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45|回复: 2

再对张彧典先生九构形的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明85639720 于 2017-12-19 07:34 编辑

再对张彧典先生九构形的评论
雷  明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整理)

张彧典先生十二月十七日有《中国博士网》上发表了《解读〈对已知部分4染色的地图的一组操作〉》一文,网址是:
。现将我几天来对其评论的贴子抄录如下:
12,17我的评论:

(一)
张彧典朋友:
你多次强调你的图中左边的是采用敢峰的画法,右边是采用米勒的画法。可你只说对了右边的一半,而左边的一半你却没有说对。你的图左边的画法原本就是你的画法,因为你的画法中5—轮都是在图的最下部的,这你可以看一看你的书和你多次的论文;而敢峰的画法则是把5—轮放在了图的正中间的,我也是这种画法,只是我们两人在5—轮的上部和下部所画图的多少不同罢了。你可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后来我感到米勒和你的那种画法,好象更容易看明白一点,所以也就多数都采用了米勒和你的画法。
(二)
张先生:
1、你这贴中的第一幅图,就是你所说的“米勒图的同胎姐妹”,你看看这个图与米勒图有共同的地方吗。米勒图既有环形的A—B链,又有环形的C—D链,这个图有环形的A—B链吗。米勒图中的A—B链和C—D链都分别是两条,其中一条是环形的,另一条是直链,两条各不相连接;而你这里只有一条C—D链(环形部分与直链部分直接相连),两条A—B链(两条都是直链且不相连接)。这能叫同胎姐妹吗。
2、你的第二幅图(即美国人的图11)与你的ZW5的差别太大了,难道就因为他们都是直行了次交换才空出了颜色,就能归为一类吗。
(三)
张先生:
1、真正与米勒图成为同胎姐妹的就是米勒图进行了第二次颠倒后的图,把其中的A、B两颜色互换,把C、D两颜色也互换,把图再逆时针转动72度,就是一个123的BAB型的米勒图的姐妹图。其中同样也有两条环形链,一条是A—B,一条是C—D;也有两条直链。一条是A—B链,一条是C—D链;且直链与环形链不相连接。这与米勒图是同样的特征。所不同的只是两条连通链A—C和A—D除了有共同的起始顶点外,两链的交叉顶点多少不同,米勒图是一个,这个图是三个。
2、米勒图的解法是交换4D和5D的C—D,就成了可同时移去两个同色B的K—构形而得解,而你这个“同胎姐妹图”能交换4D和5C的C—D吗,如果交换了,不等于把图中所有的C色顶点都改成了D色吗,不等于又把图中所有的D色顶点也都改成了C色吗,图不还是与原图相同的构形吗,能解决问题吗。
3、但我说的这个同胎姐妹图,就可以交换4D和5D的C—D,使图也成为一个可同时移去两个同色B的K—构形而得解。这一点你可以试做一次,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四)
张先生:
你若还不明白的话,请直接说出来,我可以给你画图,把米勒图和你的同胎姐妹图分别着色进行比较,也可以把米勒图和我提出的同胎姐妹图分别着色进行比较,看一看米勒图真正的同胎姐妹道底是那一个,是谁。(实际上我接着又写了一篇文章《谁是敢峰—米勒图的同胎姐妹?》回答了这一问题,网址是:。——雷注)
(五)
张先生:
1、你这贴中的第一幅图,就是你所说的“米勒图的同胎姐妹”,你看看这个图与米勒图有共同的地方吗。米勒图既有环形的A—B链,又有环形的C—D链,这个图有环形的A—B链吗。米勒图中的A—B链和C—D链都分别是两条,其中一条是环形的,另一条是直链,两条各不相连接;而你这里只有一条C—D链(环形部分与直链部分是直接相连的),两条A—B链(两条都是直链且不相连接)。这能叫同胎姐妹吗。
2、真正与米勒图成为同胎姐妹的就是米勒图进行了第二次颠倒后的图,把其中的A、B两颜色互换,把C、D两颜色也互换,把图再逆时针转动72度,就是一个123的BAB型的米勒图的姐妹图。其中同样也有两条环形链,一条是A—B,一条是C—D;也有两条直链。一条是A—B链,一条是C—D链;且直链与环形链均不相连接。这与米勒图是同样的特征。所不同的只是两条连通链A—C和A—D除了有共同的起始顶点外,两链的交叉顶点多少不同,米勒图是一个,这个图(米勒图颠倒两次后的图)是三个。
3、米勒图的解法是交换4D和5D的C—D,就成了可同时移去两个同色B的K—构形而得解,而你这个“同胎姐妹图”能交换4D和5C的C—D吗,如果交换了,不等于把图中所有的C色顶点都改成了D色吗,不等于又把图中所有的D色顶点也都改成了C色吗,图不还是与原图相同的构形吗,能解决问题吗。
4、但我说的这个同胎姐妹图,就可以交换4D和5D的C—D,使图也成为一个可以同时移去两个同色B的K—构形而得解。这一点你可以试做一次,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5、你若还不明白的话,请直接说出来,我可以给你画图,把米勒图和你的同胎姐妹图分别着色进行比较,也可以把米勒图和我提出的同胎姐妹图分别着色进行比较,看一看米勒图真正的同胎姐妹道底是那一个,是谁。
12,18张先生回复:
雷明先生,您好。
1、关于米勒图的画法,敢峰先生与你以及我的画法都是一样的,我说敢峰画法是因为时间上敢峰在前,你不是这样说过吗?
2、我说米勒图有一个双胞胎妹妹,是按照施行H-M染色程序时构形呈现出来的周期循环性划分的,而不是按照构形的色链特征划分的。按照您的划分标准,米勒构形的4个图也是不一样的了?《操作》中的图11正是由于它的解法与我的ZW5的解法相同,所以才把它归纳到ZW5中。我在本文中同时给出两个构形的详解,不是明显说明这一点了吗?
3、《操作》希望能够找到一组有效的操作,并且施行这种操作可以对任意困局构形都能够实现正确4染色,我们找到了,那就是H-M、Z-W染色程序。值得我们庆幸的是:至今没有一个人(包括我们)能够制作出一个构形,证明我们的染色程序对它无能为力,无疑您、敢峰先生是这些人当中最优秀的专家。       
12,18我的评论:
(一)       
张先生:你好!
1、你这样解释敢峰的画法,是可以的,的却先有敢峰的画法,后来才有米勒的画法,你我二人的画法则更晚。你最近所说的那个美国人在1935年在其《对部分染色地图的一组操作》中也给出了一个图2,其对偶图虽与我们平时所画的敢峰—米勒图是一模一样的,但该图是属于地图形式,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敢峰—米勒图地图则是地图的对偶图,所以你这样叫是不会与这个美国人有冲突的。
    2、我已经说过,同是一个图,但因为着色模式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构形。比如你的书中,同是一个米勒图,但有四种不同的着色模式,的却是四种不同的构形。你不能把它们说成是“米勒构形的4个图”,实际上是一个图,由于着色模式不同,才是四个不同的构形。
3、你说“值得我们庆幸的是:至今没有一个人(包括我们)能够制作出一个构形,证明我们的染色程序对它无能为力”,这句话不能待替证明。难道没有找出来一个可平面图是不可4—着色的事实,就能说明四色猜测是正确的吗。为什么数学界至今没有承认四色猜测是正确的呢,为什么大家到今天还在苦苦的寻求着证明四色猜测的方法呢。
4、你证明没有证明,任何一个构形,最多只要九次交换就能解决问题呢。你对米勒图的解决不是因为九次颠倒解决不了(实际上是无数次颠倒也解决不了),才采用了别的办法吗。你对米勒图采用的方法不就是对你自已的颠倒法的否定吗。
5、所以我才说,只能把有相同特征的构形归为同一类构形,而不能因为其解决办法相同就归为一类。而我的归类方法是能够证明该不可免集是完备的。你证明了你的不可免集是完备的吗。其他的网友对你在构形集的完全性的证明上,指出你并没有进行证明,是正确的一个问题。你得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二)
张先生:
1、你说:“如果按照BAB的峰点A1的旋转周期(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为一个周期)看,我们选择两个4次H-M染色程序即8次为一个周期才是最科学的、完整的。”严格的说,米勒图的峰点只能在上边,不可能在下边,也只能是在左下角和右下角,你说的“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是不科学的。
2、每4次颠倒,都得到一个BAB类型的构形,但又不是同一个构形,8次颠倒,构形虽是BAB型的,但这个BAB型的构形的着色与最开始的BAB型的构形是不同的。只能说构形类型的循环周期是4,图的着色模式的循环周期是20。若要使构形的着色模式与开始相同,且各顶点的着色又与最开始相同时,必须进行20次颠倒。
(三)
张先生:
你的博客中的(1)、(2)、(3)如何能放大呢。(我问话的原因是因为张先生在其文章后补充说到:如果想评读我在我的“四色问题探秘”博客中发的《破解四色猜想之困局构形的一组操作》的话,请在打开博客以后首先点击“日志”,当出现日志目录后,再点击该文(1)、(2)、(3),这样可以看得清楚,再点击放大以及放大镜,可以看的更清楚。——雷注)
12,19我的评论:
张先生:
说真心话,我是对你的《探秘》一书研究最多的人。我手上的汗水已将书的纸张染成了黑褐色。我每研究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对我对四色问题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1、你的九个所谓构形,除了第二构形,第八构形和第九构形外,其他的构形都不是H—构形,都是可以同时移去两个同色B的K—构形。这几个构形都可以用两次交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你的第二构形就是我说的b类H—构形,其中有环形的C—D链,交换C—D环内、外的任一条A—B链,都有可以使图变成K—构形而可约。也只用两次交换。
3、你的第九构形就是我说的a类H—构形,其中有环形的A—B链,交换A—B环内、外的任一条C—D链也都可以使图变成K—构形而得解。也只用两次交换。
4、你的第八构形就是我说的c类H—构形,其中的A—B链和C—D链都不成环,且都只是一条直链。这种情况,在A—C、A—D、A—B、C—D四条链都不能进行交换且B—C链和B—D链又不能同时交换的情况下,我们就只有先交换一条关于B的链,先移去一个B,使构型变型。这就是你一直说的颠倒方法了。
5、你的第八构形进行颠倒时,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颠倒后,图直接就变成了一个可以同时移去两个同色的K—构形而可约,另一个方向颠倒后,图先变成b类H—构形,再交换这个b类H—构形中A—B环形链内、外的任一条C—D链,图也就成了K—构形而得解。
6、用我的分类办法,分析你的九个构形(九个图),并对其进行着色,除了第八构形要用三次交换外,其他所有的图只用两次交换就可以了。不需要你所谓的交换次数由两次一直增加到九次。你虽最多用了九次颠倒,但你又不能证明九次是最多的,就再不需要增加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所以说多少网友提出你没有证明你的构形集的完备性是有根据的。
7、实际上你的第九构形,就对你的颠倒法是一个否定,它用颠倒法颠倒无数次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又来了一个Z—换色程序,这不是对你的颠倒法的否定是什么呢。
8、你的Z—换色程序实质上就是敢峰在1992年对敢峰—米勒图的着色方法,也是我通过找你书中的问题后,才提出来的对a类、b类构形的解决办法,我不是用解决a类、b类这两种构形的办法把敢峰—米勒图已能进行4—着色吗,结果与你用你的Z—换色程序是完全相同的。
9、我这样分类,就不会出现你那样,到了第九构形用颠倒法再不能解决问题的矛盾了。不出现矛盾,问题就解决了,出现了矛盾,才说明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你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10、以上是我最近对你的书的研究进一步得出的结论,请您好好的再想一想,按我说的再去对你的图进行一次着色,看是不是这样(以前按我说的也对你的图一个个的进行过4—着色,可能你都已以看过了)。就说这些,若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再交换意见。



雷  明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整理于长安

注:此文已于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在《中国博士 发表过,网址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2 19:14 , Processed in 0.0816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