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回复: 0

2025 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揭晓,数学领域仅 3 人当选,其中 1 位为“80 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3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 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揭晓,数学领域仅 3 人当选,其中 1 位为“80 后”

原创  科技大满贯  科技大满贯  2025 年 11 月 21 日 18:49  四川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正式公布了 2025 年院士增选的当选院士名单;其中本次数学和物理学部共有 14 人当选,而数学领域仅有 3 人当选,这还是有点出乎意料的。此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之时,我便说到本次数学领域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本次数学领域有 30 多位有效候选人,其中不乏近两年从海外全职回国的顶尖学者,再加上近些年逐渐担当主力的中坚力量,以及在国内耕耘多年的优秀学者。而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25 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里面关于增选领域学科方向和名额分配方案的内容,本次院士增选,数学领域的 5 个名额,其中要求基础数学不少于 2 名,应用数学不少于 2 名。本来 5 个名额我都觉得竞争很激烈了,没想到还出现了 2 个空余名额。



本次最终基础数学领域 2 人当选(刘建亚和刘若川),应用数学领域 1 人当选(戴彧虹)。去年全职回国的西湖大学和南开大学的两位顶尖学者本次都没当选;不过应该也在意料之中,按照以往经验,刚回国的一般都不会立马当选。而另外 1 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派”本次也没有当选,还是有点可惜。另外还有此前一些人比较看好的年轻一代的 LYF 、HXH ;年长一点的 FJX 、YJG 本次都遗憾“落选”。这样看来,我感觉下一届的院士增选,数学领域的竞争可能会比今年更加激烈了!

在此,我们恭喜本次数学领域当选的 3 位杰出学者,下面我们再来简单介绍一下 3 位。

① 山东大学刘建亚:1964 年生,1984 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先后在河北廊坊师范学校和宁夏大学任教。1989 年他选择继续深造,并在 1992 年取得了山东大学的硕士学位(宁夏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培),1995 年在山东大学数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师从潘承洞院士。博士毕业后他在山东大学任教至今,其中 1996-1998 年曾到香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 年 — 2010 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member ,还曾到爱荷华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做访问教授。刘建亚目前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山大威海校区校长。



刘建亚主要从事数论和密码理论,尤其是素数论、自守形式、公钥密码等方向的研究;特别是他在解析数论经典问题和自守形式、L-函数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突出成果,为我国解析数论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了国际认可。此前,他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最高奖等荣誉。除了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了杰出成果,刘建亚教授在教书育人上也有一手,他曾获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院士增选,刘建亚是数学领域唯一一个有 3 个推荐人的,分别是励建书院士、莫毅明院士和王小云院士,本次当选可谓是“水到渠成”。



② 北京大学刘若川:1980 年生,1999 年曾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并保送北大数院;1999-2004 年,他 5 年时间在北大数院完成了本硕阶段的学习(师从田刚院士);2008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师从 Kiran S. Kedlaya 。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欧美多个著名研究机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 年他回国加入北京大学至今,目前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



刘若川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他在 p 进霍奇理论与 p 进自守形式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果,特别是他在相对 p 进 Hodge 理论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关于 p 进局部系统的刚性与黎曼-希尔伯特对应的卓越工作。他此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数学会陈省身奖、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 ICTP 与 IMU 颁发的拉马努金奖。刘若川是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一员,他也成为了“黄金一代”里首位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也成为了首位“80 后”院士。



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戴彧虹:1971 年生,1992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97 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师从袁亚湘院士。博士毕业后他留所工作,1998 年又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至今,他曾到英国邓迪大学、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洪堡学者)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研究。他目前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他还是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和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戴彧虹主要从事优化方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在非线性优化、整数规划与应用优化方面做出了系统和创造性的工作,并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此前,他曾获陈省身数学奖、冯康科学计算奖、首届萧树铁应用数学奖、中国运筹学会运筹应用奖、国际通信大会最佳论文奖和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会士(IFORS Fellow)等荣誉。他还曾受邀在 2022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作了 45 分钟报告,同年在国际数学规划大会作一小时大会报告(首位华人)。



科技大满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11-28 09:37 , Processed in 0.0719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