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58|回复: 6

[转帖]校友蒋春暄获2009年度《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国际金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0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友蒋春暄获2009年度《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国际金奖

《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是一个国际性的科学院,有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140多位成员,包括不同学科领域从事科学探索前沿研究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天体生物学家、核物理学家、工程物理学家,支持科学探索研究的企业家、新闻界、法律界、社会活动家人士。
蒋春暄荣获国际金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是培养他的湖南衡南一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部二院四部的骄傲,更是中国与中国人民的骄傲!
为此,蒋春暄将于2009年6月2日13:35乘CA937航班离开北京前往伦敦。获奖后,蒋春暄与在英国期间全程陪同他的科技创新社会学研究者陈一文一起于2009年6月8日乘国航CA938离开伦敦,于6月9日中午13:40回到北京(第3航站楼)。这次国际会议的日程包括《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2009年度金奖》授奖仪式,对科学成就杰出的九位获奖者颁发金奖,包括中国数学家蒋春暄。

蒋春暄荣获《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2009年度金奖》的四项理由:
蒋春暄因什么理由获得《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2009年度金奖》的殊荣,《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网站介绍如下:
● 因开发了有助于解决数论领域知名基础性问题的新型的数论工具而授予蒋春暄。
● 蒋春暄开发了与目前绝大部分人熟悉的数轮不同的新数论的基本动机,来自他近来认为黎曼假设是错误的主张,它(黎曼假设)形成目前素数数论的基础,因而认为力图改进黎曼假设所进行的所有计算都是错误的,而且通过黎曼假设推动的整个投机性的理论也都是错误的。
● 同时,他还研究了与桑蒂利提议的强子数学相关的许多数学想法。作为与桑蒂利接触的结果,他对iso-数论做出了贡献。
● 然而,他的最伟大的成就在于首先证明费马大定理—依然等待获得广泛承认的成就。
蒋春暄划时代杰出的数学成绩前些年仅获得国外桑蒂利教授一个人公开高度评价充分肯定,现在获得了国外科学探索追求真理的140多位学者的科学家团体公开高度评价充分肯定。
许多人尚未敏感的意识到∶世界科学技术许多领域处于即将发生对原有基本理论实现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的一场科技革命大风暴的前夕。这场科学技术革命大风暴在哪个国家首先掀起,哪个国家就首先受益;哪些大学对此能够有足够的敏感性,哪些大学就能有所准备且从中受益。反之,哪些大学对此没有任何感觉,就可能落伍。
蒋春暄邮箱:jiangchunxuan@vip.sohu.com 。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校友蒋春暄获2009年度《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国际金奖

 
数学家的地位应该由他的研究成果决定,而不是和数学毫无关系的一些东西
  如果声称“举世瞩目的成就”,按正常人的理解应该是得到了包括中国数学家在内的多数数学家承认的,
  请问这七篇论文是否得到上述承认。
  既然蒋声称他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只需要几行字,费马大定理只需四页纸,为什么不把这些证明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在没有看到这些证明之前,我认为认真负责的言论,应该对其“成果”持保留态度
  蒋春暄是现代世界数学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数学体系与当下体系相背,在世界得到数学家争议,大多不支持其观点,在中国被完全否定,并打为伪科学。因其体系无法得到证实。
  以下为蒋春暄自称其著作中获得的成果,但并未得到承认与证实。
  "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长期工作在我国航天战线的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的蒋春暄高级工程师,因对数论极感兴趣,自1973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数论,并一直注意与国内外数学家进行交流。30年的奋斗,他已在数论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用自己创立的全新的数学方法,解决了世界公认的几大数学难题:(1)推广了三角函数,从而证明了费马大定理;(2)找到了一个能更本质揭示素数分布规律的函数Jn(ω),从而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3)否定了黎曼假设;(4)找到了大数分解的简单方法;(5)发展了Iso数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Iso的数学体系。
  然而,蒋春暄得不到承认,中科院的人称蒋只是个业余数学爱好者,在数学界只是个无名的“小人物”,因而长期受到难以言说的冷落:他的论文在寄给数学界权威人士求教时,遭到拒绝;一些权威更称蒋春暄的研究成果只是一堆“垃圾纸”,蒋研究数论是一个“想蹬着自行车上月球的人”;国内一些著名数学刊物因受权威编委的压力,对蒋的投稿,一概退稿;1995年“全国余新河数学题学术讨论会”上,原打印的会议报告安排表上,蒋春暄及其论文题目本来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开会当天才通知,他的发言被取消了。无奈,蒋春暄只好到国外寻求知音。
  蒋春暄将论文寄到美国,却立刻引起美国强子理论创始人、数学家、《代数·群·几何》杂志主编桑蒂利教授的高度重视。该杂志不仅连续发表了他的论文,还破例为他出了数论专集。桑蒂利在给蒋春暄的信中称道:“您是新理论的领袖”,“我想借此机会对您工作的历史性的潜在价值表示极大的赞赏。”该杂志编辑部主任乔治·韦斯在接受中国《科技日报》采访时强调:“蒋的研究工作是极富创新和极有价值的。无疑,就我们接触过的各方面数学评论而言,这些评论家审查过蒋的全部工作,都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数论科学家。”我们认为,桑蒂利和韦斯对蒋春暄数论成果的评价,是出于对他数论成就的由衷而公正的钦佩。
  中国科技界领导曾为科技原始创新成果不多而着急,中国学术界也多次讨论,为什么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但现实中又一次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这是令人深思的。《科技日报》2001年10月25日发表了题为《他是想蹬自行车上月球吗?》一文报道了蒋春暄的成就和在国内所受到的不公正遭遇,一时学术界哗然,蒋春暄及其数论成果成了争论的热点。此时,一向关心我国科技原始创新发展,努力推动学术百家争鸣的“天地人学术讲座”,于2001年11月10日举办了第429讲,就“蒋春暄现象”进行了专题讨论。与会各学科的专家对蒋的数论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当他在国内数学界受到排斥时对他给予了同情和支持。为了把这场争论引向深入,该“讲座”又于同年12月5日举办了第439讲,主题是“‘蒋春暄现象’质疑”。
  蒋春暄数论成果很广,现仅以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为例说明。国外学术界对已发表的数学成果的评论是严格的,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更是这样的。仅1997-2002年,权威的美国《数学评论》先后否定了中国某数学所、意大利、美国学者的证明论文。但与此相反,2000年《数学评论》转载了蒋1998年发表的论文的摘要。2002年权威的德国《数学文摘》(ZM)也转载了蒋1999年发表的论文的摘要。2002年初,全面总结蒋春暄学成果的英文专著正式出版,也已全部上网。
  十分奇怪的是时至今日,质疑者无人能指出蒋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的疏漏或错误,只是把精力用来论证蒋春暄成果的支持者和发表他论文的刊物没有权威性。这就是说,虽然蒋春暄的成果至今尚没有任何中国权威数论专家指出其错误,但他们对蒋仍坚持极不宽容的态度。
  2002年8月“世界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此前蒋春暄的数学成果若能得到我国有关的权威部门公正评审和推荐大会评审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就他的成果而言,荣获此项数学最高奖是很有可能的。遗憾的是国内数学家不应有的“内耗”,使此项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荣誉的奖又一次与中国人无缘。
  对蒋春暄的数论成果,国内外学者评价的反差为何如此之大?这不能不令人深思。这从深层次折射出,我国现今的科技体制还不够健全,缺少应有的推动科学原始创新的机制和保证学术成果得到公正评审的健全体制。科技评审自然要重视并发挥专家的作用,但对他们中的一些人为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而可能违规滥用职权排斥原始创新成果的负面作用,似认识不足,无制约措施,更没有法律制裁。蒋春暄的成果一旦成立,可能会改变全部数学现状,成为通向未来数学领域的里程碑,因而蒋春暄现象正召唤我国科技体制的深层改革到来。
  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不断建立和完善激励创新和发明发现的机制,为人们创造出科学创新的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这样的人才和成果是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的。"
  世界最著名的数学杂志《数学评论》介绍了蒋春暄的数学专著。蒋春暄的著作能上《数学评论》,令人惊讶,因为,它原本被国内一些专业人士视为垃圾纸。不过,人们也注意到《数学评论》关于蒋春暄的数学著作没有作出任何支持和反对的评论。《数学评论》的这种春秋笔法耐人寻味:如果说蒋春暄的成果没有任何价值,真是垃圾纸,《数学评论》为什么要介绍蒋春暄的著作呢?如果说蒋春暄的数学证明无误,《数学评论》为何又按兵不动,不做定论?这真让人难以琢磨。蒋春暄的数学成果的真实价值,难道现在的人们真的谁也说不清楚,是非成败,真的只能留给后人评判吗?
  科学是有国界的。俄罗斯重要数学论文由俄罗斯数学家写评论文在《数学评论》上发表。蒋春暄书应该由中国数学家写评论文在《数学评论》上发表,但到今天中国数学界仍不承认他的工作,连《中国数学文摘》拒绝介绍这本划时代的书,国内外都不评论,《数学评论》认为这本书太重要了,他们有义务这样作。
  蒋春暄是科学界极具争议的人物,自科技日报于2001年10月25日在第一版刊登《他是想蹬着自行车上月球吗?》的文章之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专门组织了有关蒋春暄现象的讨论已经有3次之多。关于蒋春暄现象的讨论也被作为考试内容写进了该所2002年研究生考试题。
  7月中旬,蒋春暄打来电话,很激动地告诉记者,由美国“国际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他的数学专著被世界最著名的数学杂志美国《数学评论》收录。在2004年3月出版的《数学评论》中,蒋春暄的名字和他的著作的书名《桑蒂利iso数论基础——应用于新密码、费马大定理和哥德马赫猜想》排在“数论”类第一位:MR2004c:11001。在它后面有好几本著名数论书。王元院士书名《哥德巴赫猜想》排在“数论”类第187位:MR2004c: 11187。《数学评论》列出该著作五章目录:第一章为第一类桑蒂利iso数论基础。第二章为第二类桑蒂利iso数论基础,第三章为费马大定理和它的应用,第四章为仅用一部分素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第五章为桑蒂利的密码理论。业余数学家蒋春暄书能够排在美国《数学评论》第一位,这是中国空前绝后的大事。他没用过中国一分钱的“科研经费”!这本书是世界数学的未来。如你想成为21世纪数学家,可以从本书中找到研究方向。
  保罗•厄尔多斯说:“至少还得再过100万年,我们才可能理解素数”。欧拉说:“数学家至今都没有发现素数序列中的一些规则,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一个人类智慧尚未洞悉的奥秘。”在这本书中蒋春暄引入新的数论函数。几乎解决素数分布绝大部分问题,从而解决了人类的奥秘。用十多种方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用三种方法否定了黎曼假设。用50种方法证明了费马大定理,从中得出函数可以够人类用万年,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提供一种非常好的数学工具。这也是证明费马大定理唯一正确数学工具,其它方法都不能证明费马大定理,包括杯尔斯方法。《数学评论》还专门提到桑蒂利为该书作序。桑蒂利在序之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我要向蒋教授对他在该书中所做出的真正不朽的贡献表示祝贺。据我所知,内容之多而广泛,表达清晰,在数论历史上前所未有。毫无疑问,蒋教授的书开创了数论的一个新时代。”
  蒋春暄被一些数学界人士视为“危险”人物。除了他宣称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两大世界数学难题之外,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否定黎曼假设,而这一假设被视为当今所有数论的基础。桑蒂利在2004年1月31日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英藉华人陈一文的电子邮件中,高度评价蒋春暄:“我相信这真正是历史性的贡献,为中国提供巨大的荣誉。我们正在尽可能对该论文进行宣传。在你这方面,请同样做。此外,如蒋教授在其论文中正确表明的那样,黎曼假设被假定为无数数学猜想的基础,现在却被蒋教授所否定,并被他所证明的结构取代。这种状况意味着目前依托黎曼假设所建立的巨大的学术利益将形成对蒋教授的一生工作的反对。”桑蒂利建议“中国有关部门进行帮助是重要的,以便蒋教授能出席重要的数学会议。”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蒋春暄未能受到邀请出席。桑蒂利在香港分会不遗余力地宣传蒋的数学成果。在给蒋的邮件中,他这样说:“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我确实将您的书介绍为‘真正的革命,导致传统数论衰亡。’”
  2001年12月5日在《天地生人学术讲座》439讲:“蒋春暄现象”质疑。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利华在质疑蒋春暄学术成果时,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假设:如果蒋春暄的成果是真的,那么对于现代数学无异于一场灾难。世界数学大厦本来就建立在沙滩基础上,不很牢固,再来沉重一击,后果可以想像。当然前提是蒋的成果如果是真的。我们不排除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像大多数历史上的科学家一样,他们生前不被认识,不受关注,死后却备受关注,影响巨大。这是悲剧,但这是常见的现象。也许蒋先生也会成为这样的历史人物。在质疑中,张利华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证明蒋的论文不是发表在属于SCI索引的数学杂志上;蒋的支持者桑蒂利不是数学家,而是物理学家;桑蒂利的研究所不是美国公立研究所。对于张利华的质疑,会上,有人对质疑者提出这样的质疑:对蒋春暄成果提出的质疑为什么不是针对蒋春暄数学论文本身,而是纠缠于论文发表的杂志是不是属于SCI,蒋的支持者桑蒂利是不是权威,桑蒂利研究所是公立还是私立?这究竟是在质疑蒋春暄的学术成果,还是在质疑桑蒂利。桑蒂利是美国物理学家,强子理论的创始人。作为物理学家,他对数学却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这是他支持蒋的原因。1993年桑蒂利向全世界宣布,希望有数学家来研究他提出的iso数学的基础iso数论。最后蒋春暄完成桑蒂利iso数论理论。我们今天数学是iso数学一个殊例。为了感谢蒋春暄,桑蒂利决定在美国出版蒋春暄所有成果,现在全世界数学家都在看这本书。听说丹麦医生也在看这本书,到今天还没有一位数学家对该书提出质疑,因为这本书内容在当代所有数学书中都找不到,全部都是创新。
  本书已上网:http://www.i-b-r.org,国家图书馆收藏,编号2-2003,O156,J61。桑蒂利1997年访问中科院数学所,回美国后来信,要蒋春暄写一本书。2002年来电子邮件说我们同事正在等待你的书出版,蒋春暄写好提纲,准备写4章,边写边打印,花一个多月写完寄到美国。这是一本没有草稿的书。桑蒂利来电子邮件要他在第一章加一节iso密码理论,如没有这部分就不出版,蒋春暄从学习密码理论到写成iso密码理论只花了20天。桑蒂利很满意并列为第五章内容。本书在美国评审两年,于2002年出版。在第一章最后一节用数论研究元素周期表,证明了自然界最后一个稳定元素是92号元素铀,超重元素稳定岛不存在。桑蒂利把蒋春暄计算元素周期表作为本书封面和封底。一位物理学家说:“这本书最重要不是数学而是物理,结论符合实践,它比费马大定理更重要。凭这一成果,你可以获得物理诺贝尔奖。”像Euler, Gauss, Newton, Einstein那样,蒋春暄也是单独干。因为他们都是从事开创性的工作,没有人同他们合作。
  但是作为有争议的人物及其著作,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可以不信任,但无权打为伪科学和所谓荒唐的网络民科代表人物。
(摘自蒋春暄的博客)
发表于 2009-5-30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校友蒋春暄获2009年度《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国际金奖

只要把他推广的三角函数,发到这个网上来,就可以大致判断蒋春暄的数学水平。如果是假货,骗不了我们数学系的人。
发表于 2009-5-31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校友蒋春暄获2009年度《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国际金奖

伽利略名言:“在科学上一千个权威也抵不上一个卑贱的人的充分论据。”(王树和《数学演义》87页,科学出版社,2008.8)
发表于 2009-5-3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校友蒋春暄获2009年度《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国际金奖

下面引用由hxl2682009/05/31 08:05am 发表的内容:
伽利略名言:“在科学上一千个权威也抵不上一个卑贱的人的充分论据。”(王树和《数学演义》87页,科学出版社,2008.8)
楼上,似乎,借权威之威贬权威;有意思;
发表于 2009-6-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校友蒋春暄获2009年度《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国际金奖

只要把他推广的三角函数,发到这个网上来,就可以大致判断蒋春暄的数学水平。如果是假货,骗不了我们数学系的人。
==========================================================================
你这个零因子和零元都搞不清楚的“人”,又在这里拙劣表演了!
发表于 2009-6-1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校友蒋春暄获2009年度《特勒肖—伽利略科学院》国际金奖

楼上的又以谩骂为讨论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中国一名真正数学系的人支持蒋春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5 14:58 , Processed in 0.0834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