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12|回复: 4

[原创] Goldbach猜想研究的误区(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Goldbach猜想研究的误区(四)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科技处长,研究员陆柱家先生指出:
      在一些稍微像样的‘证明’中,基本都是一种思路,即任一偶数2n都可以表示为n个自然数对之和,即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合哥猜条件的数对之后,如果能证明至少有一对素数pi和pj留下来,并且满足2n=pi+pj,这样哥猜就被证明了。关键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素数留下来”。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一点加以证明,要能证明,猜想也就解决了。以上是陆先生的讲话大意。
      笔者认为,目前看到的哥猜证明,基本上证到G(2n)>1,2,3……就完了,而且不能保证G(2n)确切是素数对的数目,作为哥猜证明应该说是很不严格的,这也是当前哥猜证明的最大误区之一。
      笔者的自然全复筛和陆先生所说的方法完全一致,不过笔者是将[(n+1),2n]区间的数隐含了。笔者的方法完全确保:自然复筛完成后,在[1,n]区间至少会留下一个素数p,(不是1),并一定有(2n-p)是素数,满足2n=p+(2n-p).——所以,毫不客气地说,笔者的证明确确实实是最完美的哥猜证明。数学所不服气也不行。再一次证明;中国人就是聪明。[/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Goldbach猜想研究的误区(四)

     本文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问题。那么多的哥猜证明者有几个适合陆先生的标准?
     “叶公好龙”的叶公,今天还有吗?为何都沉默不出声?
发表于 2008-11-2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Goldbach猜想研究的误区(四)

   不理睬 -- 不睬 -- 不踩不踩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Goldbach猜想研究的误区(四)

       我的哥猜证明最合“官科”标准,“1+4”和“1+1”相比,简直就不值一文。
        官科没有民科行。我的论文可作证。
发表于 2022-5-2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没有靠得住的哥猜证明,确有一些靠得住的二百五,,,鲁思顺是二百五中的突出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5 04:54 , Processed in 0.0892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