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74|回复: 6

《几何原本》与《算术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8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首先来到我国,带来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直希望能找到肯与他合作翻译此书的人。直到1606年,他才与徐光启一起,合译了此书的前面六卷之后,就再也不肯继续合译下去了。他在《译几何原本序》中写道:“太史意方锐,欲竟之。余曰:止,请先传此,使同志者习之,果以为用也,而后徐计其余。”徐光启不精拉丁文,无可奈何,曾感慨万端地说:“续成大业,未知何日,未知何人”。《几何原本》后面九卷,直到246年后,才由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继续合译完成。
那么,为什么利玛窦在合译《几何原本》的事情上,会表现得如此的虎头蛇尾,搞得这样的出尔反尔。其实,《几何原本》从第七卷开始讨论算术问题,首先介绍的是求取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减法,也就是《九章算术》里的“更相减损术”。利玛窦是个聪明人,来到中国后不会不看《九章算术》,因此他知道若是再继续合译下去,必定就会露马脚。《九章算术》里的“更相减损术”极为古老,我国商代的六十甲子计日法,就是按照“更相减损术”得到的。我国南宋的秦九韶,也是根据这个“更相减损术”,得到了他的“大衍求一术”。
西方以几何为主体的数学,起源于埃及,鼎盛于希腊。大约从五世纪开始,整个欧洲进入了基督教的黑暗统治,古希腊人的几何成果,几乎全部散失。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幸好流入了阿拉伯,成了当时伊斯兰大学的教课书,得以保存下来。直到十二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大翻译运动,《几何原本》才被找了回去,但是其中已经夹杂了大量的中国数学。这是由于玄奘天竺取经,同时也带去了唐朝的先进数学,随后在阿拉伯,立即兴起了翻译中国数学的热潮。
《算术研究》确是高斯的原著,这是一本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典范。高斯的“二次型理论”,占据了此书的大部分的篇幅,然而,高斯的这个“二次型理论”根本就是错的。去年12月27日,我给“火花”发送了一篇名为“探究表数为三平方和问题”的文章,揭示了这个理论的错误。此文已经被“火花”硬压了一年了,不知什么原因,不肯予以立即公开。既然“火花”上的文章,仅仅只是作者的观点,不是审稿专家的确认,那么他们硬压着,无非是想找到反击我的武器。
“素数定理”是高斯十五岁时的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就是这个不切实际的空想,成了我们解决“哥猜”的拦路虎。我于今年7月17日,给“火花”发送了一篇名为“规则合数环与素数的分布公式”的文章,戳穿了这只纸老虎的荒谬,这篇文章同样被硬压着。若不彻底打倒这只纸老虎,大家的“哥猜”就永远不可能被那些专家院士们所确认。“火花”被逼给我发表了十六篇文章,然而还有十八篇文章还被硬压着。现在我们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的数学发现,能被那些专家院士们,永远硬压下去吗?倪则均,2014年12月18日。
发表于 2014-12-20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倪先生您好!
    赞“不畏威权,追求真理”。
    请问:1,18篇文章中压的时间最长的有多久了?2,2013年您应参加过走进中科院的火花活动,他们未与交流?3,您要进攻,反击是必须的。关键是如果找不到反击的子弹,能弄清或猜想“火花”是怎么办的吗(《巧证四色猜想》已压快近9个月了)?遇到过不说理由,硬退稿的情况吗?
   谢谢!
发表于 2014-12-2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需要素数定理,只要数学规则就可以了,因为由于数学规则的修改,把1作为一个特殊的数后,哥德巴赫猜想就完结了。是数学规则否定了哥德巴赫猜想。现在人们证明的不是当初的哥德巴赫猜想了,是欧拉猜想A和欧拉猜想B,其他的类似猜想如A+B,1+2已经完结,也没有用到素数定理。
哥德巴赫猜想是说:“用不超过3个素数的和来表示所有的正整数。”由于数学规则的修改,哥德巴赫猜想就被数学规则否定了,即1,2,3不能用素数的和来表示了。故哥德巴赫猜想是错误的。
发表于 2014-12-2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任在深 于 2014-12-20 16:24 编辑

楼上的毛先生请注意了!
      哥德巴赫猜想是证明任意偶合数单位都是两个素数单位的和。

    即   (1)2n=Pn+Qn

请问没有正确的素数单位定理,怎么导出第n个素数单位的公式?没有第n个素数单位的公式怎么求证哥德巴赫猜想?

       1. 2n=Pn+Qn,  只是求和的数学公式,是不能证明哥猜的!因为哥猜属于结构数学问题的证明!

即   2.  2n=[(ApqNpq+48)′1/2-6]′2 ------------偶合数的数学函数结构式。
又   3.  Pn=[(ApNp+48)′1/2-6]′2
      4.  Qn=[(AqNq+48)′1/2-6]′2
所以
     5.[(ApqNpq+48)′1/2-6]′2=[(ApNp+48)′1/2-6]′2+[(AqNq+48)′1/2-6]′2=Pn+Qn=2n.

      这才是纯粹数学即结构数学关于空间形与形之间的结构关系!

绝不是APB的 123------------321!,那是什么东西?!
发表于 2014-12-2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在深 发表于 2014-12-20 16:20
楼上的毛先生请注意了!
      哥德巴赫猜想是证明任意偶合数单位都是两个素数单位的和。

我是说数字1与2不能用两个素数的和来表示了,故原来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不成立了,你们现在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改成欧拉猜想A了,从4开始研究,这是你的结构数学中要研究的,你赶快研究吧。
发表于 2014-12-21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maoguicheng 发表于 2014-12-20 20:35
我是说数字1与2不能用两个素数的和来表示了,故原来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不成立了,你们现在的哥德巴赫猜想就 ...

谢谢您的提醒!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斯猫猫 发表于 2014-12-20 09:33
倪先生您好!
    赞“不畏威权,追求真理”。
    请问:1,18篇文章中压的时间最长的有多久了?2,2013年 ...

波斯猫猫先生:一,我的“高次纵横图与自然数等幂和”,是2013年11月22日递送的,这是被压最长的一篇文章;二,我未被邀请参加走进中科院活动,大概是他们不敢与我对话吧;三,中科院推出“科学智慧火花”,决不是为了忽悠大家,然而这个栏目的数学组,明显是被崇洋媚外的保王(子)党所把持,他们最擅长干糊弄人的勾当,不符合栏目要求,常常是他们退稿的唯一的理由。倪则均,2014年12月21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4 15:47 , Processed in 0.0884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