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3|回复: 0

罗巴切夫斯基的晚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4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巴切夫斯基的晚年

原创 白鹤 数学和 AI Teach 2024 年 12 月 11 日 23:57 北京

罗巴切夫斯基的晚年,可以说是被阴霾笼罩。在学术界和职场上,他遭遇了双重的打压。根据当时俄国大学的规定,教授的最长任期是30年,于是在1846年,他向人民教育部递交了一份申请,希望能够卸下数学教研室的重担。然而,教育部里那些对他早有偏见的官员们,却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解除了他教研室的领导职务,还剥夺了他在喀山大学的所有职位。失去了他一生热爱的大学工作,对他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图片1

罗巴切夫斯基的生活剧本,似乎被不幸的编剧改写成了悲剧。他的家庭生活也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当他最钟爱的儿子因肺结核而离世后,他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这场打击让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视力也随之衰退,直至完全失明,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

在 1856 年的一个寒冷的 2 月 24 日,罗巴切夫斯基在深深的忧郁和无尽的苦闷中告别了人世。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罗巴切夫斯基也没有停止对非欧几何的研究。他的遗作《论几何学》是在他失明的情况下,通过口述由学生完成的,这体现了他对数学的执着和热爱。

尽管喀山大学的师生们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追思会,但在会上,大家纷纷称赞他在大学建设、教育提升和数学人才培养方面的辉煌成就。然而,对于他在非欧几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却鲜有人提及。在当时,非欧几何被大多数人视为“荒诞不经”的奇谈怪论,因此在追悼会上,这个话题被小心翼翼地避开了。

在罗巴切夫斯基长达 30 多年的非欧几何探索之旅中,他对这门新几何学的未来充满了坚定不移的信心。为了尽快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并扩大非欧几何的影响力,他不仅用俄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撰写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巧妙构思了一系列天文观测计划,用以验证大尺度空间中的几何特性。

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层面,他还进一步发展了非欧几何的解析和微分部分,将其构建成一个完整且系统的理论框架。即使在病榻之上,他依然没有放弃对非欧几何的钻研。他的遗作《论几何学》,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即使双眼已经失明,依然通过口述,由他的学生代笔完成的。这部作品,如同他在黑暗中点燃的一盏灯,照亮了非欧几何的未来。

历史总是公正的裁判,它最终会给各种思想、观点和见解一个公正的评价。在 1868 年,意大利数学家贝特拉米发表了一篇名为《非欧几何解释的尝试》的论文,这篇论文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非欧几何的前景。他证明了非欧几何可以在欧氏空间的曲面上得到实现,并且非欧几何的命题可以转化为欧氏几何的命题。如果欧氏几何是自洽的,那么非欧几何也同样是自洽的。这一发现,让曾经被忽视的非欧几何终于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开始被深入研究。

罗巴切夫斯基的开创性研究,就像一颗被埋没的珍珠,终于被世人发现并高度评价。他的贡献被广泛赞美,人们甚至称他为“几何学中的哥白尼”。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对非欧几何这一领域的巨大肯定。

图片2

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面对一时的失败和打击,许多人或许能够咬紧牙关挺过去。然而,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是能否在长期的逆境中保持勇气和毅力,不断地追求和奋斗。罗巴切夫斯基正是这样一位在逆境中坚守阵地、战斗到底的英雄。

数学和 AI Teac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4 21:02 , Processed in 0.0915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