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37|回复: 0

诺贝尔经济学奖缘何频频发给数学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luyuanhong在 2012/10/28 10:59am 第 1 次编辑]

诺贝尔经济学奖缘何频频发给数学家?
来源: 新闻晨报
  10月15日7点,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的那一刹那,记者
先是一阵失望,接着则是羡慕嫉妒恨。
  失望是因为,没猜中今次的两位得奖者。记者心中的喜爱,
是罗伯特·席勒和斯蒂芬·罗斯这两位路透社评选的大热门。对于我
等投资者,他们两位不是什么陌生人物——耶鲁大学国际金融学中
心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当年以那本《非理性繁荣》名声大噪,
之后又联合标准普尔推出房地产指数,近期更是和某基金公司联合,
推出了投资基金;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斯蒂芬·罗斯
则是期权二项式定价模型的共同发现者。
  不过抛开个人情感,想想这两位不得奖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对
金融市场的研究,一度是诺奖的热门领域,比如以Q值进行股市估
值而为投资者熟识1981年得奖的詹姆士·托宾;比如1990年因资产组
合理论得奖的哈里·马科维茨、威廉·夏普(就是衡量基金好坏那位夏
普比例的夏普);比如1997年因为期权定价而得奖的罗伯特·默顿,
而2003年得奖的克莱夫·格兰杰和罗伯特·恩格尔,他们对经济时间序
列的研究更是现代量化投资的基石之一。
  自打1988年由1997年诺奖得主罗伯特·默顿挂帅的长期资本公司
破产同时造成金融市场动荡,这些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者,美誉度就
不再那么高——尤其是期权、量化投资方面的研究,更被视为金融市
场动荡的来源。眼下,2008年的次贷危机恶果还历历在目,欧债危机
也并未过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诺奖若再次褒奖金融学领域的经济
学家,的确有些不合时宜。
  除了金融学领域,同样有些不合时宜的,恐怕就是经济学中的重
要显学宏观经济学了。回顾历史,宏观经济学绝对是诺奖得主扎堆的
领域,得主的数目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近几年中,2011年得奖的托玛
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2006年的埃德蒙德·菲尔普斯、2004
年的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大家。
  虽然宏观经济学家们推出了一套又一套理论,其中不少还亲自参
与了政策的制定,但我们的经济生活却并未因此变得更美好,甚至还
更糟——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眼下这场欧债危机,欧元体系无疑是根源
所在——1999年欧元体系正式运作,当年欧元之父蒙代尔也因此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今看来显得很是尴尬。无怪乎2001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过去20多年风光无限的宏观经济学,
实际上存在重大缺陷。
  在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看来,经济学就是象牙塔内的学问,
重在“解释”,而不在预测或者实用。但普罗大众对经济学的要求更高。
尤其是在中文语境中,“经济”二字本来指的就是“经纶济世”,是要能治
理国家大事,对社会有所益处的。在这个要求下,金融学有“捣蛋”的味
道,宏观经济学也不给力,与之相比今次得奖的两位所属的博弈论无疑
就要靠谱许多了。屈指算来,从1994年约翰·纳什首度因为博弈论获得诺
贝尔经济学家,算上2012年的这次,博弈论已是6度获奖。
  说起博弈论,会想起著名的囚徒困境,到底是坦白从宽还是抗拒从
严,博弈论可以找出最佳解决方案。而今年得奖者中的埃尔文·罗斯,更
是利用博弈论中的匹配理论设计了肾脏捐赠匹配网络、纽约市高中入学
系统,以及医学院毕业生住院培训分配系统,让相关人等切实享受到了
好处。所以,从“经纶济世”角度,在机制设计和市场设计方面有大量成
功案例的博弈论屡获诺奖,倒也是实至名归。
  不过,看着斯蒂芬·罗斯因为肾脏捐赠匹配网络、纽约市高中入学系
统等而得奖,作为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子,记者自然是无数羡慕嫉妒恨。
1992年加里·贝克因为用经济学来分析人类行为,因为在经济社会学上的
创见而获得诺贝尔奖,已经让许多社会学家酸酸的,而如今埃尔文·罗斯
更干脆是在社会学传统的社会政策而非经济政策领域而得奖,就自然就
更让“业界人士”羡慕嫉妒恨了。
  换一个角度想想,经济学面对数学入侵的窘境,就多少有些心理平
衡了。虽然博弈论频频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许多学人却将其视为数
学的分支。这也不奇怪,就先驱者来看,无论是冯·诺依曼还是此领域首
夺诺奖的约翰·纳什都是数学家,约翰·纳什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那篇奠基性论文更是发表在数学杂志上。
  即使是今年的两位得奖者,虽然被认为是经济学家,但其实劳埃
德·夏普里本科和博士读的都是数学,埃尔文·罗斯本科和博士读的也是
和数学接近的运筹学。诺贝尔经济学奖频频要给数学家发奖,其实已经
凸显了这些年传统经济学的困境。
-----------------------------------------------------------------
科普链接:  我要我们在一起
博弈论是数学的分支,由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于1940年代系统化和形式化。
目前已有6位科学家因博弈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奖。今年的诺奖给了Gale-Shapley
算法,居然和婚姻配对的博弈有关。本文通俗地讲述了算法的奥妙:
http://www.mysanco.com/index.php?class=wenku&action=wenku_item&id=9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9 07:33 , Processed in 0.0902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