,Y≥n/2-M≥27实际素数对27对。
n=300,偶数为1799+5=1804,L=32,M=129, X=139,Y≥n/2-M≥21实际素数对30对。
n=400,偶数为2399+5=2404,L=49,M=171, X=180,Y≥n/2-M≥29实际素数对36对。
n=500,偶数为2999+5=3004,L=68,M=210, X=222,Y≥n/2-M≥40实际素数对40对。
n=1000,偶数为5999+5=6004,L=163,M=440, X=397,Y≥n/2-M≥60实际素数对73对。
误差项:
例:n=300,误差9对,是因为两个都为11的倍数构成偶数1804,11+11*163、11*7+11*157、11*13+11*151……当偶数对中有同一个素数组成的A,意味着这个素数在坐标上进行波形筛选,上下两行每一个落点都重叠,那么实际素数对数会比计算值多。

第十一节 两个不同素数波形的重叠

已知一个素数在坐标上波形筛选,其波长等于其素数的数值。
比如5的波形:
……500005000050000500005……
5代表坐标上5的倍数的数,0代表坐标上不是5的倍数的数。
比如7的波形:
……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
7代表坐标上7的倍数的数,0代表坐标上不是7的倍数的数。
那么5*7=35,每35个数会有一次重叠,如下:
……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
……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
两个不同素数P1和P2,每经过(P1*P2)个落点会有一次重叠, 这个重叠点的数字为合数,这个合数的分解因数包含这两个素数,除合数(P1*P2)之外,其它合数属于集合L,因为L为至少可分解成3个因数的合数,其因数至少包含2个不同素数的数量。

第十二节 两个不同素数在两条坐标上的波形的重叠

偶数(6n-1)+5为坐标左边从5到(6n-1)的区间,在区间的中间进行对折,形成上下两条坐标,以5和7的波形为例:
上坐标5的波形为:
……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
下坐标7的波形为:
……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0007000……
同理每35个点上下有一列分别为5的合数和7的合数重叠。
上坐标也包含7的波形,下坐标也包含5的波形,所以区段内有两列合数重叠。
两个不同素数P1和P2,在一条坐标上,每经过(P1*P2)个落点会有一次重叠,针对上下两条坐标,每经过(p1*p2)区段,有两列合数重叠。上下两条坐标,同一列都为合数属于集合A,因为A为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数量。

第十三节 两个不同素数L与A的关系

设两个素数分别为(6f-1)和(6g-1),在5到(6n-1)的区间,两个素数的共同合数有h个。
这两个素数在坐标左边第一个重叠的数为(6f-1)*(6g-1)*5,因为这个合数在坐标左边,那么这个合数包含奇数个左边的素数,乘5便是最小的共同合数。
下一个重叠的合数为(6f-1)*(6g-1)*11=(6f-1)*(6g-1)*5+(6f-1)*(6g-1)*6,因为相邻两个重叠点的距离为(6f-1)*(6g-1)。
最后一个重叠的合数为(6f-1)*(6g-1)*5+(6f-1)*(6g-1)*(h-1)*6。

如上图:点1到点6为6f-1和6g-1的共同合数。Q1界线到点2的距离等于Q2界线到点6的距离等于起点到点1的距离。点1为第一个重叠点,点2为第二个重叠点,假设点6为最后一个重叠点,点6所处的列在起点到点1之间。
已知点1到点2的区段有一列上坐标为(6f-1)的倍数,下坐标为(6g-1)的倍数,上下重叠,还有一列上坐标为(6g-1)的倍数,下坐标为(6f-1)的倍数,上下重叠。
设其中一个重叠点(6f-1)的倍数在下坐标到点1的距离为J,(6g-1)的倍数在上坐标到点6的距离为K,那么J是(6f-1)的倍数,K是(6g-1)的倍数。那么离点5距离为J的右边也有一个6f-1的倍数与下面一行离点2距离点K的右边(6g-1)的倍数上下重叠。
如果其中一列处于Q1界限和Q2界限之间,那么另一列也处于Q1界限和Q2界限之间,那么起点到点1的区段有两列上下重叠。
如果其中一列处于Q1界限到点1之间,那么另一列在Q2界限到点5之间,那么点3的左边有一列重叠,点6的右边有一列重叠。

如果最后一个重叠点在点1的左边,如上图, 界限1到点2的距离等于界限2到点5的距离等于起点到点1的距离。同样的证明方法。
如果上一列(6f-1)的倍数与下一列(6f-1)的倍数重叠,那么(6f-1)的波形在上下两行每一个落点都重叠,造成更多列两合数的重叠。例偶数250,每一个5的倍数上下都重叠:
125-131-137-143-149-155-161-167-173-179-185-191-197-203-209-215-221-227-233-239-245
125-119-113-107-101 – 95 – 89 - 83- 77 – 71 – 65 – 59 - 53- 47 – 41 – 35 - 29- 23 – 17 – 11 - 5
L=1,M=14
X=n-L-M=41-1-14=26
Y≥n/2-M≥20.5-14≥6.5
实际素数对9对,同一个素数的合数构成合数对越多,只会造成实际素数对数量比计算值多。素数对数量的起伏变化与同一个素数的倍数相加等于目标偶数的数量有关,如果是5的倍数全部重叠,区间内全部合数的的数量是可计算的,凡是5的合数都组成了偶数对,势必产生更多素数对。如果是一个大素数的倍数重叠,重叠的数量有限,相对素数对数量少些。
针对两个不同素数(6f-1)和(6g-1),在坐标左边其共同合数数量为h个,这h个属于L。这两个素数在总区段内至少形成h列两数字分别为这两个素数的倍数,这h列或大于h列属于A。

第十四节 全体L与A的关系

已知针对两个不同素数A1≥L1成立,任意两个素数满足A2≥L2,A3≥L3……
A1、A2、A3……之间有重复,L1、L2、L3……之间也有重复。
A1∪A2∪A3……=A
L1∪L2∪L3……=L
如果A1、A2、A3……之中任意两个Af与Ag之间的重叠数量少于等于Lf与Lg之间重叠的数量,那么A≥L成立。
设Af代表的是P1和P2在坐标对折后上下两行波形重叠的数量。
设Ag代表的是P3和P4在坐标对折后上下两行波形重叠的数量。
设J为Af和Ag重复的数量。
那么Lf代表的是P1和P2在区间5到6n-1范围内除(P1*P2)之外的共同合数的数量。
Lg代表的是P3和P4在区间5到6n-1范围内除(P3*P4)之外的共同合数的数量。
设K为Lf和Lg重复的数量。
那么K包含(P1*P2*P3*P4*Q1)(P1*P2*P3*P4*Q2)(P1*P2*P3*P4*Q3)……
J包含(P1*P2*R1+P3*P4*R2)(P1*P2*R3+P3*P4*R4)(P1*P2*R5+P3*P4*R6)……
设P1*P2=S,P3*P4=T,那么
K包含(S*T*Q1)(S*T*Q2)(S*T*Q3)……
J包含(S*R1+T*R2)(S*R3+T*R4)(S*R5+T*R6)……
根据第十三节S和T的波形在5到(6n-1)区间内重叠的数量K少于等于S和T的波形在坐标对折后上下两行重叠的数量J。
如果K<J,意味着S或T在坐标对折后至少有一个其波形上下落点相同,设S的波形造成这种结果,其数量约等于n/(2*S)。S=P1*P2,意味着P1和P2在坐标对折后至少有一个其波形上下落点相同,设P1的波形造成这种结果,其数量约等于n/(2*P1)。
因为S>P
所以n/(2*S)< n/(2*P1)
Af≥Lf,那么Af-Lf≈ n/(2*P1)
J-K ≈n/(2*S)
J与K的差值少于Af与Lf的差值,所以A≥L成立。

第十五节 n/2与M的关系

M为坐标左边和右边各一个素数的乘积或坐标左边一个素数的奇数次方的合数的数量,其合数小于目标偶数。
素数具有趋少性质,当n>220时,素数个数再也不会超过区间的一半,也就是大于(6*220-1)*(6*220+1)+5=1742404的偶数,新产生的M值,少于新增加的区间的一半,已知数值1742399之内M<n/2,那么M不可能超过n/2。
大于1742404的偶数,属于M并小于等于1742399的数量设为e1,从数值1742399到(6n-1)构成的属于M的数量设为e2,合数为(6f-1)*(6g+1),必须满足f>220或g>220,因为f≤220并g≤220的合数属于e1,大于220的数列素数数量少于合数数量,那么新产生的L值会大于新产生的M值,L+M少于新增加的区段,否则新增加的区段没有素数,所以M<n/2成立。(待完善)

第十六节 另两种偶数

偶数(6n+1)+7为坐标右边的中间对折,比如偶数80:
73  67  61  55  49  43
7   13  19  25  31  37
同理,L代表至少可分解成3个因数的合数,并且其因数至少包含2个不同素数的数量,其合数小于目标偶数。
例:(5*5*7)、(5*5*13)、(5*5*19)……(5*11*13)……(7*13*13*19)……
M代表除L之外的合数的数量,那么M为坐标左边两个不同素数的乘积或坐标右边两个不同素数的乘积或坐标左边一个素数的偶数次方或坐标右边一个素数的多次方的合数的数量,其合数小于目标偶数。
例:(5*11)、(5*17)……(7*13)……(13*19)……(5*5*5*5)……(7*7*7*7*7)……
设X为5到6n-1区间内素数的数量,那么:
X=n-L-M
例偶数992:
n=164个
L=(5*5*7)(5*5*13)(5*5*19)(5*5*31)(5*5*37)(5*11*7)(5*11*13)(5*17*7)(5*23*7)(11*11*7)
(7*7*13)(7*7*19)
=12个
M=(5*5) (5*11)(5*17) (5*23) (5*29)(5*41)(5*47)(5*53)(5*59)(5*71)
(5*83)(5*89)(5*101)(5*107)(5*113)(5*131)(5*137)(5*149)(5*167)(5*173)
(5*179)(5*191)(5*197)(11*11)(11*17)(11*23)(11*29)(11*41)(11*47)(11*53)
(11*59)(11*71)(11*83)(11*89)(17*17)(17*23)(17*29)(17*41)(17*47)(17*53)
(23*23)(23*29)(23*41)(29*29) (7*7)(7*13)(7*19)(7*31)(7*37)(7*43)
(7*61)(7*67)(7*73) (7*79)(7*97)(7*103)(7*109)(7*127)(7*139)(13*13)
(13*19)(13*31)(13*37)(13*43)(13*61)(13*67)(13*73)(19*19)(19*31)(19*37)
(19*43)(31*31)(5*5*5*5)(7*7*7)
=74个
素数个数X=n-L-M=164-12-74=78
素数对数Y≥ n/2-M≥82-74≥8
实际素数对13对:73-919、109-883、139-853、163-829、181-811、223-769、
241-751、283-709、331-661、349-643、373-619、379-613、421-571

偶数(6n-1)+7为坐标右边平移到坐标左边,比如偶数78:
1   7   13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1  65  59  53  47  41  35  29  23  17  11  5   1
每一个素数在两行之间波形都是连续的,比如素数5,在下面一行,向左每走5步是5的合数,向右经过中心点1转移到上面一行的最左边继续向右,也是每5步筛选一个5的合数。证明方式与(6n-1)+5相同。数字有2n个,偶数对有n对,素数对数量Y≥n-M

第十七节 猜想延伸

关于任何一个偶数都有无穷多对素数之差与之相等。其实就是计算素数对时,所列坐标进行延伸。
例偶数88:左边两数之和等于88,超过中心点1延伸到无穷大,其两数之差都等于88。
47  53  59  65  71  77  83  89  95  101  107  113……
41  35  29  23  17  11   5  1   7   13   19   25 ……
例偶数80:
……103  97  91  85  79  73  67  61  55  49  43
……23   17  11  5   1   7   13  19  25  31  37
例偶数78:
…… 23  17  11  5   1   7   13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91  97  103……
……101  95  89  83  77  71  65  59  53  47  41  35  29  23  17  11  5   1   7   13  19  25 ……
最有价值的当然是孪生素数:
1   7  13  19  25  31  37  33  49……
1   5  11  17  23  29  35  41  47……

第十八节 孪生素数

证明方法:假设没有无穷多对孪生素数,先给定一个范围,所有孪生素数都包含在内,然后计算素数对数量。将范围扩大一倍,产生与假设冲突,那么延伸到无穷大,必有无穷多对。
L类合数:至少可分解成三个因数,并包含两个或以上不同素数。例5*5*7、5*7*11、5*7*11*13。
M类合数:除L类之外的合数,例5*7、7*13、5*5*5、7*7*7*7。
1   7  13  19  25  31  37  33  49……
1   5  11  17  23  29  35  41  47……
设上面一行的最大值为6n+1,那么下面一行的最大值为6n-1,那么有n列。
每出现一个L类合数,就有一列两个数字都为合数与之匹配。
设一列两个数字都为合数的数量为A,一列其中一个为合数的数量为B,两个都为素数的数量为Z。
举例说明:区间到499为止,n、L、M、Z、A、B的值。
499=6*83+1,所以n=83
A=(119-121)(143-145)(185-187)(203-205)(215-217)(245-247)(287-289)(299-301)(323-325)(341-343)
(413-415)(425-427)(473-475)
=13
B=(23-25)(35-37)(47-49)(53-55)(65-67)(77-79)(83-85)(89-91)(95-97)(113-115)
(125-127)(131-133)(155-157)(161-163)(167-169)(173-175)(209-211)(221-223)(233-235)(251-253)
(257-259)(263-265)(275-277)(293-295)(307-307)(317-319)(329-331)(335-337)(353-355)(359-361)
(365-367)(371-373)(377-379)(383-385)(389-391)(395-397)(401-403)(407-409)(437-439)(443-445)
(449-451)(455-457)(467-469)(479=481)(485-487)(491-493)(497-499)
=47
那么Z=n-A-B=83-13-47=23
L=(5*5*7)(5*5*11)(5*5*13) (5*5*17) (5*5*19) (5*7*7)(5*7*11) (5*7*13)
=8
M=(5*5)(5*7)(5*11)……
  =65
以下枚举分析L与A的关系。
L包含5和7的有(5*5*7) (5*7*7)(5*7*11) (5*7*13)
A包含5和7的有(203-205)(215-217)(413-415)(425-427)---413-203=425-205=210=5*7*6
L包含5和11的有(5*5*11)(5*7*11)
A包含5和11的有(143-145)(185-187)(473-475)---473-143=515-185=330=5*11*6,(515-517)为下一对。
L包含5和13的有(5*5*13)(5*7*13)
A包含5和13的有(143-145)(245-247)
L包含7和11的有(5*7*11)
A包含7和11的有(119-121)(341-343)
L包含7和13的有(5*7*13)
A包含7和13的有(245-247)(299-301)
因为A≥L,所以Z≥n-M
总共有n对,合数数量有L+M个,如果L的数量决定了A的数量,产生至少有L对两个数都为合数,那么2L个合数组成L对,剩余合数数量为L+M-2L=M-L个,就让剩余的合数数量都表示为B的形式,那么最多分布L+(M-L)=M对,总对数为n对,那么剩余至少n-M对。
假设孪生素数对没有无穷多,设所有孪生素数都包含在Z中,那么Z=n-M1
接着把范围扩大一倍。
Y2≥2n-M2
如果素数对没有增加,那么
Y2=Y
那么M2-M1≥n,前半段M1值少于n,那么后半段M2值需要大于n,可是随着区间变大,L值会逐渐增加,M值必定逐渐减少,不符合假设,所以孪生素数有无穷多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才疏学浅,但推理独特,如有瑕疵,请各位大师不吝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找出漏洞?
发表于 2016-12-30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久,太绕人。
我理解的是,前面分正负号就是人工筛选出符合条件A+B=2N的奇数是偶数的六分之一。这本身就是你筛掉2,3因子合数的结果。而且还简单问题复杂化,6N-2型偶数是两个6N-1型奇数和,6N+2型是2个6N+1,6N是6N+1和6N-1。你绕啊绕,是想让人理解还是不想让人理解??

然后后面波形什么的说我就看不进去了。因为你的思路是合数对合数加合数对素数数量不够全部符合条件数量。但我知道的是当数足够大时素数占总数可以只有20分之一,也可以30分之一,甚至可以告诉你数大致到多大时素数占到只有1/40。
把全部素数都挤到你的六分之一里也不足1/2,1/3,……。你就简单说吧根据什么波的你肯定结论的,具体真正的证明。
理论上素数数量不足1/2时就可以所有素数对合数,还剩下合数对合数。
所以后面你先讲一下大致思路,看能不能继续看。
前面很简单的事你绕的让人怕了。

到底是想让人理解还是不想让人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leisurely 发表于 2016-12-30 00:18
看好久,太绕人。
我理解的是,前面分正负号就是人工筛选出符合条件A+B=2N的奇数是偶数的六分之一。这本身 ...

老师一语中的,中学水平确实考虑不周,我的思路主要是第八节到第十节,数列中的合数分两类L和M,构成偶数的对分三类,A两个都是合数,B其中一个为合数,Y两个都是素数。然后根据现象A>=L成立,于是有Y>=n/2-M,M少于n/2,于是Y>0
发表于 2016-12-3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看不进去的原因了。比如:那么需要证明的有两点:1:A≥L;2:n/2>M
然后你就举例,要的是证明,你举例然后必须把例子抽象出来说明原因,不是笼统说这个现象一直存在。要证明。
必须把现象后面的规律,原因解释出来,大段大段的例子,哪怕是用字母表示数字也不行啊。
证明是逻辑的由什么推导出什么。让人信服的规律原因。
如果说现象,谁都可以说一堆。你用你的数轴怎么证明,说清为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leisurely 发表于 2016-12-30 11:29
我知道看不进去的原因了。比如:那么需要证明的有两点:1:A≥L;2:n/2>M
然后你就举例,要的是证明,你 ...

十一节,成立,那么十二节就成立,十一节说的两个不同素数P1和P2在坐标上的共同合数相邻两个间距是P1*P2,这是显然的。如果有表达式当然好,可是水平有限啊,老师觉得思路是不是正确?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leisurely 发表于 2016-12-30 11:29
我知道看不进去的原因了。比如:那么需要证明的有两点:1:A≥L;2:n/2>M
然后你就举例,要的是证明,你 ...

比如5和11的共同合数就是乘5、11、17、23、29、35、41、47……乘以的数不管是素数还是合数,数值相差6,坐标两点间距也为6
发表于 2016-12-31 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坐标不适应,还是具体说数吧,比如6*99-1和5对折。是299,5*7*7=245对应353不是5*7的倍数,所以5*7的倍数在这里整个对不上。所以我理解不了你的L数量和两个都是合数这个概念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每35重合一次是单个合数,怎么对应到你对折的轴另一侧一定是合数?如果不能保证,你的L集合的意义在哪里?还是我没真正理解你的意思?
另外,我是学习来的,顺便打酱油,别提什么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leisurely 发表于 2016-12-31 03:58
你的坐标不适应,还是具体说数吧,比如6*99-1和5对折。是299,5*7*7=245对应353不是5*7的倍数,所以5*7的倍 ...

5到6*99-1对折的偶数是59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9 19:43 , Processed in 0.0982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