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宇宙所有奥秘的理论:万有理论、统一场论、弦理论
原创 Virgilio 识修 Know Thyself 2024 年 12 月 12 日 17:06 美国
有这样一个理论,就连“世界上最聪明的人”“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他花了 30 多年、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这是什么?
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是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所有物理学家、科学家、拥有最高智商的人们追求的终极梦想:
这是一种假定存在的具有总括性、一致性的物理理论框架,能够解释宇宙的所有物理奥秘。现已发展出两种理论框架: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它们的总合,可以说是最接近想像中的万有理论。广义相对论专注于研究引力来明白宇宙的大尺度与高质量现象,例如恒星、星系、星系团等等。量子场论专注于研究非引力来明白宇宙的小尺度与低质量现象,例如,亚原子粒子、原子、分子等等。量子场论成功地给出标准模型,并且能够按照大统一理论将弱力、强力与电磁力这三种非引力统合在一起。
经过多年的研究,这两种理论分别在适用范围内做出的预测几乎都已被实验肯定。根据物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互不相容,即对于某些状况,两者不可能同时是正确的。由于这两种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同,对于大多数状况,只需用到其中一种理论。这两种理论的不相容之处在非常小尺度与高质量范围才成为显著的问题,例如,在黑洞内部、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极短时间。为了解释这冲突,透露更深层实在、将引力与其它三种作用力统合在一起的理论框架必需被找出,和谐地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整合在一起,原则而言,成为能够描述所有物理现象的单一理论。近期,在追逐这艰难目标的过程中,量子引力已成为积极研究领域。
万有理论用来指那些试图统合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成为一体的理论,是在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连成一体的电弱作用理论之后,再加入强相互作用连成一体的大统一理论基础之后,又加上引力作用连成一体的理论。目前被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万有理论是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论。[1]
1. 弦理论(String Theory)
弦理论是一种试图统一物理学基本理论的框架,旨在解释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思想是:
● 基本粒子是“弦”:在弦理论中,宇宙中的基本粒子不是零维点粒子,而是微观的一维“弦”,这些弦通过不同的振动模式表现为不同的粒子。例如,电子和光子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
● 弦的尺度:弦的长度非常小,约为普朗克长度(10^-33米),远小于目前实验探测的粒子。
● 多维空间:弦理论要求宇宙有多于三维的空间,通常是10维或11维(包括时间)。其中大部分维度是“卷曲”的(compactified),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感知。
2. 超弦理论(Superstring Theory)
超弦理论是弦理论的升级版本,加入了超对称性(Supersymmetry)的概念。
● 超对称性:每种基本粒子都有一个对应的“超对称伙伴”。例如,电子对应着一个超对称粒子(称为超电子)。
● 统一理论的候选者:超弦理论试图将所有的基本相互作用,包括引力,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描述。它被认为是实现“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的有力候选者。
● 五种超弦理论:超弦理论有五种变体(Type I, Type IIA, Type IIB, Heterotic-O, Heterotic-E),它们在数学上不同,但被认为是更高维度中统一的“M理论”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弦理论的意义与挑战
● 意义:弦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具潜力的理论之一,能够解决量子引力问题(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不兼容)并提供对黑洞、宇宙起源的解释。
● 挑战:目前缺乏直接的实验验证,因为弦理论的尺度太小,现有实验设备无法探测。此外,数学复杂性和理论的多解性(过多可能的宇宙模型)也是难题。
说到弦理论,就必须提到一位很有人格魅力的人——
加来道雄(Michio Kaku)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平行宇宙》,很快就被内容吸引,文字通俗易懂、由浅入深,既科普了目前物理学最前沿的研究,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哲学与神学。作者不仅有科学家的严谨理性,也有接地气的生活思考,他的思想跟我产生了极大共鸣,他就是加来道雄。
1. 个人背景
● 出生:1947 年 1 月 24 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圣何塞,日裔美国人。
● 教育: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
● 现职:加来道雄是纽约市立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同时是公众科学传播的重要人物。
2. 研究与贡献
● 研究方向:加来道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弦理论,特别是如何通过弦理论统一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他参与了“场论中的弦场”研究,推动了弦理论的发展。
● 科普工作:加来道雄致力于将复杂的物理学理论通俗化。他撰写了多本畅销科普书籍,如《未来的物理学》(Physics of the Future)、《超空间》(Hyperspace)和《不可能的物理学》(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
● 媒体形象:他经常出现在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中,解释物理学的最新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物理学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未来。
3. 学术之外的影响力
加来道雄强调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探讨科技如何塑造人类未来,例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工程等。他通过书籍、演讲和媒体普及科学知识,为科学教育和公众理解复杂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来道雄与爱因斯坦的渊源
加来道雄(Michio Kaku)在许多节目和书籍中提到他与自己的偶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间的“精神渊源”。虽然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加来道雄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职业理想与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紧密相连。这种“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统一理论”的共同追求
● 爱因斯坦的追求:爱因斯坦在晚年致力于寻找“统一场论”(Unified Field Theory),试图将电磁力和引力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中,但最终未能完成。
年幼的加来道雄得知后,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种下了: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完成不了?
● 加来道雄的使命:加来道雄以爱因斯坦为偶像,希望通过弦理论完成爱因斯坦的梦想。他经常提到,弦理论是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延续,也是最终实现“万有理论”的有力候选者。
2. 从小受到爱因斯坦故事的激励
● 儿时的动机:加来道雄小时候听说爱因斯坦在 16 岁时思考“光的本质”的问题,这让他深受启发。他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并探索宇宙的最深奥秘。
● 高中实验:为了模仿爱因斯坦,加来道雄在高中时用废旧材料建造了一个粒子加速器。他曾把大量能量用于创造强磁场,试图研究亚原子粒子的性质。这种科学热情引起了媒体注意,并为他赢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
3. 对爱因斯坦思想的敬仰
● 时间与空间的理解:加来道雄在许多书中高度评价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认为这些理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他也将弦理论视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自然延伸。
● 哲学视角: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他对宇宙的审美和“上帝的思维”有深刻思考(爱因斯坦说:我相信斯宾诺莎的神,他以秩序与和谐来示现,而不会干涉人类。)。加来道雄从这种视角出发,强调弦理论不仅是数学和物理问题,也是哲学和美学的探索。
4. 公众传播中的“爱因斯坦叙事”
加来道雄在科普书籍和节目中,频繁提到爱因斯坦的故事,以激励年轻一代进入科学领域。例如:
● 在他的著作《超空间》(Hyperspace)中,他写道:“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他会欣然接受弦理论。”
● 他曾在访谈中说,弦理论是“我们解读上帝设计的音乐”的工具,这种说法明显受到爱因斯坦“上帝不会掷骰子”的观点启发。
5. 爱因斯坦对科学精神的影响
● 大胆假设:加来道雄认为,爱因斯坦的成就来自于他愿意挑战传统思维,提出当时看似疯狂的假设,例如时间的相对性。这种精神激励着加来道雄和其他弦理论学者。
● 科学与人性:加来道雄强调,科学不只是冷冰冰的公式,还应该关注人类的未来。这与爱因斯坦在科学之外的和平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一脉相承。
最后
探索未知、寻求真相、勇于不停地推翻自己,这是科学精神,也是人类精神耀眼的光辉。就算是面对灵性、宗教,科学精神也并不冲突。灵性也好,宗教也好,科学也好,大家追求的实际上都是同一样东西。让我们以开放的态度、多方位的视角,互相尊重,并肩同行。
参考文献
[1]万有理论[DB].百度百科.
[2]加来道雄.平行宇宙[M].重庆出版社,2008.
Virgili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