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21|回复: 0

论文为据 中国凡人发现新的基础理论知识证实了世界数学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数学危机:伪科学称霸著名定理错误
中国重庆 退休教师 佘赤求 著 dianhumakesi@163.com
摘要 当今世界数学危机:算命式忽悠伪科学“1+2”欺骗了世界,假权威真学阀称霸中国,错误的素数定理等等公式被“公认”正确,引领数学教育研究走向伪科学邪路,催化学术腐败道德堕落。质疑反对方丧失话语权。
1 研究背景:笔者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陆续发现一些伪科学、著名定理存在失误。原来未打算写成专题文章公布。哥德巴赫猜想吧中对其是非论战激烈,笔者说“绝对正确”言过其实,高知论敌指责作者诽谤数学大师,是学术谎言家大骗子。为了辨明大是大非,解放思想,纠正错误,促进数学进展,特写此文,简单扼要记录质疑依据、理由、事实,以供参考批判。希望数学界争鸣、定论。
2 研究目的:希望引起数学界关注,争鸣、定论。正本清源,纠正错误,避免谬论继续误导数学教育与研究。
3 主要成果:证实了多个伪科学,发现著名定理不实不完善。
4 研究思路:谬论的反面就是真理。找出真理,以真驳假。
5 研究方法:“排列组合科学研究法”,或曰“分解剖析客观,聚合复原客观法”。
6 成果功用价值:纠正文献错误,颠覆伪科学,端正数学教育、研究方向。
7 成果评价:这些伪科学、定理,数学界长期信以为真,没有发现错误。作者首次质疑,完善研究,从而避免谬误继续流传,误导教育、研究、应用,功用价值巨大,领先世界。
8 成果真假:作者自以为是,因为“解析客观复原客观”的研究方法决定了,结果是客观实际的录像、透视、扫描,也就是客观真相客观真理客观事实。相反,失误定理不合符客观实际,伪科学纯属算命式忽悠,没有解答具体问题,没有实际正面功用价值,影响、危害巨大。
是非不由作者一锤定音,全世界行家、时间盖棺论定。
关键词 文献 伪科学 定理 公式 错误
世界数学危机:伪科学称霸著名定理错误(一)相容选言命题论证是伪科学1 “相容选言命题论证”伪科学的样板:
故事说,三个秀才赶考前,拜求大仙预测自己得中否?大仙不发一言,始终伸出一指。看似无论哪种考试结果,他的预测都100%准确:一个没考中;一个也没考中,一个落榜,一个都没落榜(人人皆知此不证自明的相容宣言命题的结果吧)。
然而实际,大仙并未回答各位秀才是否得中,欺骗了他们!
这是江湖术士的鱼目混珠以假易真答非所问的骗人把戏。其麻醉人的骗术就是“不是彼,就是此,或者是彼此”之“相容选言命题论证”法!其要害就是把唯一的命题和必然的答案,偷换成集合命题和不确定的集合答案混淆视听。
陈景润“1+2”定理是算命式忽悠伪科学
其命题: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错误1 其标题就似是而非。好比人家问作者的性别。陈景润答,可能是男,可能是女,也可能是阴阳人、变性人,太监、人妖!根本没直接回答自己的性别,答非所问!
错误2 对比前者,把戏(相容选言命题论证法)一样吧,据此说它是算命式忽悠伪科学名副其实吧?
它还违反了下列学术研究基本常识。
错误3 思维和研究法则、程序必然是一题一答!“相容选言命题”也当逐一命题论证。多题同时解答,违反了吧?
错误4 题答对应一致。“相容选言命题论证”一题多答、多题混答,题答对应一致吗,答非所问吧?
错误5 结论要有实证性。“相容选言命题论证”有吗,能够举例证实吗?
错误6 解答问题不能偷换命题和概念。解答“1+1”变成了解答“1+2”,素数变成了“殆素数”(其实就是合数),偷换了吧?
错误7 命题、证明要有纯粹性准确性严密性。“不超过”“充分大”“也许”“或者”“还可能”,有吗?
错误8 所有“相容选言命题”的结果不证自明,比如考生落榜还是中榜;“a+b”=2n,写出高深复杂的“证明”不是故弄玄虚忽悠人吗?
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可能表成“1+1”,或许能表成“1+2”,还说不定能表成二者,需要论证吗?最终能够确定某个偶数实际表示结果吗,为什么不写出证明?
错误9 近似算式正确吗,结果无误吗?
错误10 研究结果应该具有实际的正面应用价值意义,“1+2”有吗?
伪科学的巨大危害 “1+2”窃取了国家自然科学头奖,欺骗了世界。其伪科学利益集团主谋首犯自封霸主,为了掩盖伪科学和学术造假罪过,垄断了数学研究,独裁论文成果评审,打压民科扼杀封禁了其成果。阻碍破坏了数学进展,误导了数学教育和研究。带领、催生了学术腐败。颠倒了是非黑白。败坏了学者品德败坏了科学界、民族、国家信誉、尊严。
结论 “相容宣言命题论证法”是算命式忽悠伪科学。“1+2”定理论证没有纯粹性准确性实证性,负面效应危害巨大,是货真价实的算命式伪科学。
2 “趋势”=“实际”之理论是伪科学
hajungong57141在歌吧发帖说,自然数集是无穷集,素数集也是无穷集,是自然数集的子集,素数集与自然数集是“可数集”,二者“等势”“素数集每个元素能与自然数集的每个元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
简称:“素数与自然数一样多”。
按此推理,“趋势”=“实际”,现实=未来,部分=整体,岂不荒谬?
客观事实是一个素数统辖一个“区间自然数”,它们存在于自然数内,仅仅是自然数的小部分,不会无中生有,二者绝对不可能一样多。
按哈理,人口发展趋势无穷,男人发展趋势也无穷,那么总人口=男人数。
客观事实却是,别说男人数就是实际总人口都永远都不可能达到无穷,永远不可能总人口=男人数。
再如,时间增加趋势无穷。然而,实际时间永远达不到无穷。
难道哈理对,客观事实错了?
结论 “趋势”=“实际”理论是伪科学。
伪科学产生的根源:未知或者忽视、否认了简单确凿的基础常识、鲜明的事实:一个素数对应若干个连续合数,统辖一个自然数区间;研究、计算素数个数必须在确定的自然数范围内;不可能实际计算、研究变幻不定的无穷大;事物发展趋势不等于事物发展客观实际。
3 张益唐“定理”是混血伪科学
某吧友回复 vfbpgyfk : 你根本连人家证明了什么都不知道。张益唐证明的(定理)是:有无穷多个素数对,每个素数对的中两个素数的差小于7000万。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证明,这个结论告诉了我们,给定一个有限的距离,可以找到无数个距离小于这个数字的素数对。根本不是你说的相邻两个素数的距离的问题。
笔者认为,其正确性、价值与说“年龄相差小于7000岁的两个人无穷多”无异。
错误1 无穷多是无法确定、计算的数字变量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把它作为一个数据应用于实际计算,就像把0做除数一样荒谬!因此,只能研究、计算任意大自然数N内的“素数对”。
错误2 因为7000万是个不大的常数,素数个数小于N,其素数对数再大,也是一个常数,绝非无穷多。
错误3 两奇素数之差=d d=2x x任意大,x与7000万的大小不需要证明、比较吗?
错误4 “素数对”,是奇素数对还是奇偶素数对,或是二者?
错误5 奇素数对奇偶素数对各有多少?
错误6 差相同的与不相同的素数对各有多少?按张理,都无穷多。
错误7 大素数不知道,不知道素数有多少,能计算出、找到素数对数吗?
错误8 作者没有证明不难证明的相邻两奇素数的差d不小于2大致(px-1)(任意大)。随意取笼统模糊的两素数的差小于7000万,而不是一个确定的d值,研究目的任务是什么,方法正确吗,具有研究、应用价值吗?
错误9 计算存在取整误差、自然数“区间误差”,且不知大小。
错误10 炮制者没有提出和解答上列问题。
错误11 该定理有可取的实际应用价值吗?
“定理”存在如此多的常识问题,炮制者居然一举成名!
结论 该定理概念、内容不明确不周全,论证没有纯粹性准确性完善性实证性,负面效应很大,属于“趋势”=“实际”和“相容选言命题论证”混血伪科学。
(二)几个错误的著名定理
A素数定理 素数出现的概率为0 ,limπ(N)/N=0,(p≤√x),∏(p-1)/p→ 0"。
对正实数x,定义π(x)为不大于x的素数个数。π(x)≈x/ln x
错误1 素数出现有其客观规律和次序。因此,求其出现随机概率违背客观实际。
错误2 真实的素数出现的极限是:令 P表示素数出现概率,d表示连续合数的个数,则1≥p≥1/d。在数轴上≥1/d与趋近于0方向相反,更非0。错误3 因为连续合数任意多,而它们内的素数一样多。所以π(x)(常量)岂能≈x/ln x(任意多个变量)?隐藏了“x值区间误差”吧?
错误4 该定理没有提出和解答上述问题,证明不完善。
结论 该定理结论1与客观事实矛盾。结论2隐藏了“任意多个不相等的数代入公式计算结果都相等”的失误。
B 计算素数个数的容斥公式
错误1虽然因为取整计算,两个相差不大的数代入容斥公式计算,结果相等,但是(中间无素数的)两数相差可能特别巨大(因为连续合数个数‘任意多’,且它们内的素数一样多)时怎样?因为计算不了,所以既不能证明其是又不能证明其非,凭据什么断定它相等、合符实际?
错误2 取整就有尾数误差。非常多次取整的误差和为正为负、多大?假定该式正确,误差之和不大于1必须给出证明吧?!
错误3 该式取整每次都是舍成整数,实际某些次应当进成整数吧?
错误4 该式没讨论合并项后一次性取整。
错误5 该式没有提出和解答上列问题,证明不完善吧。
结论 该公式隐藏了“任意多个不相等的数代入公式计算结果都相等”的失误;证明不完善。
C 所有计算素数个数及素数和式数公式
错误1计算素数个数公式隐藏了未必小的连续合数“x值区间误差”。
错误2 素数个数是整数,公式没有提出和讨论数据取整误差问题。
错误3 按素数和式数公式计算,偶数越大“1+1”式数越多,然而有些大偶数实际的“1+1”式数比小偶数少;有些计算结果数比实际数大。
相关公式 引自广东陈君佐老师哥猜吧帖子:
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公式,有下面八条。HARDY(N)hardy(N)~C2(N)*N/log(N)^2(哈代公式)SELBERG(N)selberg(n)<=16*C1(N)*N/log(N)^2*(1+loglog(N)/log(N))(赛尔贝格公式)WAN(N)wan(N)<=8*C1(N)*N/log(N)^2*(1+loglog(N)/log(N))(王元公式)PAN(N):Dpan(N)<=12*C1(N)*N/log(N)^2*(1+loglog(N)/log(N))(潘承洞公式)CHEN(N):Dchen(N)<=7.8342*C1(N)*N/log(N)^2(陈景润公式)VUANHAN:Dvuanhan(N)<=SQR(N)(沃因公式)ZUO(N):Dzuo(N)~C1(N)*K*K/N(陈君佐公式)HUA(N):Dhua(N)~HARDY(N)+O1(N)(华罗庚公式)
结论 所有计算素数个数和素数和式数公式都隐藏了“区间误差”“波动反例”。
D 哈代定理5
《哈代数论》第六版中的定理5:“对任意给定的数N,都存在长度超过N的仅由连续合数组成的片段”。
错误1 他自己仅仅证明了长度为N-1,由连续合数组成的片段。因此结论错误(他失误的原因,可能是粗心大意没有排出N内的1)。
错误2 存在反例:在自然数列M内,给定N的长度=M/2,长度超过N的连续合数根本不可能存在!
错误3 实际连续和数个数=相邻两个素数的差-1。
错误4 望文生义,结论也不当。岂有超过“任意长”的长度?
错误5 哈代没有给出后续定理及其证明:同样长的连续合数片段“任意多”(因其在自然数列内,所以不能说无穷多)。
结论:哈代定理5不完善,结论错了。应当改正为“对任意给定的数N,都存在长度不超过N-1,仅由连续合数组成的片段,且这样的连续合数片段‘任意多’”。
E 调和级数:
错误 “无穷大”已经说明,它在客观实际中根本不存在。虽然调和级数递增趋势无穷,但是实际+至1/N,它远远小于N,永远不可能无穷大。
结论 该式“等号”改正为趋近号,也只能表明调和级数的递增趋势。
F 极限的基础概念 广义的“极限”是指“无限靠近而永远不能到达”的意思。数学中的“极限”指:某一个函数中的某一个变量,此变量在变大(或者变小)的永远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A不断地逼近而“永远不能够重合到A”(“永远不能够等于A,但是取等于A‘已经足够取得高精度计算结果)的过程中,此变量的变化,被人为规定为“永远靠近而不停止”、其有一个“不断地极为靠近A点的趋势”。极限是一种“变化状态”的描述。此变量永远趋近的值A叫做“极限值”。---抄录于百度词条
错误 “永远不能够重合到A”应当修正为“能够重合到A永远不超于A”。因为某些真实的准确的极限值可能就是确定的A。
例如, 素数出现概率下限,客观真实的数据是大于等于1/(连续和数个数极限)d。1/d大于0。
“素数定理”却断定=0,不符合实际,错误就源于此定义。
结论 定义不严密。
看官,笔者所说伪科学是真的假的?定理错误是真的假的?它们的确误导了数学教育、研究,是当今世界的数学危机吗?正本清源鉴定孰是孰非拯救数学,是数学界的当务之急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9 16:02 , Processed in 0.0842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