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27|回复: 0

频率学派没有任何责任与义务为心理学研究背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3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所谓的“可重复危机”。大量研究结论不可重现,或者重现概率很低,情况还“日益严重”,这让研究者们十分恼火。最后他们一口咬定是频率学派的统计推断方法出了问题,并且呼吁心理学研究人员速速转入 Bayes 统计。

近几十年随着计算机普及,频率学派统计学在工业、农业、医学、社会学诸科的广泛应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为啥到了心理学领域就不好使了呢?我看更有可能是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课题本身就是伪科学,结论当然很难重现咯,人们为啥不敢正视这一点呢?嘿嘿。

并不是心理学研究暴露出了频率学派的问题,而是频率学派将心理学研究中的伪科学打回了原形,嘿嘿。投入 Bayes 统计也是白搭,仍旧不能解除“可重复危机”,我们拭目以待吧。

当然,频率学派也不是没有问题。频率学派最大的问题就是假定总体参数是某个未知的固定值,这个假定并不符合事实,这导致频率学派的推断相对 Bayes 来说精度稍微差一点点。频率学派几乎所有的区间估计相对 Bayes 区间都大了一点点,实际覆盖率并不严格等于置信度。通过随机模拟实验可以证实这一点,具体例子下回再说。

频率学派用小概率推断的逻辑没有问题,只是用于推断的概率分布有一点点问题,如果频率学派采用 Bayes 的后验分布进行小概率推断,应该就没啥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3 17:48 , Processed in 0.086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