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50|回复: 3

[转帖]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田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田松)
  自打20多年前看到“爱因斯坦错了”的“民科”报告,田松似乎就一直在跟“民科”打交道,他甚至还专门出了一本书讨论“民科”现象,以至于在“民科”圈子里,田松都快成为“敌人”的标签了。虽然这些年“民科”的活动似乎逐渐转入低潮,但冷不丁却又总有人提起,可见其土壤之深。为此我们特别邀请田松,回顾20多年与“民科”论战的过程。
  初识“民科” 爱因斯坦错了吗?
  爱因斯坦是错的!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田松大异。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田松在吉林大学物理系读本科,在学校实验室里看到了一份油印的论文。该文作者不详,洋洋洒洒,力图证明的核心问题,就是“爱因斯坦错了”。
  错在哪儿呢?田松好奇地往下看,只见作者举例,说“斯坦大师”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错了,光怎么能是电磁波呢?大家都知道,半导体收音机是可以接收电磁波的,可是我们拿一个手电筒照射收音机,收音机没反应。假如光真的是电磁波,收音机怎么不响呢?
  “这篇论文在我们同学中间传阅,大伙儿都当成笑料。”田松说,“且不说他的论证过程多么无知,就‘光是电磁波’这理论,也不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啊。”
  多年后回想起来,这是田松第一次见识“民间科学爱好者”(简称“民科”)。而且他也是后来才知道,把论文印得跟传单一样,跑到各大学和科研院所里四处散发,期待获得正统科学界的认可,是“民科”活动的经典方式之一。
  走出误区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民科”
  把“民科现象”真正作为一项社会学课题来研究,是田松在与著名的“民科”朱海军打交道之后产生的想法。
  上世纪90年代初,田松就听过朱海军这个名字,以及他提出的“朱海军力”。2000年以后,朱海军和方舟子在“新语丝”网上论战,又引起了田松的注意。田松一看,朱海军讲的还是自己十年前的这套理论。“好比一个人在松软的沙滩上盖楼,十年如一日,这是为什么啊?”田松开始琢磨了,他写了一篇文章叫《朱海军力》,狠狠挖苦了朱海军。不料,朱海军很有礼貌地给田松回了信,表示要就生物学的问题进行亲切友好的探讨。
  朱海军的大度让田松吃惊。“我汗颜,心里感觉有点悬。”田松说,“我是学物理的,朱海军是学中文的,讲到生物学,首先我不是专家,在这个领域我们的知识来源,都同样来自基础教育和一些科普文献。我指出朱海军的错误,其实就是基于这么点知识。”田松觉得,说不定朱海军先生读书更多呀,真要讨论起生物学,自己未必是对手。
  那怎么办呢?田松意识到自己对“民科”的思考,陷入了一个误区。“起初我想在科学专业领域和民科作战。但其实不能这样跟‘民科’对话,太困难了。不是哪里错了的问题,是根本全错了嘛。我们应该跳出圈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民科现象。”
    “民科”没有成功可能
  ■ 对话田松
  新京报:你对“民科”们的行为怎么定性呢?
  田松:从社会旁观者的角度,他们的行为可以算是一种行为艺术。但是对于他们个人而言,我觉得更像是一种巫术。
  新京报:这话怎么讲?
  田松:你看“民科”们写的论文,跟我们正规的科学论文看起来完全一样,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什么的。他们就是在模仿体制内部的这一套行为模式,期待获得科学共同体的认可。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模拟的仪式,弄假成真。比如有民科对自己长期自我宣传就有这样的期盼:时间一长,观点被写进教科书,不就成了科学了?
  新京报:“民科”有成功的可能吗?
  田松:很遗憾,我的看法是:绝无可能。科学不是这么个玩法,一个基本常识是,任何现代人想在科学上做出成就,都必须把该领域内前人的成果学习吸收之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可能再提高一点点。而“民科”无视这个传统,总想横空出世,一鸣惊人。
  新京报:“民科”有出路吗?
  田松:有,但是很难,这个难,主要是心态问题。我认真思考过民科的出路,我的建议是,做一点门槛比较低的科学工作。比如博物学。如果你能持续地观察你所生活的地域的植物的生长情况,持续记录你家院子里的土壤酸碱度,你所在地的天气情况等等。这样的工作坚持三五年,你获得的数据就是有用的。可惜“民科”不会去做这些“小事”。

发表于 2010-12-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田松)

内部思想路线上的敌人远比外部敌人更可怕

     当年红军那些“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大人物”幼稚无知地信奉“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剥夺没有军事院校辉煌学历的“土包子”mzd这一世界伟大军事家的军事指挥权,结果使红军差点全军覆灭;他们起到了外部敌人想起而起不到的给革命以毁灭性的打击的作用。
            现在进行的科学革命的伟大新长征也有类似的“真理裁判官”的“大人物”幼稚无知地信奉“山沟沟里出不了重大科学发现”剥夺“民科”的发言权,扼杀极其伟大的发明家与科学家,客观上是在祸国殃民;他们起到了外部敌人想起而起不到的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毁灭性的打击的作用。

发表于 2010-12-3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田松)

中国多几个沟道效应这样的明白人,少几个武大郎和俞根强之类愚昧无知的畸形怪胎,中国现代数学就有了希望,否则就成为科学上的侏儒国.
发表于 2010-12-3 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田松)

为什么 hxl268 先生一直不回答 “最小正数除以2后 是正是负还是0, 比最小正数大还是小”这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3 11:15 , Processed in 0.1022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