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回复: 0

强!张益唐之后,北大数院校友唐云清再获数学领域大奖——科尔数论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7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张益唐之后,北大数院校友唐云清再获数学领域大奖——科尔数论奖

原创  科技大满贯  科技大满贯  2025 年 11 月 6 日 14:38  四川

继王虹和邓煜之后,北大数院 07 级的校友唐云清近日也荣获了一项国际大奖。就在前两天,美国数学学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AMS)在官网公布了 2026 年科尔数论奖(Frank Nelson Cole Prize in Number Theory)的得主,本次该奖授予了来自芝加哥大学的 Frank Calegari 、加州理工学院的 Vesselin Dimitrov 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唐云清(Yunqing Tang)。本次,他们因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JAMS)》上发表的开创性论文《The unbounded denominators conjecture》而获奖。根据奖项介绍,该论文给出了一个“极具原创性的精彩证明”,解决了自 1968 年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猜想(无界分母猜想)。三位作者证明了,任何非同余模形式的傅里叶系数其分母必然无界,这一问题已困扰学界半个多世纪。



该获奖文章我们此前便专门介绍过了,它是今年 2 月在线发表在数学四大顶刊的《JAMS》上的,详见:《首位拉马努金奖华人女得主唐云清再在数学顶刊发文,近来接连做出重要成果。》AMS 在官网称:该文极具原创性,融合了数论、复分析、微分方程与群论等多领域技巧,彻底解决了 1968 年提出的猜想……。Calegari 、Dimitrov 与唐云清的突破性论文完全解决了猜想及其推广形式,并发展出一套既经典又极富新意的工具箱。

作者利用模形式满足的微分方程及复分析技巧,建立全纯性界以控制具有有界分母傅里叶系数的模形式空间维数;再借助群论证明,若存在反例,则将产生大量反例,从而违背上述维数估计。学界预期,他们的方法将推动算术几何的新进展,包括周期与 L-函数特殊值的研究。同样是本次获奖的三位,他们发展了本次获奖文章里提出的相关技术,前段时间又合作宣称在证明一个数能否写成分数形式(即如何证明是无理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文章去年 8 月已上传在预印版平台上,该文章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领域内的重要突破。



科尔数论奖(Frank Nelson Cole Prize in Number Theory)主要表彰在过去六年内发表于公认、经同行评议之刊物上的杰出数论研究成果。该奖为纪念 Frank Nelson Cole 教授,于 1931 年设立;该奖最初时通常是 5 年颁发 1 次,自 2002 年起每 3 年颁发 1 次。该奖奖金额为 5000 美元。该奖被誉为数论领域最高奖之一,在业内广受认可,含金量很高。



在该奖的历史得主中有多位后来获得了数学领域的三大奖(有的甚至获得了多个奖),即菲尔兹奖、阿贝尔奖和沃尔夫数学奖;John T. Tate 、Robert P. Langlands 、Barry Mazur 、Goro Shimura 、Benedict H. Gross 、 Don B. Zagier 、Andrew J. Wiles 、Peter Sarnak 和 Manjul Bhargava 等领域内大佬均获得过该奖。此前,在华人学者当中,仅有张益唐凭借在“孪生素数猜想”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而获得过该奖(2013 年发文,2014 年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学者。而本次唐云清等人更是在成果正式发表的当年,便“火速”获奖,也可见该研究的重要性;唐云清也成为了第 2 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学者,更是首位获该奖的华人女数学家。另外,同样毕业于北大的许晨阳曾获科尔代数奖,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华人得主。



我们再来简单介绍一下此前多次介绍的唐云清,她是一名竞赛生,高中毕业于著名的上海中学,高中时便获中国女子奥赛满分金牌(CGMO)、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金牌,也入选过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至北大数院。在北大时,她还曾获首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的丘成桐奖(个人全能奖金奖)、陈省身奖(几何与拓扑金奖)和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银奖);可以说在竞赛成绩上,唐云清也算是女性的“天花板”了。

唐云清 2011 年从北大数院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读博,师从我们今天上午刚提到的 Mark Kisin 。2016 年博士毕业后,她先后在美国高等研究院(IAS)和普林斯顿大学(讲师)进行博士后研究;2020 年又前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巴黎萨克雷大学担任初级研究员;2021 年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22 年 7 月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至今,目前为该校副教授(on leave),她同时也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



唐云清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术几何和数论等,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果。为此,除了本次获奖,她还曾获新世界数学奖博士论文金奖、斯隆研究奖、SASTRA 拉马努金奖(首位华人女得主)和 2024 年美国女性数学会-微软研究奖等荣誉。她也将与本次一起获奖的 Frank Calegari 和 Vesselin Dimitrov 在 2026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的数论(Number Theory)联合分会场进行共同报告。



最后再顺便提下本次获奖的加州理工学院 Vesselin Dimitrov ,他出生在保加利亚。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有点熟,是的,他可以说跟华人数学家有缘;除了多次跟华人学者合作,他还多次和华人学者一起获奖。除了本次和唐云清等一起获奖,他在前两天刚和王虹一起获得了今年的塞勒姆奖,可谓是连获两项大奖,详见:《ICCM 数学金奖外,王虹和邓煜今年均收获了一项国际大奖;而“二王”则有不少相同点。》此外,他还和高紫阳一起获得过 David Gross 奖。Vesselin Dimitrov 应该是 1986 年出生的,明年他也刚好未超 40 岁。



科技大满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11-8 06:07 , Processed in 0.0796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