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04|回复: 8

哥猜A的证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到底想证明什么。附证明稿。
存在2M=P1+P2
(M≥3、P1、P2为非1的奇素数)
程引达-
新余市渝水区新溪乡稍堎村 江西省
E-mail:632903199@qq.com
摘要 本文涉及的是数学的逻辑,因子的分解,数的分拆,结合律,表达式的唯一性等一些简单的方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关键词 哥德巴赫猜想 偶数 奇素数
AMS分类号:97F60
中图分类号: O156
简介,概念与定义:
1、 数的量,如数的大小、正负等一切仅与量有关的关系。
2、 数的元素形式,如数1是单位元素,任意素数都是单位元素,但不同的数又有不同的量。
3、 因子定义为P>1(P为素数),并又如a1a2,a1>1,a2>1,则a1,a2均为因子,又如: a1a2=a1+a1(a2-1),a2-1>1也为因子。
4、 Q的定义偶数,且因子的个数≥2。若1存在独立项中,则1也是Q的因子。因子可全为奇数或其他(这是由逻辑关系确定的)。
5、 逻辑关系:ⅰ、如此定义的Q既有第1条所述性质,也有第2条所述性质,并符合数学公理既有分配率结合律等。ⅱ、素数是不可分拆的元素数,但它存在数量关系,故素数是可以被分拆的。被分拆的数与分拆数源同具相同性质。
证明如下:
(一)
i、对于任意正整数M,均存在M个数值的表达式:即:
2M=1+(2M-1)
=2+(2m -2) (1)
……
=M+M
该2M对于二项式(1)的表法是唯一的并无其它非整数的二项式存在。(本文中称如(1)式的式子为二项式)
ii、设S1为(1)中奇数项(因子均为奇数的数式)的个数,S2为偶数项的个数,有:
S1+ S2=M (2)
并知:当M是偶数时:S1=S2
当M是奇数时:S1-S2=1
iii、若2M不为二素数之和,则(1)中设S1个奇数项均可表为:
2M=a+a1a2
=b+b1b2
……
之形数a、b……a1a2,b1b2,……均为奇数,并a1a2,b1b2,……均为非1的奇数,由乘法的定义设S1个数式均可表为:
2M=a+a1+a1+a1(a2-2)
=b+b1+b1+b1(b2-2) (3)
……
=c+c1+ c1+ c1(c2-2)
之形(或a1与a2、b1与b2……互换)若a、b,……c
中有非素数之数,同理可分解分拆成若干个因子相加的形式,在上式中若设a2,b2……为可解的数最大的因数,由于a2-1,-2,……b-1,-2,……均在式中,由此类推,故知小于a2,b2,……的所有因数的均可在连续的分解分拆中得到。
iV、定义Q为偶数,并为(1)的分解分拆中的n(n≥2)个因数之和(若令Q的因子均为奇数),故S1的任一式均可表为Q1+Q2的形式(奇数中最小者为3,偶数为2),故有4≤Q≤2M-2。由于定义Q至少为两个因数之和,故为2M-2>2时,2M-2为Q,则2不在Q的定义中,易知两两不同的Q的个数为M-2。
V、令(1)为对于变数的Q的一次方程组,则由一次方程组有解的条件得知(3)中至少存在两项无解,由于S2已知均有解,故知S1中至少存在二项数式无解,即知当S1≥2时,S1中至少存在两对2M=P1+P2的形式。
(此时素数P1,P2含1在内)
(二)
i、引理1、设A为一有限元素,又A可分别表出A1,A2,……
An,当若有A表出A1时,即当有:A=A1 时
则A,A2,A3,……An均为0。
证:设有原料若干,能做A1,也能做A2,或其它,但当该原料已经做了A1时,原料没有了,再不能做A2,或其它,又若任一数A,(A也不是纯数值符号)因为该数有因子,均有一定的表达式。(由数N的素数标准分解式N= 知,不同的数有不同的表达式),又如正整数:
10=2×5,10=2+2+2+2+2,10=5+5,……
回复 4楼2012-07-07 09:23删除 |

cheng201254
核心会员6
并假如:在某条件下(如正整数的分拆)有:A1,A2,A3,……An
即如果当10表为以上的若干形式之一时,则其它任意的形式的表法均不能同时存在,数10也不存在,故得此证。
引理2、任一数A,又设该A符合某条件的所有表达式为A1,A2,A3,……An,则该A在该条件下可为A1,A2,A3,……An中的之一所表达。
证:由素数的唯一分解定理知,不同的数存在不同的因数,故知任意二数存在的不同的表达式,如2M的表达式: a+a1a2,b+b1b2……,
由于a·a1a2,b·b1b2,……为M2-N2,N过O,1,2,……(M-1)之不同的数,两两互不相等,故存在两两不同的因数表达式,两两不同的Q的表达式,因若令A的为Q的所有表达式为A1,A2,……An,设A1,A2,……An,均可为b+b1b2,……C+C1C2……的Q的表达式B1,B2……Bi……,C1,C2……C所表出,则b1+b1b2,……C+C1C2……的Q表达式中至少有一个表达式异于A1,A2,……An,不然则有A,A1,A2……An均为0,然而我们又已知A存在,此与A,A1,A2,……An均为0(由A=B知,若A能表出B,则B也能表A,因对应的偶数式被分拆了,此由引理1得出矛盾)相矛盾,故知即必有不为0的(此不为0的含义指引理1所述的含义),A1,2……n,B1,2……i,C1,2……j的个数等于a+a1a2,b+b1b2,……C+C1C2的个数,即所证已明。(鸽巢原理)
ii当S1≥2时,则2M(M为S1≥2时的任意正整数)至少可以表为二素数之和(该二素数中不含1)即是若2M-1为素数时,则该2M至少可以表为不同的两对不可分解之数的和。
证:1、S1中的任意二分解式均存在不同数值,不同因子的Q,任意n式均存在n个不同数值不同因子的Q,对此可由引理1、2直接推得。
2、在(3)中S1分解的奇因子最小为3,(在此令Q为奇因子之和)若2M-1非素数则Q≥4,若2M-1为素数则Q≥6,由(2)比较S1与S2的个数,由于S2中2+(2M-2)之项,S1是无法表出的,故有:
S2-(S1)=1或2,即2M-1非素数时,S1有解的个数最多为S2-1,2M-1为素数时,S1有解的个数最多为S2-2,((S1)记为S1有解个数的上限)若所述不真,则必有形如:
Q(a)1+Q(a)2=Q(b)1+Q(b)2=2n1+2n2的连等式同时成立的关系存在,此式中Q(a)1,Q(a)2为a+a1a2表出的Q,Q(b)1,Q(b)2为b+b1b2的Q,2n1,2n2为S2中的各数,两两分别相等,此时无论Q的因数相同或不相同均与引理1、2矛盾,故得证。
iii 当S1≥2时,S1中至少存在两项无解。
证:由S1的在ii中有解的任意一式均可表为两个奇因数及若干个2相加的形式,并令Q为在该情形下的n个因数之和,(n≥2)显然任意一式均可表为表为Q1+Q2的形式。如:a+a1a2=a+a1+a1(a2-1),由于a1≥3,a2≥3,故a2-1为偶数,故a1(a2-1)也是偶数,并可表为a1 个2相加的形式,如此表出后由2M=Q1+Q2,则显然任意Q1,Q2的因数不同,因假如有a=a1或a=a2,若Q1与Q2的因数相同,则此时的表法为奇数,与Q为偶数的定义不符,并由引理1、2即得所证。至此已得与(一)相同的结论。
证毕。
程引达
2012/1/15
电话:15083974171
E-mail:632903199@qq.com
发表于 2012-10-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猜A的证明

其实楼主的前面的思路和我的有相同之处。即n到2n之间的数必不可能全是奇合数。
“V、令(1)为对于变数的Q的一次方程组,则由一次方程组有解的条件得知(3)中至少存在两项无解,由于S2已知均有解,故知S1中至少存在二项数式无解,即知当S1≥2时,S1中至少存在两对2M=P1+P2的形式。
(此时素数P1,P2含1在内)
”这句话最关键。一次方程组有解的条件是什么?我忘记了,请把定理描述一遍。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猜A的证明

http://tieba.baidu.com/p/1698523692
发表于 2013-7-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猜A的证明

拭目以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3-8-2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哥猜A的证明

回技术员,http://tieba.baidu.com/p/2163090936这里有关于一次方程的描述
发表于 2015-2-1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对不起噢很久没来关照你了,咱们不躲,
发表于 2018-6-5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几年没来
发表于 2018-6-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稿现略有修改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作者:江西省新余市 程引达
中图分类号:0156.1
摘要:本文证明了任意≥6的偶数都必可表为两个素数之和。证明中是令任意正整数2M为元素的个数,由2M的两两不同的算术表达式转换为2M个元素的两两不同数量的拆分式,并将拆分式中的奇合数变换为其因数相加的形式,从而非素数+素数的等式变换为偶数+偶数的等式,由数字代指元素的性质论证了其变换的必然性及一一对应的规律,由适合变换等式的个数不匹配由此证明哥猜成立。
关键词:偶数,奇合数,奇素数。拆分,变換。
证明:(一)根据皮亚诺公理,每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写成
N=1+1+1+……+1(N个1)
并据若a,b的后续数相等时a=b,
故对任意偶数2M(2M个1)分成不同的两份,仅有,必有M个表示法,
它们是:
1+(2M-1)
2+(2M-2)
……
M+M
记奇数+奇数的等式为S1,记偶数+偶数的等式为S2,得到M=S1+S2,S1-S2=0,或1。
(二)引理一,任意有限元素A若有表达式:A1,A2,……An,若当A=A1时A2,……An为0。(即A1,A2,……,An不同时存在)证:由A1,A2,......Am是A的表达式,故它们数量(个数)相等,假若A1,A2,......Am同时存在,如2M,
A1为:1+(2M-1)
A2为:2+(2M-2)……Am为:M+M则对A1,A2,.......Am求和得到:A1+A2+......+Am=A1*m或=An*m(n=1,2,......m)2M=An*m,(m为表达式的个数)An=2M,此式表明(因根据A的定义是有限且确定的元素)只有当:m=1时成立。又如ab(a>1b>1)可以拆分为:a+a+……+a (b个a)或b+b+……+b (a个b)该两表达式不能同时存在。故引理得证。(三) 引理二,任意有限元素A若有表达式A1,A2,……An,则A必可被A1,A2,……An之一表出。证:假若A1,A2,……An均不能表出A,此与原假定A1,A2,……An是A的表达式矛盾。故得证。(四) 任意奇合数均必可表为其奇因数相加的形式。(素数则不能,因为素数由定义没有因数,此时定义因数>1)。证因奇合数都可以由ab表出,a>1b>1,ab就是a个b,或b个a,a,b都是奇数(如:15=3×5=3+3+3+3+3,或15=5+5+5)。即是同时表明不能表为奇因数相加的奇数必定不是奇合数,必是素数故得证。(五) (1)中奇数+奇数的等式若非是两个素数相加必定可变換表为偶数+偶数的形式。证:由于已知奇合数都必可表为奇因数相加,故非两个素数相加的等式必可表为奇因数相加的形式如:d1+d2+……+dn (d均为奇数,d只有当(2M-1是合数是有1个1)),将其分拆为二部相加若由奇偶数值分类只有二大类,即奇数+奇数和偶数+偶数,因为这两分法对每一个可变形的等式都客观存在,所以即是每一个可变形的等式必定可以表为偶数+偶数,【如:1+9=1+3+3+3=(1+3)+(3+3)】,故得证。即是同时表明不能表为偶数+偶数的奇数+奇数式必定是素数+素数式(六)结论。由引理一知(1)中奇数+奇数的等式与偶数+偶数的等式的变换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奇数+奇数的等式变换只能对应一个偶数+偶数的等式。同时也是一个偶数+偶数的等式的拆分变換只能对应一个奇数+奇数的等式。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对应变换,但由引理二知必存在变换,由于两个奇因数之和≥4,因为对于任偶数2M的2+(2M-2)该式不能对应奇数+奇数式的因数表达式的变换,(因为数1最多只能在2M-1为奇合数时在变換中)故由S1,S2知当M是偶数时(1)中至少存在一个素数+素数的等式。当M是奇数时(1)中至少存在两个素数+素数的等式。(1不作素数计,S1≥3)
发表于 2018-7-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德巴赫猜想实质是数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有些问题是数值分析无法解决的,比如令每一个(非:素数+素数)奇数+奇数的数式若可以变换为偶数+偶数的数式,我们就无法计算这样的可以变换的奇数+奇数的数式最多能有多少个,如能解决这个问题哥猜问题也就解决了。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我们可以引进常识:任意有限元素A若有表达式:A1,A2,……An,若当A=A1时A2,……An为0。(即A1,A2,……,An不同时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3 06:33 , Processed in 0.0967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