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9|回复: 0

积分几何的先驱:吴大任的学术足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积分几何的先驱:吴大任的学术足迹

原创 白鹤 数学和 AI Teach 2024 年 11 月 04 日 23:57 北京

吴大任,这位 20 世纪的数学巨星,1908 年在天津出生,他的家族根植于广东高要,那里的书香门第孕育了他的学术基因。他的童年,像是一部跨越南北的旅行记,7 岁那年,随着母亲的病重,他们一家踏上了回乡的旅程,从天津到广州,再到高要,这段旅程不仅改变了他的居住地,也在他的心中种下了对知识的渴望。

1919 年,吴大任在高要县的模范小学完成了他的小学学业,随后在广东的私塾里,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的养分,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1921 年,他以卓越的数学和语文成绩考入了南开中学,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数学老师刘乙阁,这位老师的指导如同灯塔,照亮了他数学探索的航道。

1926 年,吴大任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南开大学,不仅免去了学宿费,更开启了他与这所学府长达一生的不解之缘。在这里,他不仅担任领导工作,更是在教学和研究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研究领域如同一张网,覆盖了积分几何、非欧几何、微分几何及其应用等多个数学分支,他的成果如同珍珠,串联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辉煌篇章。吴大任,这位数学教育的巨匠,他的一生,是对知识无尽追求的最好诠释。



吴大任,这位数学界的翘楚,一开始可是物理系的新星。但 1928 年,姜立夫的一堂课让他彻底改了主意,数学的魅力让他转投数学系的怀抱。到了 1930 年,他和陈省身这对学霸以最优等成绩从南开大学毕业,还双双拿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入场券,奖学金拿到手软。然而,命运总爱开玩笑,就在毕业前夕,吴大任家遭遇变故:父亲失业,债务缠身。面对这样的家庭危机,他毅然向清华申请了一年的学籍保留,南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化身为助教,用知识的力量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第二年,他不仅兼任了预科高中部的教员,薪水翻倍,还利用暑假时间,把博歇的《高等代数引论》翻译成中文,用这份额外的收入帮助家里渡过难关。

在广州的日子里,虽然进修机会不多,但吴大任的学术之路并未因此止步。1931 年秋天,他重返清华园,与陈省身再度携手,共同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这段经历,不仅是吴大任个人奋斗的缩影,也是他与数学不解之缘的见证。1932 年,吴大任应数学界的老朋友姜立夫之邀,回到了他的学术摇篮——南开大学,担任助教。他不仅忙于批改作业,还将姜立夫的投影几何课内容整理成讲义,为学术传承添砖加瓦。同年,德国汉堡大学的施佩纳教授来到北京,姜立夫再次牵线,让吴大任在施佩纳的指导下,用群论的视角探索欧氏运动群,他的初步成果赢得了施佩纳的赞赏。

到了 1933 年夏天,吴大任在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赴英国深造的机会。他原本梦想着在剑桥大学深造,但命运却让他与伦敦大学结缘,成为了那里的博士研究生。按照规定,中英庚款留学生可以享受三年的公费支持,前两年必须在英国度过。吴大任的计划是先在英国拿下博士学位,然后第三年转战德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年过去了,他的两位导师还没给他定下论文题目。这时,陈省身已经在汉堡大学,来信说那里的三位数学大牛阿廷、黑克、布拉施克可以指导任何数学研究课题。吴大任灵机一动,向伦敦大学申请转为硕士研究生,因为他相信实践经验和成果比一纸文凭更有价值。两位导师很快就给了他论文题目,吴大任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完成了《拓扑群》和《四维空间直线的表示法》两篇论文,并在数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上做了精彩的报告。他的报告和即兴回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最终,吴大任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伦敦大学带有星号的硕士学位,这不仅是对他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他不懈追求的最好证明。



1935 年的夏天,吴大任踏上了德国汉堡的土地,与老友陈省身再度携手,共同在学术的海洋中航行。但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他的公费只剩下一年,而德国的规定却要求至少一年半的在校时间,还得预交学费才能攻读博士学位。面对这样的规定,吴大任没有气馁,他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成为一名访问学者,在布拉施克教授的指导下,投身于积分几何的研究。

布拉施克教授是积分几何领域的开拓者,已经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吴大任被这个领域深深吸引,他选择了这个课题,并且在短短一年内,就取得了让布拉施克教授都为之满意的成果。这时,吴大任得到了国内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的研究补助,这让他有机会再在德国多待一年。

在这一年里,吴大任的研究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他撰写了两篇重要的论文:《关于积分几何的运动重要公式》和《关于椭圆几何》。这两篇论文不仅展示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深厚造诣,也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大任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精彩的学术探险记,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智慧与勇气。

数学和 AI Teac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9 21:45 , Processed in 0.094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