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46|回复: 4

聊聊辩证逻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3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家学派都喜欢谈辩证逻辑,我从前听说过辩证法,自从上这个论坛之后,通过几位道家大师的介绍,才知道除了形逻之外还有辩逻。
我认为辩证逻辑还是很有用的,其中的哲理非常深刻,比如说,道家圣人老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按照形式逻辑,福就是福,祸就是祸,说什么福就是祸,祸就是福,那是错错错。但看一个例子:一个人中了500万大奖,所有人都会说他有福,但得了500万后被贼人给掂记了,抢去了,再伤了小命,那就是祸了。
所以,按照辩证逻辑的说法,福与祸是相互转化的。
但是,如果滥用辩证逻辑,说什么“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对就是错,错就是对”之类的话,那可就将辩证逻辑给搞变味了。
总之,辩证逻辑有用,但要用在合适的适用范围之中。
发表于 2011-4-1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聊聊辩证逻辑

道家讲阴阳。辩证是外来名。
“辩证逻辑”作为一种变化的范式是有深意的,但作为形式推理工具是徒有虚名而已。
发表于 2011-4-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聊聊辩证逻辑


    寨翁失马安知祸福?
   
发表于 2011-4-1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聊聊辩证逻辑

楼主(  门外汉  )你,还是先【补课】,否则成就有限的

***************************************
例如对于“辩证dialectic”逻辑来说,
A∧﹁A 不会是空集
会【证明】吗 ???
发表于 2011-4-15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聊聊辩证逻辑

一、矛盾律:
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又称不矛盾律。它通常被表述为A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在传统逻辑里,矛盾律首先是作为事物规律提出来的,意为任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具有某属性又不具有某属性。它作为思维规律,则是任一命题不能既真又不真。矛盾律也被当作一种关于认识活动的规范性规律,意为任何人不应同时断定一个命题 (A)及其否定 (并非A)。这就是说,对一个命题及其否定不应持两可之说,以免自相矛盾。矛盾律还被看成是关于逻辑语义的规律,即在同一上下文中,同一语词或语句不应既表述某一思想又不表述某一思想。违背了矛盾律的要求,思维就会陷入逻辑矛盾(A并且非A) 。而任何包含逻辑矛盾的思想又总是错误的,所以思想的无矛盾性是正确思维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构造一个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则之一。在现代逻辑中,(A∧﹁A) ( 读作A并且非A是假的 ),是矛盾律在命题逻辑中的体现;?x(F(x)∧﹁F(x)) (读作并非存在着一个个体x,x既有性质F又没有性质F),是矛盾律在谓词逻辑中的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7 07:03 , Processed in 0.0857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