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回复: 0

看完牛顿的骚操作,我原谅了自己的摆烂和不完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牛顿的骚操作,我原谅了自己的摆烂和不完美

原创  是贾小草啊  读书吧贾小草  2025 年 04 月 22 日 20:24  贵州



1687 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让牛顿站在了人类智慧的金字塔尖。

但鲜有人知的是,这位科学巨擘很快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战场——权力的游戏。

01  科学界、政界两手抓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巨著出版后,牛顿的名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伴随着赞誉而来的还有诋毁,这些我们暂且不说。

牛顿在取得成就后,肯定不能再指望他马上发表新的研究成果。

这时候的牛顿其实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世俗事务的处理上,比如说从政。

在科学界牛顿是伟大的,名声在外的科学家、教授。他从政以后呢也混出了点名堂,当上了英国国会议员。

在牛顿从政的时候对他帮助最大的人叫洛克,稍微对历史有点熟悉的人应该对他不陌生。

洛克,他可太了不起了,被称为自由主义之父。洛克是通过《原理》这本书结交的牛顿。两人一见如故,感情很好。

这两位大师被后世合称为构筑“理性时代”的两根支柱。

那么牛顿从政具体都做了什么呢?大家一定会感到意外。首先是在造币厂工作。牛顿痴迷炼金术,现在又来到造币厂工作,这里面总是让人体验到一种宿命的感觉。

除了在造币厂工作外,牛顿还当过侦探,类似于警察的职责,打击违法犯罪。

要不说有能力的人走到哪他的光芒就闪耀到哪儿。

不管是造币厂的工作还是打击违法犯罪,牛顿都做得风生水起。

人比人得气死人呢。

02  牛顿的情感八卦

下面和大家八卦一下牛顿的感情,我想这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前面几期内容我们说到由于牛顿小的时候缺少母爱,他的母亲改嫁后并没有带着他一块儿去,所以这就导致牛顿对女性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这感觉在后来就体现出来了,那是什么呢?

据传闻和牛顿有感情纠葛的是两个男人,这么说大家就明白了吧?

凡是谈论到牛顿的成人感情生活,就必定要提到两位可能和他有性关系的男人。

第一个是那令人捉摸不清的威金斯,他和牛顿同居了将近 20 年。

这个威金斯其实是牛顿大学以来的室友,然后从大学开始两个就一直住在一起。

其实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牛顿和威金斯之间有那种关系,更多的是来源于人们的猜测。

毕竟两个大男人住在一起超过了 20 年,关键在 20 年期间,他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分开的。

就比如说大学毕业了,可以分开了吧,或者牛顿功成名就以后,他可以搬出去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了吧,但是并没有,所以这就引起了人们的猜测。

而第二个人叫法蒂奥。如果说牛顿和威金斯的关系有点空穴来风,那么和法蒂奥的关系就是合理的猜测了。

因为从他们两人的通信来看,总有那种 gay 里 gay 气的感觉。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法蒂奥居心叵测,刻意为之的。

因为当时牛顿已经盛名在外,而法蒂奥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果能傍上牛顿这条大腿,对法蒂奥而言会非常的有力。

但是不管是出于某种目的,可以确定的是牛顿在某一个时间段确实比较迷恋法蒂奥。

但是这种迷恋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从心理上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猜测他更多的是一种欣赏与器重。

但法蒂奥明显辜负了牛顿对他的欣赏与厚望。法蒂奥对牛顿的《原理》做出一些不当的评价以后,脆弱的牛顿便开始渐渐的远离了他。

03  牛顿的科学专制

好了,八卦聊到这儿,咱们说点正事儿。

随着《原理》的出版以及牛顿年岁的增长,他开始变了。

怎么变了呢?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汉武帝和李隆基一样。

牛顿凭借万有引力站在了科学的巅峰,但不能说他就没有了敌人,胡克去世后,他的主要敌人是弗拉姆斯蒂德和莱布尼茨。

弗拉姆蒂德这个人也算个天才,各方面都有不小的贡献。

两人之间最大的斗争可能就是在图书的出版当中,牛顿故意没有给他署名。而这本书弗拉姆蒂德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他们两个的斗争其实上主要是来源于牛顿单方面的打压和排挤。斗争源自他内心深处的敌意和偏见,之后演变成威胁他身为世界第一思想家的地位,冲击和挑战到他付出一辈子心血所建立的权威。

关于牛顿的故事,接下来并没有什么好讲的。不过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耀和权利,而建立起了一座专制的科学堡垒。

他站在城墙上抵御着任何敢于挑衅他的人。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微积分的发明了。

微积分到底是他发明的还是莱布尼茨发明的这成为一时讨论的热门话题。

但后来人们都十分的清楚,他们是各自发明的微积分,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可是牛顿怎么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呢?他的孤傲不允许有被人比自己更厉害,所以他到死都不承认莱布尼茨是独立发明的微积分。

牛顿的性格中最异于常人的一点,是他的愤怒不会随着岁月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激烈。对他而言,时间不能使伤口愈合,而是让伤口腐烂。

牛顿几乎毫无恕人的度量,特别是关于会影响他个人形象的事。

牛顿的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这样一个伟大的矛盾的且真实的人物注定将被镌刻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上,关于他的种种,也将在人类历史上被无数次谈起。

你是否觉得结束得太突然了?

但历史就是这样,对于历史而言,任何的事情都是悄然开始又悄然结束的。

当我们还在沉溺、留恋偶尔泛起的浪花时,历史的车轮毫不留情的滚滚向前。

写在最后

好了,牛顿的故事结束了。人物传记的魅力在于能真实的看清一个历史人物,并在其身上看到我们应该学习或者应该摒弃的特点。

1. 别让“较真”毁了自己

牛顿证明了一件事: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钻牛角尖。他为了证明自己比莱布尼茨强,花二十年和人打口水仗,最后除了气坏身体什么都没得到。  

生活不是学术论文,不用事事争第一。有时候认个怂、放个水,反而能活得轻松点。

2. 童年阴影真的会影响一生

从小被亲妈抛弃的经历,让牛顿一辈子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他对同事情商为零,谈恋爱也一塌糊涂,晚年甚至用权力疯狂报复别人。  

原生家庭的伤不会自动消失,越是成功越要直面自己的脆弱。该看心理医生就看,不丢人。

3. 天才也需要朋友

牛顿能成大事,靠的不只是自己聪明。胡克给他提供实验思路,哈雷帮他出书,洛克带他混政界。

别迷信“孤胆英雄”,会合作比单打独斗更重要。记得给帮过你的人留足面子。

4. 别把工作当全部

牛顿写完《原理》就再没重大突破,反而沉迷当官、搞斗争。要是他把怼人的精力拿来继续搞科研,说不定能发现更多宇宙奥秘。  

找到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很重要。整天只想着 KPI 的人,最后可能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5. 退休要趁早

牛顿活到 84 岁,但 60 岁之后除了吵架就没干正事。要是他早点退下来带学生,英国科学界能少走几十年弯路。  

该交棒时就交棒,赖着不走的老前辈,最后只会消耗自己积累的好名声。

牛顿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厉害的人也就是个普通人。他会记仇、会偏心、会恋爱脑,老年还变得顽固不讲理。  

所以别神话任何人——接受偶像也有抠脚丫、打呼噜的一面,或许才是成熟的开始。

读书吧贾小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 23:21 , Processed in 0.075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