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根据河图中的黑白、数字变化等元素提炼成太极阴阳鱼图,最早由北宋周敦颐绘制,用于阐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意,为圣学十图的第一图。 太极图由最基本的几何线条—圆弧构成。在大圆的两个对径点,用两个方向相反的中半圆组成“S”形阴阳鱼,并辅以黑白两个小圆作为鱼眼。图中包含了两种基本的几何对称:“S”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个鱼眼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另外可以看到,“S”形的长度正好等于半圆,也就是说从A到B的三条曲线长度相同,与此同时“S”形也正好均分了大圆的面积。显然本图中任意两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周长相同,但大圆的面积是“阴阳鱼”的 2 倍。这说明相等周长可以围出不同面积,其中圆的面积最大,体现了极值的数学思维。太极图中由 AB 两个顶点和相连的三条曲线,构成了最简的奇数顶点“一笔画”,起点和终点分别为 A 和 B ,验证了“连通图 G 有 Euler 行迹当且仅当 G 中至多两个奇数顶点”的图论定理。太极图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元素,同时也通过图形的对称、对照及圆转,体现了富含哲理的形式美。
从数学角度来说,五行图由正五边形及其对角线构成,是一个有向完全图。 是四次正则图,每个顶点均有四条边,符合“连通图 G 是 Euler 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G 最多有两个奇数顶点”的判定,所以是 Euler 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每个顶点的方向箭头“两进两出”,可沿“五边形”和“五角星”顺利地完成图形的“一笔画”,并且起点和终点重合,这是 Euler 图的基本性质。五行图外围的“五边形”闭环是一个 Hamilton 圈,内部的“五角星”闭环从数学上来说,也是一个 Hamilton 圈,因此五行图是两个独立圈的“并”,符合“连通图 G 是 Euler 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G 最多有两个奇数顶点”的判定条件。五行图可以说是 Euler 图和 Hamilton 图概念具体化的范例。五行图的线段之间共包含了 20 个黄金三角形和 5 个黄金梯形。五行图有各种轴对称和旋转对称,甚至“金水木火土”五个汉字,也(几乎)满足数学上的轴对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