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回复: 0

推理不用反论题,就不是反证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理不用反论题,就不是反证法
杨六省
yangls728@163.com
《百度百科》中的“反证法”词条说:“在应用反证法证题时,一定要用到‘反设’,否则就不是反证法。”
下面是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第58页关于“√2不是有理数”的证明:
假设√2是有理数,那么存在两个互质的正整数p,q,使得
     p/q=√2,
于是
p=√2q.
两边平方得                             
p2=2q2.
由2q2是偶数,得p2是偶数. 而只有偶数的平方才是偶数,所以p也是偶数.
因此可设p=2r(r是正整数),代入上式,得4r2=2q2,即
                                    q2=2s2.
所以q也是偶数. 这样,p和q都是偶数,与假设p,q互质矛盾.
这个矛盾说明,√2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即√2不是有理数.
笔者评析:关于间接证明,帕特里克·赫尔利(Patrick Hurley)在《简明逻辑学导论(第10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第310页写道:“使用这个假设(笔者注:指反论题)得到一个矛盾,然后得出结论说最初的假设是错误的。”
在教科书的证明中,推出的矛盾是“p和q都是偶数,与假设p,q互质矛盾”,这说明不成立的假设是指“p,q互质”(而不是指“p,q 都是整数”),从而说明教科书是把√2=p/q(p,q互质)当作“√2不是有理数”的反论题展开论证的。
反论题必须参与得到矛盾的推理。但是,教科书在推出“p和q都是偶数”(因而与假设p,q互质相矛盾)的过程中,并没有用到反论题中的“p,q互质”这一条件,否则,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前面推出了p是偶数(姑且不论这种推理是否有效),后面就不可能再推出q也是偶数。
应用反证法,矛盾的推出没有用到反论题,这是论证形式的错误(不管反论题的设定是否正确),是证明中的一个硬伤,它表明教科书的证明是无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11-6 06:15 , Processed in 0.0726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