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89|回复: 1

[推荐]深圳一六旬老翁称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一六旬老翁称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
南方都市报  昨天,63岁的老伯许世传捧着厚厚的一叠文稿向记者声称,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已成功推证出哥德巴赫猜想。“又碰到一个疯子?”同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一样,记者脑子里立即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潜心研究猜想30多年
  许老伯向记者表示,从学生时代起,他便对数学充满了奇思妙想。为了解决建筑物遮阴板计算烦琐的问题,他制成了日照计算仪。他还用力矩平衡原理增加一个方程式从而推导出一种新的解超静定结构公式。这些成果都曾通过中科院审核。也是从那时起,许世传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潜心研究了30多年。
  从阴阳八卦中获取灵感
  1996年6月16日,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陈景润教授逝世,激发了许世传破解数学难题的决心。他从阴阳八卦的哲理中获取灵感,在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教授梁金容博士、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薛伟民博士的指导下,运用“逐步淘汰原理定理”,推演出哥德巴赫猜想个数的精确解公式(A)。1997年,许世传写出剖析哥德巴赫猜想(A)“每个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循环论》一书,但(A)式极限无法求得,不能完全证明猜想。
  论文获得两名教授肯定
  1998年,许世传从美国阿-热所著的《可怕的对称》一书中,提高了对“阴阳八卦”对称循环原理的解释,破解了“白中有黑,黑中有白”蕴含的数学原理,得出“对称循环数学”的基本公式(B),即正、负无穷数等价相抵消,由(B)可证得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以及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去年,许世传将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归结为:“重素数Zw12也无穷多,哥德巴赫数在无限自然整数列中具有无限存在性,故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他将草稿整理成论文,先后送给福州大学数学系王传荣教授和厦门大学数学系叶芳草教授审阅,得到充分肯定。
  渴求数论界泰斗的验证
  许世传兴冲冲地将成果寄给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数学学报》编辑部,但编辑部表示:“必须有两名以上有关数学分支的教授推荐,本刊方予接收送审。”
  这意味着,许世传要寻到两名数论专家的支持。据介绍,我国研究数论的权威越来越少,近日,海天出版社科技部主编吴壁和厦大数学系叶芳草教授都建议许世传,去拜访我国数论界两位“泰斗”:一位是中科院数学所的王元教授,一位是山东大学的潘永洞教授。可是,多方打听,没有着落。因此,许世传希望借助本报,通过知情人士联系王元和潘永洞两位老前辈……
  哥德巴赫猜想相关资料:
  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两个猜想:
  (A)每个≥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记为:(1,1);(B)每一个奇数都可表为3个奇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写信至今,已有不少宝贵数值资料表明猜想是正确的,但未能用数理证实。这一猜想第一次重大突破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数学家哈代等证明了(B)。1973年陈景润发表论文,把(A)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即从(1,3)到(1,2),较(1,1)仅一步之差。今年3月,英美两家出版社为给《彼得罗斯大叔和哥德巴赫猜想》作宣传,宣布将为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者颁发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有效期到2002年3月15日止。
发表于 2021-12-9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定理:鲁思顺是个二百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0 07:19 , Processed in 0.0875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