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布望远镜首批结果揭示遥远大质量星系
作者:Pieter van Dokkum 来源:《自然》 发布时间:2023/2/26 19:24:03
图片来源:NASA, ESA, CSA, and J. Lee
国际科学团队报道了在大爆炸后约 5 亿 ~ 7 亿年形成的候选大质量星系群。这些星系的质量超出了人们对这么早期星系质量的预期。观测结果来自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公布的首批数据,为早期星系形成提供了新的认知。相关研究 2 月 23 日发表于《自然》。
红移是测量天体寿命的指标:由于宇宙扩张,遥远天体发出的光的波长会朝光谱的红端移动,图像颜色越红,天体的距离就越远。
科学家曾在红移 z≈6 的范围里发现了恒星质量有太阳 1 千亿倍的大质量星系,形成时间为大爆炸后 10 亿年左右,但比这更早的大质量星系一直很难发现。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 Ivo Labbe 、美国耶鲁大学天文系的 Pieter van Dokkum 等在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观测结果中筛选高红移(z=6.5 和 z=9.1)的候选体,寻找宇宙历史上最初 7.5 亿年里的大质量星系。
他们发现了红移在 z=7.5 和 z=9.1 之间的 6 个候选大质量星系,质量最高达太阳的 100 亿倍,其中一个星系可能存在一个质量为太阳 1 千亿倍的恒星。
作者表示,观测到的星系质量超过了预期值。如果能得到光谱学验证,研究结果将证明在宇宙历史的早期,星系质量的增长比预期的要快很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5786-2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