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回复: 0

周向宇论文狗屁不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院士周向宇在数学命题证明中错误使用归纳法,使用类比方法,使用归纳假设等荒唐方法证明。

数学定理的证明只能使用演绎法,不能使用类比-归纳-归纳假设,不能用假设否定假设,或者用假设证明假设。

数学思维必须符合逻辑,
演绎证明某事肯定是这样,归纳说明某事在实际上是有效的,溯因仅仅表明某事可能是,所以溯因是推理中较弱的一种形式。

溯因整理成为一个命题叫做猜想(证明一个猜想是告诉你结果,让你按照规则找出原因-过程的必然性,把道理讲清楚)。

我们证明一个数学命题就是一种整体上弱势溯因推理,每一个局部需要强势演绎推理,这是无法克服的困难----超出了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

况且,,一个事实可能有多种原因,我们要找到那个必然的原因,并且用演绎推理证明就是它。好比逆水行舟,盲人摸象。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是从很多特殊到某一个一般。但是,溯因逻辑是从一个现象或者一个事实,反推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数学定理必须是全称判断,结论是全称肯定判断的正确三段论只能是第一格的AAA式。这是绝大多数数学命题证明无法做到的。

人永远需要理由,解释永远需要解释来解释。数学家用公理把数学推理的无穷退后阻断,防止无休止的循环论证。公理让数学有了合法性。

理性,最基本的要素是概念和关系。
概念和关系组成命题,具有判断功能。就是词项和连接词,用词项把握对象,用连接词把握对象之间的关系。

估计-假设-类比-归纳是不严格的连接词,是论题与论据连接的中的含糊方法,因为数学是研究数量-空间结构-数量和空间结构的变化,我们面对的情况是复杂的和变化的,常常需要从一个时空到另外一个时空,从一个命题推出另外一个命题,从一个判断中得到另外一个判断。

      我们从已知命题推断出未知命题的行为叫推理,已知命题叫前提,未知命题叫结论,从已知到未知的连接必须是未知可以充分理解已知,理解的方式就是演绎推理。

我们证明一个结论的系统化行为,叫做论证。

    逻辑就是确保这些推理和论证能够有效的规则。逻辑学就是研究这些有效推论和论证规则与标准的学科。

逻辑为有效性推理提供了合法性,逻辑的合法性即逻辑起作用的底层原理是什么?

         逻辑的本质内涵是
:通过老概念理解新概念,通过已知命题来推断未知命题。从老范畴中得到新范畴。从已知的论据推出待证明的论题,这种正确的推断只能来自演绎推理。

估计-归纳-类比-假设否定假设等错误的方法,就是企图绕过演绎推理,用模糊的手段掩人耳目。

1,演绎推理,就是从大范畴中找到小范畴的推理;前提与结论是蕴含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必然判断。

2,归纳推理,从众多小范畴中找到大范畴的推理;

3,类比推理,在相似的范畴之间找到共性的东西和不同的东西。

我们借助从老命题引向新的命题-从已知引向未知的。

         只有演绎推理形式是必然有效的,因为大范畴的存在,是小范畴存在的充分条件,所以,演绎推理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推理。
         而归纳和类比推理不是,逻辑上也不会用有效性与否来评价这两类推理,只会说归纳强度和类比的可接受性。所以也叫或然性推理。

数学定理不能是或然判断。数学归纳法产生的不是定理,因为归纳无法产生属性。





        逻辑本质是处置我们心智中的问题和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2 13:05 , Processed in 0.0954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