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回复: 0

致中国数学会领导及全体同仁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4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致中国数学会领导及全体同仁的一封公开信

原创  郑礼文  现代数学前沿  2025 年 10 月 1 日 22:10  湖南

关于搁置争议、凝聚共识,全力支持丘成桐先生申办 2030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倡议!

尊敬的中国数学会领导、各位数学界同仁:  

值此国庆佳节,举国欢腾之际,我们谨以中国数学界普通一员的身份,向学会提出一项关乎中国数学未来发展的紧迫倡议——恳请学会搁置内部争议,凝聚全体同仁之力,全力支持丘成桐先生发起申办 2030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30)的宏伟计划。此举不仅是对中国数学国际地位的一次重要检验,更是推动我国数学学科迈向世界顶尖水平的历史性机遇。  

一、申办 ICM 2030 :中国数学崛起的里程碑意义

国际数学家大会(ICM)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是全球数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自 2002 年北京首次主办 ICM 以来,中国数学历经二十余年的积累,已迎来质的飞跃。丘成桐先生指出,2030 年将是中国数学“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的关键时刻”。若能成功申办 ICM 2030 ,将实现三大战略价值:  

1. 引领学科发展:大会将展示中国数学的原创成果,推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与交叉学科的全面进步;  

2. 激励青年人才:通过主办顶级会议,激发年轻学子的研究热情,为冲击菲尔兹奖等国际奖项奠定基础;  

3. 提升国际话语权:中国数学界将深度参与国际学术规则制定,为全球数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二、丘成桐领导的申办委员会:代表中国数学的团结与实力

目前,由丘成桐先生担任主席的 ICM 2030 申办委员会,已汇聚 40 余位中外顶尖数学家,包括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鄂维南、张平等各界领军人物。这一“豪华阵容”不仅体现了丘先生的号召力,更彰显了中国数学界跨越机构、学派界限的团结意愿。委员会明确提出:到 2030 年,中国将涌现一批引领世界数学发展的本土数学家,并有望斩获陈省身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  

三、搁置争议:从数学史看分歧中的进步

数学发展历来伴随争论,但伟大成就往往诞生于求同存异之中。历史上,牛顿与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的争议并未阻碍数学分析的前进;当代望月新一与舒尔茨关于 ABC 猜想的“深层分歧”,反而促进了数学哲学与证明实践的反思。丘成桐先生对此直言:“只有争论中才能前进……举办大会是为了国家而非个人。” 当前,日本、英国已积极申办 ICM 2030 ,竞争激烈。若因内部分歧错失良机,将是中国数学的重大损失。  

四、团结协作:以国家利益超越学派成见

中国数学界曾因理论路径、资源分配等问题存在不同声音,但历史证明,协作方能成就伟业。正如丘成桐先生所言:“这个时候,中国数学界应该搁置争议,共同努力。” 我们呼吁:  

1. 强化学术共同体意识:以申办 ICM 2030 为纽带,整合纯数学与应用数学、传统优势与新兴交叉领域资源;  

2. 支持青年学者成长:借鉴丘成桐领军人才计划、少年班等经验,打破“刷题式教育”桎梏,培养原创思维;  

3. 推动国际交流互鉴:通过主办大会,吸引世界一流学者来华合作,弥补“从 0 到 1 ”的原创短板。  

五、行动倡议:以举国之力共筑数学强国梦

为此,我们郑重倡议中国数学会:  

1. 官方正式支持丘成桐申办委员会,动员全国数学机构参与签名与筹备工作;  

2. 设立专项工作组,协调议程设计、人才选拔与国际联络;  

3. 广泛宣传 ICM 2030 的战略意义,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界提供资源支持。  

结语

“五千年来数学史,百年复兴强国梦。”今日中国数学正站在历史转折点,我们既需丘成桐先生的远见引领,亦需全体同仁的集体智慧。让我们以国庆为契机,重温陈省身、华罗庚等前辈的嘱托,摒弃成见、同心同德,以申办 ICM 2030 为起点,共同书写中国数学的黄金时代!  

倡议人:中国数学界同仁  

2025 年 10 月 1 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10-14 04:13 , Processed in 0.0896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