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195912

哥德巴赫猜想擂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4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中,是假设成立的,如果不成立会出现什么情况?
1、与假设矛盾,2、与定义矛盾。
数学归纳法的第三步,用了一个浅显的逻辑:整体大于等于部分或部分小于等于整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4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fbpgyfk 于 2022-2-16 09:51 编辑

数学归纳法证明哥猜只是一种方法或途径,并非是必用的唯一方法和途径。我的证明是根据素数对构成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演出来的素数对平均个数计算公式和素数对下限计算公式。论证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假设成分,只是在确定系数时用到了综合考虑一词(以大量计算数据为评估依据和素数对的整体发展趋势而考虑的)。
*********************************************
*********************************************
1、没有推论出计算公式,怎么计算?
2、至于属于什么范畴,那是归属问题,但最为核心的是论证出或称作推论出适用计算公式,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3、假设只是一种猜想,而不是定论,所以,才要找到这种假设的真实性和数理根据,那才能跳出猜想这个坑。数学巨匠们近280年的努力,不就是想方设法跳出猜想这个坑吗?
***********************************************
***********************************************
因素数除去2以外都是奇数,所以,素数对的对称性是依据任意偶数的对称奇数之和等于对应偶数原理而得,也就是说,当两个相互对称奇数都是素数时,素数对就诞生了,则素数对的对称性不属于预设或假想,同理,素数对也失去了预设或假想基本条件,而是在数理依据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素数对个数下限计算公式是在构成素数对理论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论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更不是在设想基础上假想出来 的,她的诞生建立于数理逻辑的结晶。
素数对个数下限计算公式的诞生,是有数理逻辑根据,这种数理逻辑的结晶,从公式的本身就展现出适用任何偶数(在公认确定的最小偶数和素数界定范围基础上),不需要什么有限到无限的过度。
从论证过程上看,无论哪一步和环节,都不存在假设素数对的存在性,都是在不知未来结果如何基础上推论下来的。因为无论论证结果如何,都是在证明哥猜。这就是说,无论证明结果是成立,或是不成立,都是在证明哥猜的成立或不成立。你认为有必要去假设什么 吗?

点评

“素数对”、对称性、下限公式等等都是假设哥猜成立,原因在于它们都不能从有限过渡到无限。  发表于 2022-2-16 16:54
你的不是证明,只是计算而已,属于计算数论的范畴,说不定在密码学里有用途。前面说过,“素数对”本身就是假定哥猜成立,还需要证明干嘛呢?  发表于 2022-2-15 1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生888@ 发表于 2022-2-13 15:05
数字太大了,有点吓人!不如说:任一大于等于14的偶数,其素数对大于等于2来的实际.

哥猜说的是一对,我说至少有两对,这是创新,不是数字小的问题!

点评

关于素数对下限计算公式的由来,请去阅读《凡是大于4的偶数都 有素数对》论文。至于为什么infD(N)=N/2ln(N)^2#0的问题,应该说,只要具备数学常识的人,都能从N/2ln(N)^2明眼看出,>4的偶数都不可能计算出=0结果。   发表于 2022-3-6 15:59
你是如何证明了”infD(N)=N/2ln(N)^2“”都有素数对“的?如果没有,说明”你的分析能力是否存在弱智成分“?  发表于 2022-2-19 20:35
既然所有大于0的偶数都有素数对,不就是在说只要是不小于6的偶数都能用两个素数之和来表示吗?这怎么能说【对哥猜毫无帮助】,而是误导呢?3、素数对构成规律会这么简单吗?你的分析能力是否存在弱智成分?  发表于 2022-2-19 16:25
1、难道具有数学常识的人,不能从infD(N)=N/2ln(N)^2公式中明显得知此公式适用于任意大的偶数吗?2、此公式是对应偶数N至少有多少个素数对的计算公式,难道不是告诉人们,只要是大于0的偶数,都有素数对吗?  发表于 2022-2-19 16:18
“N/2ln(N)^2”的计算就是一个算式,不是“最基本的数学常识”,对哥猜毫无帮助,只会误导。“从计算素数对个数下限公式infD(N)=N/2ln(N)^2来看”更像“那不证明哥猜,而是研究或探索素数对的构成规律”。  发表于 2022-2-19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在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中,是假设成立的,如果不成立会出现什么情况?
1、与假设矛盾,2、与定义矛盾。
上面两点的结论,开始的时候有点出乎我的意外,仔细想想太正常不过了。

二、数学归纳法的第三步,用了一个浅显的逻辑:整体大于等于部分或部分小于等于整体。
这浅显的道理更是出乎我的意外。

点评

我的证明不是用数学归纳法,所以,在论证过程中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假设哥猜成立或不成立的影子。  发表于 2022-2-17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定理π(x)的证明过程,在我看来:构造了几个新的函数,比如θ(x)、S (x) 等,这些函数虽然不如 π(x)直观,且难懂,但处理起来都比 π(x) 容易。
哥猜也一样,由于素数的原因,处理两个素数比较困难,构造新的函数I(n)、W(n),这两个函数的意思,虽然有些难懂,但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就是哥猜,甚至比哥猜还要强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定理π(x)的证明过程,在我看来:构造了几个新的函数,比如θ(x)、S (x) 等,这些函数虽然不如 π(x)直观,且难懂,但处理起来都比 π(x) 容易。
哥猜也一样,由于素数的原因,处理两个素数比较困难,构造新的函数I(n)、W(n),这两个函数的意思或感念,虽然有些难懂,但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就是哥猜,甚至比哥猜还要强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14 06:47 , Processed in 0.1089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