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19|回复: 26

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不断地深入探索素数对的构成规律,以及不断地思索,回头再领悟前人们关于证明哥猜的成果,忽然意识到,他们的不同计算公式,只能属于某种类型偶数的素数对个数计算式,只不过通过拉曼纽扬系数调整一下素数对的波动问题(减小误差)。也就是说,常见的几种计算公式不同点就是系数的改变,例如哈-李公式的系数是1.3203;陈景润公式的系数是0.67……,其余部分基本一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说,由于所用的系数不同,则计算结果在相对应属类别偶数范围内误差能小一些,而对范围之外类的偶数,计算出来的素数对个数误差势必增大,例如上面所举两个例子的计算结果必然比系数为3.1的计算结果有很大差距,同理,也必然与系数为0.8类偶数的计算结果差距也不会小。
根据哈-李公式的系数判断,他们只对MOD(N,10010)#0,且MOD(N,6)#0,并MOD(N,10)=0,及MOD(N,70)=0类偶数的素数对个数计算结果的误差相对低一些,而对其它类偶数的素数对个数就要相对地高一些,甚至会很高。
再说陈景润的0.67。这个系数有些偏小,几乎属于素数对下限计算公式类型,所以,陈景润的公式可以确保哥猜成立,但计算出来的素数对个数与真实素数对个数的误差要大一些,而在低系数类(如0.8)偶数(主流部分)范围内的误差会相对地小一些。如果把最小偶数界定在【相应】(不是【充分】)大上,这个系数为0.67的计算公式,还真就成了素数对的下限计算公式了。
还有潘氏亲兄弟提出的系数应该在2附近,这个想法符合了MOD(N,10010)#0,且MOD(N,6)=0,及MOD(N,10)=0类偶数范围,属于可被6整除的多素数对区域类型。
发表于 2021-2-2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您看的不尽是事实的真相。更有可能,陈景润给出的公式可能就是平常网上说的“单计法”,即只把3+5=8看成一组解,而不是两组解(两对)。偶数2^m的系数最小,为孪生素数对常数的2倍,大概1.32多点。(实际上,所谓的,单计法,双计法,都是人为的,以个人作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理解而定。事实上,并没有单计法,双计法之说)。

点评

而双记法却是把3+5=8和5+3=8都计算为8的素数对个数,也就是8的素数对个数是2个,而不是1个。  发表于 2021-2-23 16:10
这可不一样,单记法是不运用加法交换律,也就是说,3+5=8记为一个素数对,而不再把5+3=8再记入素数对个数之中,或者说,要么按大加小规则计算素数对个数,这样,就不把3+5=8的素淡数记入8的素数对个数之中。  发表于 2021-2-23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yangke 于 2021-3-1 11:03 编辑

感悟是什么?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亦或朦胧见解陈述?

点评

从字面上讲,就是感觉到或悟出了什么。文中已经说出来了,那就是现在再回过头来看那些破解哥猜的先驱们的计算公式中的系数说明 了什么,以及他们的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发表于 2021-3-1 1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猜是证明存在一对,就可以,找什么公式,画蛇添足,找出的公式不会精确到准确,都不算证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21-3-1 11:50
哥猜是证明存在一对,就可以,找什么公式,画蛇添足,找出的公式不会精确到准确,都不算证明啊!

证明哥猜与计算偶数的素数对是两回事。为哥猜而论证出的素数对下限计算公式,已经彻底地解决了哥猜问题,现在发现的构成素数对的周期性规律,对掌握或提示素数对的构成规律,非常现实和重要,她把看似无规律可循的素数对构成意识打破了。

点评

请教:“例如哈-李公式的系数是1.3203;”、“潘氏亲兄弟提出的系数应该在2附近”分别出自哪里?能否提供链接?  发表于 2021-3-2 0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师傅,光是感悟还不行。

点评

“且在后面标明了出处。”能在此表明出处吗?  发表于 2021-3-2 17:38
有理由估计:潘氏亲兄弟提出的系数应该在2附近,此是假托。  发表于 2021-3-2 17:36
哈-李公式的1.3203在我的《只要是ddgf4r偶数都有素数》文中就有,且在后面标明了出处。潘氏亲兄弟提出的系数应该在2附近,是在网友议论中得知的,好象在他们关于哥猜文中写的吧,记不清具体出处了。  发表于 2021-3-2 08:24
是呀,有此感悟,就要有相应的行动。目前正在摸索能比较接近于真实素数对的计算最佳系数。  发表于 2021-3-2 0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理解,相互纠错,不要各顾各的,自说自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rozhong 发表于 2021-3-1 13:57
我们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理解,相互纠错,不要各顾各的,自说自话。


这是认知事物的一个过程,是在探索构成素数对周期性规律进程中所想到的一个小插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任在深 于 2021-3-2 00:22 编辑

错误的感悟,还不如不感悟?
你们不但不懂什么是“哥达巴赫猜想”,更没有真实的素数单位定理!
因此感悟到什么时间都是错误的!根本不可能正确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1.正确的素数单位定理?
2.任意素数单位的数学函数表达式?
3.证明素数单位有无穷多!
4.当n=1时该定理成立!当n=i时成立!而当n=i+1时也成立!那么该定理成立!!
      请问!
              哪位网友给出了符合大自然法则的证明?
              恐怕到目前为止世界数学界也没有一位“数学家”还是爱好者们给出严格的证明!!
             只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实际都没理!!

点评

你不是在讲你的独家之理吗?你的这种与世隔绝之理更没有出头这日!反而讨人厌、  发表于 2021-3-2 0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新岭 发表于 2021-2-23 14:06
或许您看的不尽是事实的真相。更有可能,陈景润给出的公式可能就是平常网上说的“单计法”,即只把3+5=8看 ...


双计法是创作者不得已而为之!凡15种偶数尾数都有两种组合,2  4  8  14  16  22  26  28的偶数,有两种组合;其中有一素数对组合是对称重复的;只能以双数计,带动其他也只能以双数计!要以单数计,就违背实际情况,所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9 20:27 , Processed in 0.0995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