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4|回复: 3

亦教亦研 乐在其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5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文全:
  中师毕业,函授本科毕业,四川师大研究生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课改先进个人。主编的《语文课时达标练与 测》由华东师大出版,有数十篇论文及散文作品在各级报刊发表。先后在乡中学、区中学、县中学任教,教过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现在四川省绵阳市富乐实验中 学教初中语文,兼学校教科室主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告诉青年校长:“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 那你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正因为有的教师远离教研教改,只顾埋头教书,才会感到“枯燥而单调”,所以才会有“红烛”、“艄翁”的 比喻。红烛虽美,但“蜡炬成灰”,不免让人对教师这个职业不寒而栗。艄翁虽好,把一批批学子渡到彼岸,但自己却永远留在“此岸”,不免给人停步不前,不思 进取的感觉。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投身教研教改,把“教”和“研”结合起来,亦教亦研,在“教”中发现问题,用“研”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 量,在学生成长同时,自己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广读书 坚实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的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我工作的前十年是我读书最多的时期。如果说今天小有成就,全得益于当年的埋头苦读。
  1982年,我中师毕业后分到一所偏远的乡中学。踏着泥泞,我来到学校报到。破旧的校舍,简陋的设备,贫瘠的土地,闪亮着眸子的孩子……理想和现实的反差是如此巨大。
   短暂的失落之后,我踏着坚实的土地,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与读书之旅。黎明的河边,有我朗读的声音;黄昏的山坡上,有我思考的脚步;深夜的斗室里,我在挑 灯夜战。鲁迅说:“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鲁迅成了我的精神导师。十年时间,我读遍了我所知道、能买到和借到的所有的书。 从《诗经》、《唐诗选注》到《艾青诗选》、《聂鲁达诗集》,从《红楼梦》、《聊斋志异》到《鲁迅全集》、《莎士比亚全集》,从《学记》、《中国教育史》到 《大教学论》、《给教师的建议》. ……
  读书开阔了我的眼界,启迪了我的智慧,提高了我的水平。我的学历由中师而专科而本科,我任教的学校由乡中学而区中学而城市中学,教学成绩也名列前茅。广读书,打下了我成长的基础。
勤反思 提升素质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伟大就在于他有思想。书教得久了,有的教师便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天天都是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怎么会不觉得“枯燥而单调”?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告诉我们一个哲理:人如果停止了追求,也就是他死亡的时候。如果我们把教和研结合起来,在教中研,以研促教,就会有无穷的乐趣。
   反思的途径很多,写教学日记、课后反思,相互听课,参加教研活动,阅读书报杂志,撰写教研文章……都是很好的办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绝活”, 我们虚心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好的方法、好的经验,再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必将有利于自己的教学。近段时间,我听了几堂课,对这一 点体会更深。一位女老师上《天净沙·秋思》,凄婉的背景音乐,深情的朗诵,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不需要老师过多讲解,“天涯游子之悲”学生已深刻理解。 当进行到“亲情连线”环节,让学生对远在异乡打工的父母(也是“游子”)说心里话时,教室里已哭声一片。一首元代小令让今天的学生感动得掉泪,你说这位女 教师厉害不厉害。一位老师上《怀念我的母亲》,老师深情的范读打动了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也很到位。联想到自己在教学中对朗读指导的忽视,我心里 感到非常惭愧。有一位老师上《空城计》,借鉴了评书中的“贯口”和相声中的“包袱”,语言功夫了得,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自然很喜欢上她的课。
  不断地向他人学习,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积小进而大进,积跬步而致千里,不亦乐乎!
善科研 更上层楼
   读是吸收,写是表达。我坚持阅读教育类书籍和报刊杂志,掌握教育前沿信息。叶圣陶、魏书生、李镇西……都是我的老师,《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 考》、《语文教学之友》……都是我的朋友。我广泛地学习,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每有所获,便欣然命笔,写成教研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德育报》、 《语文教学之友》、《教育导报》、《四川教育》等报刊杂志上,既收获了成果,又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参加课题研究是更高层次的教研。其实课题研 究并不神秘,问题即课题。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是课题,我们通过查资料,学理论,做实验,解决了问题,也就完成了课题。我作为学校教科室主 任,组织教师积极开发语文和英语学科校本教材,建设语文学习网站,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我们要反对那种远离教育教 学实际的“假科研”。为课题而课题,那是害人害己的。
  二十多年来,自己积极投身教研教改,认真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9月,我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中学特级教师”,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亦教亦研,乐在其中矣!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亦教亦研 乐在其中

学习中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亦教亦研 乐在其中

看来这老师不错 呵呵
发表于 2008-3-2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亦教亦研 乐在其中

是啊 当他的学生好幸福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4 09:12 , Processed in 0.0810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