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61|回复: 0

[原创]给上海师大地理系芮建勋先生的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给上海师大地理系芮建勋先生的信
芮建勋老师:你好!
谢谢你再次发信。yetiaoxin948180@sina.com已经没有用,原因是新浪网不好收。由此我还错怪了陶老师。好了,说正事。你拟定的研究方向“星体运行与格局对台风路径突变(目前仅限于路径突变,强度突变以后再研究)的影响”课题,正确,有深度。我能提供的意见是,我对栾先生的“星体运动与长期天气地震预报”的意见,是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成果,除继续坚持外,我目前的研究是:还要引入泰勒桶、泰勒涡柱,泰勒球、绕流球等大量计算。泰勒涡柱在流体力学中的计算已很成熟,但缺乏绕流球、球绕流模型,所以还难以说明星体运行与格局对台风路径突变,强度突变的影响。
第二,我对统一强子地质力学预报地震之桥很感兴趣。2009年受陶老师邀请,到贵校开会。在会上我和何老师主要想报告的也是这类研究。当时还没有雾霾天气问题。实际强子地质力学和强子气象学,说的是同一个问题:隐藏着的额外维。这意味着强子地质力学和强子气象学隐藏着复杂的微小粒子的缠结、扭缠、洞穿、轨形拓扑等现象的操作问题。当然这属于弦论、卡拉比-丘流形紧致化、量子色动化学和夸克领域里的研究。贵校的李新洲教授就是方面的专家,但他们却不主张跨出这种高能研究的领域。但我是主张跨出的。例如大地震点源的高能从何而来?板块地缝能一劳永逸地解释吗?又如雾霾天气,能解释它的神出鬼没的隐藏现象吗?
但弦论的隐藏着的额外维,能解释,而且大地震发生在板块地缝之外的地方,也能解释。例如中微子也许就带有额外维,所以可以在地球任意地方直线穿行。但我的思想太超前了,不理解的人很多,半个世纪无任何科研经费,好在人间还陶老师这样的好人帮助。好了。
再见!
王德奎
[/water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6 20:49 , Processed in 0.0777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