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12|回复: 3

看官审判中科院主办的科学智慧火花宗旨定位与论文 作者不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汇集公众科学智慧交流科学思想见解点燃科学智慧火花构建互动交流平台

汇集公众科学智慧交流科学思想见解‘是他们公开宣传的办刊宗旨,定位和要求吧?
请看官看本人投稿和退稿信:


再说素数定理之争

本人质疑素数定理不对,都说我错了。某高人还嘲笑我智商太低不能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某论敌说“否定素数定理,几乎是否定成百上千数学家的劳动,否定数论历史,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也就几乎没有了头绪”,但是谁也没有驳斥我质疑的依据和理由,没法服气,特此再细说质疑依据和理由,敬请批驳。
一、素数出现概率极限=0似是而非

1、客观实际极限确界值=1/(两相邻素数的差-1)d(也就是连续合数个数),它趋近于0,然而不管它多么渺小,都大于0。没有 ,或者没有找到它,断言素数出现概率极限=0不可厚非。有,且找到了它,再断言=0,就否定了客观真实的极限确界值!难道说1/d=0正确吗?
素数定理不是这种计算法吧?
2、素数个数/自然数个数,比值大于1/d(的极限值)。
3、素数个数/非素数个数,比值大于1/d(的极限值)。
据此三种素数概率计算法的结果,推出结论:客观实际之素数出现的概率大于、等于1/d。与该定理的结论大相径庭吧?
总不能说数学家=0的结论没错,客观实际数值1/d错了吧?
4、把素数出现的概率命名为素数定理名实相副吗?
二、似是而非1、连续合数列任意长,它们内的素数一样多。因此,把其全部数分别代入该式计算,“分子”是一个常量,分母是变量,比值趋小。所得的比不可能相等,更不可能都=1!其极限也仅仅接近、趋于、约=1 吧,断定=1合符客观实际吗??2、定理没有提出和解答上列问题,就是隐藏的失误。 综上,我说“素数定理”隐藏了重大失误,名称含糊。
责怪我错了,难道数学定理不要求准确、无懈可击,允许不符合客观实际?






专家回复

shechiqiu19480824 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经过审阅,我们认为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定位和要求,因此予以退稿。此致敬礼!《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2018年07月21日


容斥公式很可能隐藏了重大失误

笔者证明了《连续合数定理》,从而发现容斥公式隐藏了重大失误。

已知“公理”, 把两个不相等的数代入同一公式计算,结果不可能相等,计算素数个数的容斥公式岂能例外?! 虽然因为取整计算,不大的数代入容斥公式计算,结果准确,但是(中间无素数的)两数相差可能特别巨大(因为连续合数个数‘任意多’,且它们内的素数一样多)时怎样?因为计算不了,所以既不能证明其是又不能证明其非,凭据什么断定它相等? 取整就有尾数误差。非常多次取整的误差和为正为负、多大都难知道。谁能否定这个事实?假定该式正确,误差之和不大于1必须给出证明吧?! 该式没有提出和解答上列问题,证明不完善吧? 笔者在哥德巴赫猜想贴吧提出上述质疑,遭到一些高知吧友猛烈抨击,指责本人不学无术,想出名而恶毒诽谤数学名家,称公式“绝对正确”。 本来不想论争到底,但是联想到所有“素数个数”和所有“素数和式数”求计公式都隐藏了同样的失误,连名震天下的陈氏“1+2”“定理”引用、计算的公式也不可能例外!尤其是不少学者企图改进“1+1”式数估计公式的精确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却没有提出和讨论公式隐藏的上述问题,也没有提出和讨论按公式计算,偶数越大“1+1”式数越多,然而有些大偶数实际的“1+1”式数比小偶数少;有些计算结果数比实际数大之“波动”的产生原因;同时,素数个数是整数,没有提出和讨论数据取整可能产生误差问题。 总之,公式存在重大失误。虽然都是估计公式,但是不提出、解决其隐藏的失误,将依旧误导学习、研究。笔者因此不得不一再重申质疑,呼吁数学界关注、讨论,得出定论。





专家回复

shechiqiu19480824 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经过审阅,我们认为您的来稿不符合本栏目的定位和要求,因此予以退稿。此致敬礼!《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2018年07月21日


建议鉴定暨修正明显失误的哈代定理5的结论

笔者证明了《连续合数定理》,其推论2:自然数内的连续合数列非无穷大任意多、项数非无穷大任意多。有人看了,贴出该定理,指责本人剽窃了哈代的成果。 笔者却发现该定理的结论与本人的结论矛盾,产生矛盾原因竟然是哈代认定自己证明的连续合数个数错了。 《哈代数论》第六版中的定理5的结论: “对任意给定的数N,都存在长度超过N的仅由连续合数组成的片段”。 而他自己仅仅证明了长度为p-1,由连续合数组成的片段。于是,给定N=p-1,按结论推理,就是p-1超过p-1,岂非错误? 在自然数列M内,给定N的长度是M/2,长度超过N的连续合数根本不可能存在(不证自明吧)!,谁能给出存在这种连续合数的证明? 望文生义,结论也不当。岂有超过“任意长”的长度? 因此说,哈代定理5的结论明显错了。按他自己的证明,也应当改正为“对任意给定的数N,都存在长度不超过(N-1),仅由连续合数组成的片段”。 论敌又称该定理“绝对正确”,怪罪笔者诽谤著名数学家! 基础理论是科学之源泉和种子,没有源泉,江河断流。没有种子,颗粒无收。没有基础理论的突破、发现,就没有科学的进展。错误的基础理论一旦成为共识,就可能影响广泛危害巨大,甚至发展成伪科学。例如,论敌们认为该定理“绝对正确”;引用该结论就可以推翻哥德巴赫猜想(因其本身错误,没必要写出证明);简单不过的“地心说”。 如果不准质疑不准提出不准修改大师权威的基础理论错误,不会阻碍科学研究进展吗?学术争鸣的问题,既讳言、掩盖、否认不了,又解决不了。 由是,笔者建议数学界:鉴定暨修正明显失误的哈代定理5的结论。





专家回复

shechiqiu19480824 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经过审阅,我们认为您的来稿不符合本栏目的定位和要求,因此予以退稿。此致敬礼!《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2018年07月21日


相容选言证明疑是算命式忽悠伪科学

算命式忽悠范例 故事说,三个秀才赶考前,拜求大仙预测自己得中否?大仙不发一言,始终伸出一指。看似无论哪种考试结果,他的预测都100%准确:一个没考中;一个也没考中,一个都没落榜。 然而,大仙根本没有预测每个秀才的考试结果,回答“他”是否得中,而是牛头不对马嘴诡言不证自明的“他们”考试全部必然结果。 能够不谴责他忽悠欺骗,反而赞美大仙神算吗?相容选言命题证明范例 哥德巴赫猜想“a+b"证明的光辉顶峰”1+2“ 两相对照,不证自明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能表成“1+1”,或“1+2”,或二者同时存在吧?研究的问题是必然的“1+1”,或“1+2”,回答了吗证明了吗? “1+2”的证明与江湖术士的把戏雷同,可谓算命式忽悠伪科学吧? 疑是算命式忽悠伪科学产生的根源:偷换研究课题,以全面“可能”回答唯一“必然”。 此外,“定理”起码得有举例实证吧,有一个吗? 充分大到底多大?缺失了非充分大的数,证明完善吗?没有完善性的证明对吗? 计算素数数目、素数和式数的公式都隐藏了“N值区间误差”,作者的公式、计算岂能例外? 既然是“1+2”定理,标题就应该去掉“不超过”三字。 “1+1”与“1+2”的形式、内容不同,本质迥异。后者以研究前者的“光辉顶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头奖,匪夷所思!更加难以理喻、可怕的是如此算命式忽悠伪科学似乎引领了中国数学研究、教育。 不准质疑的理论错误无疑。笔者欢迎批判驳倒自己的独见。
参考文献:佘赤求数学争鸣专著《瓜娃数学革命传奇》知音励志2017第7期专辑




专家回复

shechiqiu19480824 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经过审阅,我们认为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定位和要求,因此予以退稿。此致敬礼!《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2018年07月21日

发表于 2018-7-2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介绍的平台,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道非的先生才德俱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3 06:33 , Processed in 0.0919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